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總5篇

來源:才華庫 5.9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總5篇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激發幼兒愛家鄉、愛南京的情感。

2.豐富詞彙:雄偉、壯觀、古色古香、風景優美……

3.嘗試講述:“我愛南京的山和水”,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在家選出一張自己在南京某風景區或名勝的相片,並和父母共同講述圖片、照片內容,回憶在什麼地方照的。

2.南京幾個公園及名勝圖片若干張。

3.佈置好“我愛南京的山和水”的欣賞園地。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看著自己的照片或圖片,作簡單的敘述並回答教師的提問。

小朋友去過南京的什麼公園?

請小朋友拿出在公園拍的照片或圖片,教師問你這張照片是在什麼地方照的?為什麼在這兒照呢?

請你講一講你照相的地方有何名勝古蹟?

2.參觀“我愛南京的山和水”的欣賞園地,園地裡有中山陵、莫愁湖、長江大橋、雨花臺等相片、圖片,引導幼兒邊看邊說這是什麼地方,你是怎麼知道的?(講出特徵)你喜歡這地方嗎?為什麼?師生共談(不斷豐富詞彙及擴大知識面)。

3.今天老師請小朋友講一講“我愛南京的山和水”,要講出南京有什麼、有什麼、有什麼,所以我愛南京的山和水。講的時候語句要優美,看誰講得好,小朋友互相先講一講。

4.請2~3名幼兒到講臺前講。

5.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相片或圖片貼在班內“我愛南京的山和水”園地中,便於幼兒自由講述。

活動反思

1.活動準備第1條和第2條都是嘗試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第3條是幼兒的嘗試活動。

2.幼兒通過實地遊玩和觀察,家長的配合教育,幼兒知識鋪墊好,幼兒發言討論熱烈。

3.擴大了幼兒知識面。互講互學,真正感到南京美,通過嘗試講述,培養了幼兒口頭作文的能力。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大膽講述故事中的對話,理解詞語:頂、蹦蹦跳跳。

2、感受關心別人和被別人關心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小兔、小雞、小貓的胸飾若干、紙做的大荷葉

活動過程:

一、用下雨聲匯入活動,激起幼兒興趣。

1、放下雨聲,師說:“小朋友們聽!這是什麼聲音?你什麼時候聽到這種聲音的?”

2、討論:天下雨了,我們用什麼方法來避雨?

3、我們一起聽一聽小白兔用什麼方法來避雨的?

二、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1、師有表情地完整講述故事

2、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教師進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呀?

(2)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

(3)小白兔用什麼方法來避雨的?

三、分段欣賞、理解故事《下雨的時候》。

1、提問:小白兔在草地上是怎麼樣走路的?它在草地上幹什麼?(模仿理解“蹦蹦跳跳”)

2、忽然,下起雨來了,小白兔想了什麼好辦法來避雨?(理解“頂”)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現“頂”。

3、小白兔看到小雞被雨淋溼了,小雞的心情怎樣?你怎麼知道的?小白兔是怎麼對小雞說的?小雞是怎麼回答的?

4、後來,小白兔和小雞又碰到了誰,它們是怎麼對小貓說的?

四、提問:

你喜歡故事中的小白兔嗎?為什麼?

五、玩模仿遊戲,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引導幼兒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表達)

1、請幼兒在椅子下拿出小動物胸飾,掛在胸前,看看是什麼小動物,與旁邊的同伴說說自己扮演的是誰?

2、師幼一起進行表演。

六、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聽了故事《下雨的時候》,知道小白兔是個會關心、會幫助同伴的好孩子。那我們在幼兒園裡也要象它那樣,和小朋友相處時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這樣我們就能成為爸爸、媽 媽和老師眼中的好寶寶啦!

活動反思:

《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的內容生動、有情節且比較簡短,又有重複的對話,很適合小班幼兒。下雨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下雨沒帶避雨的工具也會經常碰到,但對於小班幼兒來說,他們都在大人的呵護下,下雨天沒帶雨傘難得遇到,這方面的經驗比較缺乏,那麼, 故事《下雨的時候》就告訴我們遇到困難要學會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學會關心幫助別人。

