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17W

 一、教學目標

庖丁解牛 教案教學設計

(一)從課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反覆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就能像庖丁一樣,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做到“遊刃有餘”。

(一)體會本文層次清晰、結構完整的特點,學習本文細緻生動的描寫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三)掌握“遊刃有餘”、“目無全牛”、“躊躇滿志”、“肯綮”等詞語的意思。瞭解“乎”、“然”、“為”、“於”等虛詞的用法。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文章結構思路是怎樣的?

分析:全文四個自然段可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描寫庖丁解牛的場面。作者從繪形和摹聲兩個方面運用大膽的誇張(人觸、倚、履、牛體、牛的骨頭就分離)和生動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技術寫得超凡入聖。這一節句式整齊,把解牛場面作了詩意化處理,寫成了一支勞動交響曲,一支勞動讚歌。

第二部分(2~4段):記敘了文惠君和庖丁的對話。可分為三層。第一層(2段):從文惠君的稱讚引出庖丁的話。此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二層(3段):記敘了庖丁的經驗之談。第三層(4段):文惠君“得養生焉”,點出本文主題,即莊子的一切順乎自然的思想。

(二)本文的主旨是什麼?對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課文節選自《養生主》,主旨在於闡明保護、蓄養生命之主--精神,提示養生的方法莫過於順應自然。節選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來比喻社會的複雜如牛的筋骨盤結,處理世事當“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並持“怵然為戒”的審慎、關注的態度,還應該以藏斂(“善刀而藏之”)為自處之道,這樣才能做到“遊刃有餘”,以達到人之養生的目的。今天我們學習此文,應該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觀冒進,而應該通過反覆實踐,逐步掌握事物的內部規律,然後遵循客觀規律處理錯綜複雜的社會事務,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三)《庖丁解牛》,是一篇虛擬的寓言故事。在表達手法和描述技巧上,有哪些需要我們認真分析、研究和學習的地方?

分析:本文的學習難點,就在於對其組織結構安排、表達技巧和語言運用的靈活、生動方面的理解。

就全文的表現手法和語言技巧來看,可以說,這是一篇精美的議論小品。

文章論理深刻透徹,層層相扣,邏輯嚴密。寫庖丁解牛的經驗,先說“所好者道也”,提綱挈領;然後具體分述解牛經過的三個階段:開始“所見無非牛者”,三年後“目無全牛”,最後“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寫出只有在長期實踐的活動中,注意摸索,積累經驗,才能掌握事物的內部規律。最後,再拓開一層,以“怵然為戒”說明要想獲得自然之道以達到養生的目的,還必須注意在關鍵地方小心謹慎,專心致志。這樣層層深入,把道理說得透徹、完善。

文章結構完整、緊湊,前後照應。文章首先以一系列動詞正面描寫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藝,然後以文惠君之語從側面烘托庖丁解牛的技藝確實非凡,同時又引出下文的對答;第3段通過對答,層層深入地闡明瞭庖丁解牛的經驗,從而得出順應自然規律,不妄為,善藏斂的養生之道;最後,又以文惠君之語呼應開首,說明不但解決了“技蓋至此乎”的疑問,而且從中得到了很大收益,這就是領悟養生之道。

文章語言精練而富有表現力。寫解牛動作以“觸、倚、履、踦”四個字描寫,活靈活現地再現了庖丁解牛的嫻熟技術,並且用誇張手法,比擬庖丁進刀《桑林》之舞,中《經首》之會,有聲有色;寫解牛結束後“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寥寥數語,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躍然紙上。另外,出自本文的成語如“目無全牛”、“遊刃有餘”、“躊躇滿志”流傳至今,仍有活力。

(四)作者寫解牛場面,為什麼避而不談實況--牛的掙扎之狀、血流之景、慘叫之聲,而極寫庖丁解牛動作的“合於《桑林》之舞”,奏刀發出的聲音合於“《經首》之會”?

