大班案例:京劇臉譜展

來源:才華庫 2.6W

活動背景:

大班案例:京劇臉譜展

開學到現在,我們一直在開展“我是中國人”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在此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有很多表現表達的機會。在進行到“了不起的中國人”的站點時,孩子們對“京劇臉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僅對京歌情有獨鍾,而且也非常願意在紙上畫臉譜,塗臉譜。漸漸地,孩子們已不滿足現狀,很多孩子都會主動地來問我:“席老師,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做京劇臉譜呢?”於是,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我想到了我們的陶藝活動,它不僅是我園的民族特色活動,而且也是孩子們很好的展現自我的平臺,那何不把京劇臉譜融入到陶藝活動中去呢?於是,我努力去尋找各種和陶藝活動相關的材料,並把這些豐富的材料投放到孩子們操作的環境中,我想,這樣的話,孩子們不僅能主動地參與進來,而且能在自己的發現、選擇、探索中,與老師投放的暗示材料的互動中,使京劇臉譜的表現方式更加地多樣化。相信,孩子們的情緒情感也會得到較好地體驗。

觀察物件:大一班

觀察實錄:

今天的陶藝活動,我們引進了電腦,並且在大的黑板上佈置了各種顏色的京劇臉譜的圖片。孩子們進入陶藝室後,立刻被這些圖片吸引了,在充分的欣賞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工作”起來。

片段一:

部分孩子來到了長桌邊,被長桌上的陶泥吸引了,聰明的沈逸辰說:“陶泥什麼都好做,我們一起來做京劇臉譜。”於是,好多小朋友圍在一起,拿起了手中的泥,認認真真地埋頭苦幹起來,只見孩子們在沈逸辰小老師的帶領下,各把泥分成了一塊大、一塊小,大泥變成了京劇臉譜的臉,小泥搓成了長長的泥條,繞在了大泥變成的臉上,一會兒工夫,京劇臉譜已經初具規模了。葛辰添好奇地問:“京劇臉譜應該是彩色的啊,象這樣才好看,而我們的確是泥巴的顏色,好象不是很好看。”沈逸辰看了看四周說:“那兒不是有顏料嗎?我們再加工一下,不是可以了嗎?”於是,孩子們搬來了顏料和毛筆,開始在泥巴上塗色,沒過多久,用泥巴做成的京劇臉譜都變了樣,沈逸辰的京劇臉譜變成了黃臉,葛辰添的京劇臉譜變成了紅臉,……大家相互欣賞起來。

片段二:

金旖陳和部分好朋友在欣賞完電腦裡的京劇臉譜圖片後,尋找起陶藝室裡的其他京劇臉譜作品,並且紛紛讚歎起來:“哇,掛在牆上的真好看呀。”“你們看,在花瓶上也可以用京劇臉譜裝飾。”“還可以在瓷盤上打扮呢。”“還可以在鵝卵石上畫呢。”……孩子們越說越興奮,這時,眼睛亮亮的張銘君發現了牆邊的長桌上放著很多空空的,光光的,什麼也沒有裝飾的瓦片、瓷盤、鵝卵石、花瓶等,她馬上把好朋友拉了過來,在一陣切磋後,各自拿著要裝扮的東西“操作”起來,張銘君、徐思奕等在瓷盤、鵝卵石、瓦片上用顏料進行裝扮,聰聰、潘綠吟等找來了剛才小朋友用陶泥製作好的京劇臉譜,在背面渦上了泥漿,把它繞在了花瓶上,……沒過多久,一件件精緻的作品紛紛出臺,展示臺上的京劇臉譜琳琅滿目起來。

片段三:

孩子們圍在了展示臺的邊上,欣賞起了自己和同伴製作的京劇臉譜,非常地驕傲。這時,我放起了我們學過的京歌“我是一箇中國人。”孩子們神氣地班門弄斧起來,有的做起了有力的動作,有的唱得小頭直晃……完全陶醉在其中,粗粗一看,還真有那麼回事!

分析:

不難看出,此次活動是非常成功的,非常精彩的,我覺得最根本的還是和活動中,所提供的各種材料有關。

首先:老師在此活動中投放的各種京劇臉譜的'電腦圖片、黑板上的展示圖片、牆壁上的欣賞作品等都對孩子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也是孩子們的最近熱點話題,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所以,使孩子們有動手操作的願望及主動參與的興趣。並能專注地進行陶藝活動。這也是孩子們的一種表現表達的需要。

其次,老師也在此活動中投放了多樣的操作材料(陶泥、花瓶、瓷盤、瓦片、鵝卵石等)和相應的輔助材料(各種顏料),這些暗示材料的提供,給了孩子們極大的表現表達的空間,發展了孩子們的思維,滿足了孩子們探索創造的需求。使孩子們在材料中得到啟發,得到靈感,各尋所需,分別製作。這不僅拓展了對“京劇臉譜”表達表現的方式,使它的表達表現方式更加地多樣化,而且,也使原本非常平面的製作、操作活動變得立體起來,生動起來。

再次,老師在此活動中,始終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僅為孩子創設一個相應的大環境,尊重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為孩子提供一些相應的操作材料即可。同時,把更多的表現表達的機會留給聰明的孩子們,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發揮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們在操作探索中,較完美地表達表現出了京劇臉譜的基本特徵,也使大部分孩子在製作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經驗。所以,當最後,“我是一箇中國人”的京歌響起時,孩子們又大膽、投入地表現起來,使孩子們的情緒情感得到了昇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