在故事《下雨的時候》活動過程中,第一環節,我先讓幼兒聽“下雨聲”由此而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接著,讓幼兒說說,下雨天沒帶避雨的工具,你有什麼好辦法?楊懿帆說,躲到大樹下,鄭鋮說,雙手抱著頭快跑,小禹說,躲到屋簷下……緊接著老師告訴幼兒,有一隻小白兔沒帶傘,下雨了,它是怎麼辦的呢?讓幼兒帶著問題來欣賞故事,自己尋求答案。在完整欣賞故事的過程中,我沒運用多媒體、圖片、肢體語言、不用過多的畫面來分散幼兒的注意力,目的是讓幼兒學會耐心傾聽,初步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在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後,我提了三個問題來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其中有一個問題“你聽到了什麼?”當時孩子的回答另我驚訝,有的說,小白兔,有的說,小花貓,有的說,下雨了,表達的意思不清晰,他們沒用完整的語言來回答,這在今後的活動中,我要注意引導幼兒說完整話,雖然這個問題提問的面大,但我認為可以激發幼兒把自己聽到的想說的進行表述。然後活動進入重點環節:分段欣賞理解故事中動物間的對話和詞語(頂、蹦蹦跳跳),對於詞語的理解,我採用讓幼兒用動作表現進行理解頂、蹦蹦跳跳,他們模仿得惟妙惟肖,活動進入了一個小**。為了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故事中的對話,我採用比較保守的方法,讓幼兒個別說、集體說的方式,在發現大部分幼兒掌握的基礎上進行提升,讓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把活動推向了**,這樣他們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本次活動的情感目標是通過故事,讓幼兒感受關心別人和被別人關心的快樂,我只是在在情感遷移的過程中,問小朋友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為什麼?小朋友的回答各種各樣,有的說喜歡小貓,有的說喜歡小雞,也有的說喜歡小兔,問他們為什麼喜歡,只有個別幼兒如:楊懿帆會說:“我喜歡小白兔,因為它喜歡幫助別人。”大部分幼兒說不出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給幼兒太多的思考時間,如果讓小朋友相互討論一下,我想效果會更好。整個活動我讓孩子們先聽、再說、接著聽、然後說、最後演,將孩子們放在主體地位,使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使用禮貌用語與同伴、教師等不同物件進行交談。

2、理解圖片內容,能大膽、連貫地講述。

3、學習正確使用不同的祝賀語,體驗互相關心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到周邊的書店或商店裡欣賞不同種類的賀卡,瞭解賀卡的作用和不同的內容。

2、物質準備:幼兒收集或自制的各種賀卡;幼兒事先準備一張賀卡,想好贈送的物件,並寫或畫上祝賀語。

3、環境創設:在活動室裡佈置展示各種各樣的賀卡。

活動過程:

1、自由欣賞,交流賀卡。

(1)幼兒自由欣賞活動室展示的賀卡,講一講:自己最喜歡哪一張賀卡?為什麼?

(2)提問:你喜歡哪張賀卡?為什麼?在什麼情況下人們可以互贈賀卡?

(3)小結:當各種節日來臨時,我們可以互相贈送賀卡,表達對對方的祝福,如春節、"六一"兒童節等等;當人們生病了,我們也可以贈送祝福卡,表達我們祝福他身體早日恢復健康;當人們有喜事時也可以贈送賀卡,表達我們的祝福。

2、理解內容,講述賀卡。

(1)提問:你喜歡什麼樣的.賀卡?請你介紹一下你喜歡的賀卡。

(2)引導幼兒觀察賀卡的封面、賀卡內的圖案、賀語等,用學過的詞彙有序、連貫地介紹,清楚地講出賀卡中的祝賀語,如:我喜歡的是新年賀卡,有黃色的底,紅色的小花圍在賀卡的四周,中間還有一束鮮花,飄動的綵帶上還寫著"新兵快樂",美極了!

3、分組交談,學說祝賀語。

(1)提問:你收到過賀卡嗎?那是些什麼樣的賀卡?有什麼祝賀語?

(2)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輪流交談,教師傾聽,瞭解幼兒交談的情況,並適時給予指導,如:我生病時收到一張漂亮的祝福卡,裡面寫著"祝你身體早日康復",我可喜歡了;六一節,我收到了班上小朋友送給我的自己製作的賀卡……

(3)根據幼兒交談的情況,引導幼兒學說常用的祝賀語,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新年快樂!祝你身體健康!祝你萬事如意!祝你永遠快樂、幸福!……

4、互贈賀卡,表達祝福。

(1)提問:你想給誰送賀卡?為什麼?你要怎樣表達自己的祝福?

(2)幼兒將自己事先準備好的賀卡送給同伴、老師,體驗互相關心的樂趣,並說清楚自己的祝賀語,如:祝老師永遠年輕、美麗!祝老師身體健康!祝小朋友天天開心,上國小後早日戴上紅領巾!

