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日記》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才華庫 5.1K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蚯蚓的日記》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蚯蚓的日記》教學反思範文

《蚯蚓的日記》教學反思 篇1

教學過程中,我先指導孩子細細品讀了其中的三篇日記:蚯蚓教蜘蛛鑽地,蜘蛛教蚯蚓倒立行走,蚯蚓和螞蟻打招呼,從而引發孩子對閱讀繪本的強烈興趣,也滲透了一定的寫日記的方法。接著讓孩子們自己閱讀繪本,說一說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內容,從中可以知道如果哦我們學寫日記可以仿照蚯蚓寫哪些事情。從中提煉出可以寫“家裡的事”,“學校的事”,“朋友間的事”,甚至是“做夢夢到的事”等等,可以寫傷心的、高興的、難過的、失望的、丟臉的等等。在此過程中,由於我選取了很多孩子們的生活照進行引導,因此孩子們思維很活躍,想到了很多很多我甚至之前沒有設想到的寫作題材。本週二我進行了初次的日記寫作練習。孩子們寫的內容也很豐富多彩,而且也能做到格式正確、語句通順、內容真實,這讓我非常欣喜。

孩子們喜歡這本繪本,並能通過這本繪本學習到技能,我覺得我這堂課的目的就圓滿完成了。我以後也會更多地選取一些特定繪本進行教學,希望也能像《蚯蚓的日記》一樣,在孩子的心中開出美麗的花。

《蚯蚓的日記》教學反思 篇2

對於這種以日記體為形式的繪本我是第一次接觸,那麼到底該以怎樣的思路來進行本次的教學?我也查找了許多資料,最後決定以自主學習和指導學習相結合的方法。

繪本是一張到處都隱藏著祕密的“神祕地圖”,因為無論是扉頁、封面、封底還是環襯,都是繪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這些地方作者都為讀者獻上了很多精美的圖畫。只有指導孩子從頭到尾閱讀圖畫,才能發現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讀懂了這些細節,才會對文字的理解有進一步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課伊始就讓學生先認識繪本的構成。

一、自己感覺比較滿意的:

這節課中,我從讓學生認識繪本的結構開始,教給學生閱讀繪本的方法。在認識了繪本的構成後,我指導學生看一本書要從封面看起,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封面,我先讓學生觀察,你從封面裡看到了什麼?

學生說出了很多很多學生看得到的內容,然後引導學生猜,那蚯蚓坐在啤酒瓶的蓋子上到底會寫些什麼呢?讓學生猜。發揮了學生各方面能力。

由於學生不可能在一節課讀懂繪本的內容,因此我是以點帶面,選擇其中一則日記教學教學,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除了閱讀文字外,還可以仔細觀察蚯蚓的表情、動作發揮想象。

這節課裡,我還第一次嘗試了合作學習,就是指導了一則日記後,我讓學生自己讀日記,然後選擇其中一則你認為最有趣的日記講給你的小組同學聽。這個過程中國,學生的自主學習、自己讀日記做得比較好,能認認真真地一頁一頁的讀蚯蚓寫的日記,學生運用和老師一起閱讀的辦法來獨立地進行閱讀,讓學生說說有趣在哪裡,這是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仔細閱讀,而不是粗略地翻過,因為低年級小朋友看書,特別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刷刷地把書翻過,看到最後,什麼都沒看明白,給學生一個閱讀的要求,讓學生帶著要求去閱讀,可以提高閱讀的質量。

二、也存在一點點遺憾:

1、在教學組內交流時,可以放開讓學生通過表演來呈現故事內容,只也許是一年級比較喜歡的的,可是在集體交流時,學生侷限在日記中的文字,想象的成份較少,學生還沒放開。

2、教師在請學生講故事時,老師可以先講一個,故事裡要加進蚯蚓的動作表情和心理活動,這樣學生會模仿了,可能效果會好一點。

3、教案的設計中有課外拓展。

A、向學生介紹朵琳.克羅寧和哈利?布里斯還合作創作了《蜘蛛的日記》,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讀讀這本書,然後跟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快樂。

B、指導寫繪。

(1)合上書本,我們不由得說,原來日記畫可以寫……(讀板書:害怕、開心、難過……),畫畫可以抓這些細節(讀板書:動作、表情……)。

(2)創作一篇日記畫。

(3)生自由寫繪

(4)交流

由於學生讀繪本花去了較多時間,導致後面的內容滲透。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閱讀繪本所給予的不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細節的領悟和心靈的體會……兒童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裡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昇華境界,健全人格。我覺得低段是應該多多給孩子閱讀這樣的繪本。

《蚯蚓的日記》教學反思 篇3

又一次的活動結束了,這次的教學活動,讓我感觸頗深,我們都知道,在早期閱讀之中,繪本閱讀越來越被人重視,它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漸增長。於是在本次活動中,我選取了《蚯蚓的日記》作為大班繪本教學的內容原因一是大班的孩子對記日記有了初步的瞭解,開始嘗試記錄氣象日記或是簡單的生活日記;二是大班的孩子在觀察、猜測、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他們急切地需要有一個表現的舞臺。而《蚯蚓的日記》中的內容詼諧、幽默,以日記的形式,寥寥幾句話可以引發孩子的無限遐想。因此,在選材方面,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比較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徵的。

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先安排小朋友們進行了準備活動。在準備中,我事先讓孩子觀察了蚯蚓,對蚯蚓的形態、生活習性有了初步的瞭解,孩子也有記日記的基礎,這些知識經驗的準備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而孩子們人手一本書是區分於繪本閱讀和看圖講述的重要標誌,多媒體對個別畫面的展示讓孩子能集中注意力,便於我對孩子的引導。

整個活動開展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楚的,每一個環節之間層層遞進,各個小環節之間也存在著遞進關係,比如第一篇日記在小結的時候是教師小結的;第二篇日記是教師引導個別幼兒進行小結;第三篇日記是幼兒之間相互傾聽,進行小結。

在教學活動中,我還是比較注重細節的。例如在觀察第一篇日記的時候,我不僅引導孩子對孩子的表情、動作進行觀察,發現孩子們害怕的心理,而且也引導孩子對蚯蚓這個主角的表情進行了觀察,發現它的得意之後,讓孩子們猜測蚯蚓在想什麼,從而感受蚯蚓的調皮。又如第三篇日記中,我不僅讓孩子們觀察畫面,進行猜測蚯蚓媽媽、姐姐的想法,還將情感也進行了提升:每一個媽媽都最愛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美的!對孩子的禮儀也進行了教育:要尊敬別人,不能嘲笑別人。通過這些細節的關注,充分挖掘了教材各方面的教育意義。

當然,在教學活動中,我還是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我沒有很好地調動孩子的大膽積極發言情緒,讓孩子一開始處於緊張、放不開的狀態,即使覺得好笑也沒有笑出來;又如給孩子們自由閱讀的時間太少,孩子們在這個環節中整個場面比較熱烈,甚至到接下來的表達中,孩子們都很願意來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日記,可是由於時間關係,我匆匆掐掉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再如對於繪本,我們該給孩子什麼?我在這個活動中充分讓孩子瞭解了日記的基本形式,卻忽略了對繪本的感受,《蚯蚓的日記》整本書給人的感覺就是詼諧、幽默的,而在活動中孩子們發笑的頻率卻不是很高,可見,我在引導中偏重了知識,而忽視了情感。

試教了很多次,也出現了很多狀況,我感覺自己對繪本教學從一無所知到現在略有所知,正努力探索更多,雖然本次活動結束了,但是對繪本教學的研究還剛剛開始。我相信繪本能帶給孩子很多,也能帶給老師很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