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3.22W

一、教材方面:

品德與生活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學反思

1.教師如何更好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的終極目的是使學生的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塑造。要讓學生達到上述目標,僅靠課本是不夠的,需要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但是實際教學中,教師對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意識不強,大部分教師不知如何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二、課堂教學方面:

1.《品德與社會》中歷史課、地理課的教學目標不好把握。

《品德與社會》中涉及到歷史、地理等方面的許多知識,這需要教師有充分地知識儲備,對教學內容有全面、整體的地把握,但是受教學參考資料和教師水平的限制,教師對《品德與社會》中歷史課、地理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不到位。

2.課堂上學生小組合作時,組內的交流如何達到最佳效果?

學生小組內交流的方法不明確,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欠缺,交流的問題有時過於簡單,有時交流過後,問題還是達不成一致等問題,導致學生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形式化問題突出,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3.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不高。

①學生課前調查體驗不到位,對課前調查體驗活動重視程度不高。

②教師大部分是兼職,受精力、知識的侷限性,對課上的活動準備不充分,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學生的參與度不高。

③學生的課後踐行活動,由於沒有一定的評價機制做保障,活動開展的不到位。

三、教學常規方面:

1.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評價?考試的形式有哪些?

傳統的方式是出一張試卷來考查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效果,但是學生的'答案和學生課下的行為不符,學生課上形成的道德認識和課下的道德行為脫節。有沒有更好地、行之有效地方式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教輔資料方面:

1.一、二年級的學生做基礎訓練存在一定的難度。

①由於一、二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基礎訓練的題量大,學生做起來很困難。

②每一課都有“課前體驗”和“實踐天地”活動內容,由於學生語文、數學學習任務重,學生完成活動的時間上得不到保證。

③基礎訓練上的個別題目和課本上的留白內容重複,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

④基礎訓練每個單元活動中都有“反思回顧”內容,由於出現的次數太多,個別學生做題時存在應付現象。

五、學生資源方面:

1.學生的課前調查體驗不足,導致課堂上大部分學生成為“看客”。

①學生的家庭條件的限制。如無電腦、無圖書。對於農村國小,學生沒有資料的來源途徑。

②家長對學生課前調查體驗不支援。家長忙於工作,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不到位,對於學生的調查體驗內容不予支援。

③學生蒐集調查資料的能力弱。

④學生課前調查體驗的興趣不高,思想意識上認為不重要。

⑤課本上離學生生活很遠的、操作性很難的調查體驗、實地考察等,如《走進車間》一課,學生更是無從體驗,教師也很茫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