重點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說清楚祝賀語,學會互相關心。幼兒島自己喜歡的需要關心的人,如果無法現場贈送賀卡,可拿著賀卡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想法。

(3)小結:我們要學會互相關心,學會大膽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願望和祝福,表達時要有禮貌,說話要清楚、連貫。

活動延伸:

1、可根據不同的節日開展該活動,如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教師節、春節、兒童節等,讓幼兒懂得大膽表達自己的心願,學會關心長輩、與同伴分享快樂;還可根據時事需要開展活動,如向災區、兒童福利院等需要關心的人,贈送賀卡,說出不同的祝福語,體驗互相關心的快樂。

2、區域活動:

(1)引導幼兒在語言區用收集來的賀卡或自帶的賀卡與同伴交流:自己收到的賀卡是誰送的?帶來了什麼祝福?

(2)引導幼兒在製作區用剪、貼、畫等方式製作賀卡,並與同伴交流賀卡要送給誰,為什麼,並說出祝賀語。

(3)引導幼兒在數學區按賀卡的材料、造型、色彩、大小等不同特徵進行分類,並交流分類的方法。

(4)引導幼兒在角色區玩郵電局、賀卡專賣店、娃娃家等遊戲,讓幼兒通過選購賀卡.收、送賀卡,體驗人際間的交往及友情。

3、生活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祝福語,如:小朋友生病了懂得關心,祝她早日恢復健康;家中的長輩生病了懂得主動關心,並自制賀卡大膽向長輩說出自己的祝福。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初步理解“收集”的含義。

2、感受收集之中蘊含的美好情感,萌發收集的願望。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幫助幼兒理解“收集”的意義。

1、出示圖片禮物盒,引出活動主題。

(1)今天杜老師帶來了一個又大又漂亮的禮品盒,小朋友們猜猜看裡面裝了什麼東西呢?

(2)這些都是杜老師小時候喜歡的東西,我把它收集到了一起。那你們喜歡收集什麼東西呢?

2、小結:“收集東收集西”我們把喜歡的和相關的東西都儲存起來,原來這就叫收集。

二、運用課件,讓幼兒感受收集的快樂。

1、通過觀看課件和討論,讓幼兒逐一感受詩歌裡的內容和情感(老奶奶、清潔工伯伯、烏鴉、東東、秋天、月亮、沙灘、藍天、小河、媽媽)

2、小結:因為媽媽最愛寶寶,所以寶寶小時候穿的衣服、用的東西都是媽媽最珍貴的寶貝,媽媽收集了寶寶的東西,因為愛而覺得它們珍貴,無論你收集什麼,只要有了愛,它就是最珍貴的。

三、完整欣賞和學唸詩歌,使幼兒萌發收集的願望。

1、幼兒完整欣賞詩歌一遍(配以音樂、課件等)

2、幼兒跟念一遍。

3、通過討論,激發幼兒收集的願望。

附詩歌:

收集東,收集西,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我喜歡收集遙控車。

奶奶喜歡收集毛線團。

清潔工伯伯收集很多很多垃圾。

樹上的烏鴉收集了一堆怪東西。

我問東東:“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東東說:“我喜歡收集藍色的東西。”

秋天喜歡收集落葉。

月亮喜歡收集星星。

沙灘收集了很多很多貝殼。

藍天喜歡收集白雲。

小河喜歡收集雨滴。

我問媽媽:“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媽媽說:“我收集的都是你的東西啊!”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散文的意境美、韻律美。

2、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像、仿編。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關注周圍事物的情感。

4、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圖譜一幅。

2、小花蝴蝶、蝴蝶媽媽、小雨點等指偶。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你們喜歡下雨嗎?為什麼?

2、欣賞散文

①教師邊操作蝴蝶指偶,邊有感情地朗誦散文。

②提問:小花蝴蝶喜歡下雨嗎?為什麼?小雨是怎麼唱歌的?

③你認為小雨發出“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的聲音時,小雨在幹什麼呢?

④結合圖譜理解散文內容。提問:為什麼小花蝴蝶聽到沙沙沙,就猜是小雨在跟森林的樹葉兒玩耍呢?“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那會兒小雨又在幹什麼呢?

⑤教師手持小雨點指偶,模仿不同的雨聲,要求幼兒根據散文內容分別說出小雨在幹什麼。

3、學習仿編

①窗外,小雨還在輕輕地唱,屋裡,小花蝴蝶還在靜靜地聽。小花蝴蝶還會聽到什麼呢?那時小雨在幹什麼?

②與幼兒一起到窗前聽雨。

③與幼兒仿編。如:“咚,咚,咚,那時小雨在馬路上打鼓”“嘻,嘻,嘻,那是小雨在舔小朋友的腳丫”等。

④教師完整朗誦散文,並加入幼兒仿編的內容。

4、遊戲:小雨和××

在音樂聲中,幼兒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小花、小草、石頭、房屋等自己喜歡的物體,按節奏用身體動作表現它們與小雨的關係。

活動反思:

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麼,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