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蝸牛的獎盃》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3.2W

《蝸牛的獎盃》是《國標本(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盃以後,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獎盃成了堅硬的外殼,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圖形象地描繪了蝸牛“在天空自由地飛翔”和“在比賽中遙遙領先”的情景,與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兩隻蝸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關於《蝸牛的獎盃》教學設計

本文的教學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促使學生在趣味中發現、研讀、品味,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理解內容,感悟形象,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激趣匯入

引導發現

1、猜謎匯入:

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揹著房子走。

(師相機板書:蝸牛)

2、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蝸牛?(板貼:蝸牛爬行圖)

3、師設懸念:蝸牛原來可不是這樣的,它是什麼樣兒的呢?讀讀這段話大家就知道了!(多媒體顯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4、學生交流(板貼:蝸牛飛行圖)

5、指導朗讀一自然段。(突出“有力”“自由”)

6、讀到這兒,小朋友你們有什麼想法呀?

△蝸牛的翅膀怎麼變成了一個硬殼?

△蝸牛怎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翅膀怎麼沒了,硬殼哪裡來的?

7、蝸牛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同學們都想知道,讀了《蝸牛的獎盃》這個故事你們就會明白的。(相機板書:的獎盃)

8、讀題

[設計意圖]: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對於教材,應敢於進行大膽的處理,以一自然段的內容引發學生形成新舊認知矛盾的衝突,引領學生去發現,激發學生產生與文字對話的強烈慾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2、自讀課文(要求,放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讀(分小節讀),相互評價。

4、小組展示讀,相機評點。如:生字新詞的輕聲、前後鼻音的讀法。

5、默讀,想想剛才的問題,能不能讀懂?

6、交流(蝸牛在一次飛行比賽中,奪得了冠軍獎盃,它成天把獎盃背在身上,生怕被別人奪了去,晚上睡都睡在獎盃裡,天長日久,蝸牛就變成現在這樣了)

[設計意圖]:在“我要讀”這一動機的導引下,學生的初讀是高效率的。同時,唯有在讀準、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產生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深入的對話。

三、精讀課文讀中見悟

過渡:蝸牛的硬殼原來是獎盃變的呀!讓我們一齊好好讀讀故事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來寫的.。

(一)品讀故事

1、學習二自然段

①指讀二自然段、齊讀

②假如你就是這隻蝸牛,手棒著冠軍獎盃你會怎麼想?(多媒體顯示比賽場面。)

△相機感悟“遙遙領先”“甩”“所有”“……”這些詞、標點的內涵。

△師渲染:蝸牛憑著自己有力的翅膀,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飛行本領,捧到了冠軍獎盃。此刻,它有激動、有興奮、有得意、有自豪。

△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2、學習三自然段

蝸牛是怎樣對待這來之不易的獎盃的呢?

①自由朗讀三自然段。

②交流,多媒體相機顯示:

從此,蝸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獎盃背在身上,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盃裡,生怕別人偷了去。

△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麼?

△多個學生交流

a相機品悟“惟恐”“生怕”這一組近義詞

b相機指導朗讀

3、學習四自然段

天長日久,沉重的獎盃變成了堅硬的外殼,同學們想想,課文最後小節該怎麼讀?

①試讀→指讀,說說為什麼這麼讀?

②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從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悟出發,認知需求出發,推進學生與文字的對話。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對話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培養語感。

(二)創設情境體味形象

1、多媒體顯示畫面:老蝸牛帶著小蝸牛在散步,一群蜻蜓、蜜蜂、蝴蝶……飛來了,在空中你追我趕,翩翩起舞,這時老蝸牛嘆了口氣,對小蝸牛說:“唉,……”(配音)

①老蝸牛接著會說些什麼呢?小蝸牛呢?

②同桌分別扮演老蝸牛、小蝸牛,說一說

③交流,評議

2、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小朋友們你想對它說些什麼?

3、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憑藉媒體的直觀形象,創設情境,進行角色間的換位、移情體驗,讓學生在演、說、評、議中體味蝸牛的形象,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四、自主探究,識字寫字

1、在學習小組內自學生字,你認識哪幾個生字,說說是怎樣認識的?不認識的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自學筆順在書上描紅。

3、交流書寫體會,在田字格本上書寫,注意寫字的正確姿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