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報紙先生的故事》(附反思)

來源:才華庫 1.21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報紙先生的故事》(附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報紙先生的故事》(附反思)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和人物的心理變化。

2、讓幼兒知道看過的舊報紙還有多種用途,培養幼兒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意識。

3、豐富詞彙“丟棄”“信箱”“清晨”“急促”。

4、發展幼兒發散性思維。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用紙折成的帽子(帽子上用其他物品裝飾好)。

2、佈置“娃娃家”背景,有椅子、桌子、垃圾箱等。

3、課前豐富幼兒的知識:報紙與人們生活分不開,是精神食糧。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老師戴著用報紙折成的帽子:“小朋友,你們看我今天戴了一項什麼?它是用什麼做的?”

2、“我有一個故事,是講報紙先生的,你們想聽嗎?”

二、老師講述《報紙先生的故事》(附後),講完提問:

1、剛才你們聽的故事叫什麼名字?

2、故事是講誰的?還有誰?

三、老師再次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情節和人物的心理變化,知道看過的報紙還可以有很多用途。提問:

1、清晨,報紙先生就被送往誰的家?(理解詞語:清晨)

2、報紙先生在信箱裡想什麼呢?(理解詞語:信箱)

3、今天是誰來拿報紙?

4、小紅看完報紙後,她把報紙放在哪兒了?(理解詞語:丟棄)

5。到了第二天,報紙先生又被送往誰家,這一次是誰來拿呢?

6。奶奶看完報紙後怎麼樣做呢?

7、奶奶把報紙先生放在一旁,報紙先生怎樣想的呢?

8、奶奶會用報紙先生做什麼呢?

9、報紙先生為什麼會高興呢?

10、小朋友,你們說報紙先生喜歡誰?

11、報紙先生為什麼喜歡奶奶?為什麼不喜歡小紅?

四、教師再次講述故事,並請幾名幼兒做情景性表演,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五、幼兒想想講講,發展發散性思維能力,培養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意識。

1、看過的報紙,還可以做許多事情。如果你是小紅,你會用報紙做什麼事情呢?請你幫小紅想一想。

2。幼兒自由討論。

3、幼兒講述報紙的多種用途。

4、平時我們在家裡,也要向誰學習?如果看到爸爸媽媽將報紙扔掉,我們該怎麼樣做呢?

活動延伸

1、美術活動:報紙撕貼畫;用報紙折各種物品。

2、體育活動:用報紙做成紙捧(用於跳、鑽或做操);用報紙做成紙球,用於投擲或做板球;用報紙做墊腳板,讓幼兒在紙上走。

附:報紙先生的故事

清晨,報紙先生就被郵遞員送到了小紅家的信箱裡。報紙先生心裡在嘀咕著:今天誰來拿我呢?如果是奶奶來拿就好了,千萬不要小紅來拿我。正當報紙先生忐忑不安的時候,門口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報紙先生一聽:哎呀!糟了,是小紅。

小紅拿了報紙以後,就坐在沙發上閱讀報紙。報紙先生心想:呆會小紅又會將我丟棄在垃圾箱裡。果然,小紅看完報紙後,隨手就把報紙先生丟棄在垃圾箱裡。

第二天清晨,報紙先生又被郵遞員送到小紅的家。這回是奶奶來拿報紙。報紙先生心想:這下可好了,我有用了!只是不知道呆會奶奶是拿我幫忙擦窗戶、包物品、做檯布、墊桌子還是墊溼地,但無論奶奶用我幹什麼,我都高興。

活動反思

這次語言課,幼兒基本上能安靜的聽完整段故事,接下來,通過幼兒的臉部和肢體語言的表演,加強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這節課,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個別幼兒在聽故事的時候還不夠認真,還有些幼兒表達意思還不夠準確,這些,在日後的語言課上,逐步的培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