分析:作者寫解牛時不聞牛慘叫,只能聽到悅耳的刀聲,暗示了牛在毫無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說明庖丁的技藝確實出神入化。作者通過對庖丁優美和諧的動作及悅耳的刀聲的描寫,使讀者產生急切瞭解其絕技如何取得的`念頭。同時,從結構上看,寫這個場面既形象再現了庖丁技藝高超,又為下文申述其所以如此做了自然的鋪墊。

(五)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麼?

分析:庖丁技藝高超的原因,從庖丁的話中可以得知。其一,對“道”的追求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進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體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規律--作為實踐的目標。其二,不懈實踐,在反覆實踐中積累經驗,探求規律,運用規律。正因為如此,他由不懂規律(“自解全牛”)過渡到認識規律(“目無全牛”),又飛躍到熟練運用規律(遊刃有餘)。其三,謹慎小心,尊重規律:“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從來不驕傲大意。

(六)文惠君聽庖丁介紹後,說自己懂得了“養生之道”,解牛之道和這種“養生”之道有什麼聯絡?這個寓言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分析:雖然庖丁所好的“道”和文惠君所說的“道”(實質上也是莊周所講的“道”)所指不一樣,但在後者看來,社會如牛體,儘管矛盾複雜,鬥爭激烈,但總有間隙可尋,只要像庖丁那樣,“以無厚入有間”,順應環境,隨俗沉浮,迴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養護精神。這種消極頹廢的處世之道,理所當然為今人所拋棄,其實這不是庖丁經驗本身所固有的,而是道家用此來宣揚其人生哲學。今人則從故事本身所反映的客觀內容得到有益的啟發。從兩者的不同也許能得到這樣的啟示:只有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客觀事物,才能掌握科學的規律。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指導自讀。 

藉助課文註解和工具書逐句翻譯課文。

劃分本文層次,歸納大意。

(二)討論以下問題。

1.歸納“為”、“乎”、“然”、“於”等虛詞的用法。

(1)為

①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

②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都是動詞。前一個,解的意思;後一個,作為的意思。)

③視為止,行為遲(兩個“為”同義,因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兩個“為”同義,因為。)

(2)乎

①技蓋至此乎?(疑問語氣詞,呢。)

②進乎技矣(相當於“於”,可不譯。)

③依乎天理(同②)

④而況大軱乎!(表疑問語氣,呢。)

⑤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形容詞詞尾。加強語氣,表示強調。)

(3)然

①奏刀騞然(象聲詞詞尾。)

②因其固然(副詞詞尾,表“……的樣子”。)

③雖然,每至於族……(代詞,這樣。)

④怵然為戒(形容詞詞尾,表“……的樣子”。)

(3)於

①合於《桑林》之舞(介詞,引出物件。)

②而刀刃若新發於硎(介詞,從。)

③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介詞,對於。)

④雖然,每至於族(動詞字尾。)

2.討論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寫庖丁解牛的一個場面,突出庖丁的技術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庖丁技術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從故事引出養生之道。

3.討論文章細緻生動的描寫。

第1段,作者描寫了一個場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動作描寫為主,一連用了5個動詞:總的動作描寫是“解”,然後分別描寫手“觸”、肩“倚”、足“履”、膝“踦”,這一系列的藝術化、舞蹈化了的動作描寫,已初見庖丁解牛技術的嫻熟。接著作者側重描摹他解牛時進刀而發出的聲音,又對這聲音用了兩個比喻。描摹聲音時,用了兩個擬聲詞:“砉”、“騞”;兩個比喻是“桑林之舞”、“經首之會”。生動地描寫出庖丁動作的節奏感,表現了一個至高境界。

4.討論庖丁對話的層次。

課文第3段記敘庖丁的“經驗之談”。庖丁的話可分六層。

第一層是“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這句話是庖丁“經驗之談”的總綱,概括了下面談話的全部內容。

第二層是從庖丁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談的。當初解牛,所見皆全牛,與一般人所見的一樣;三年之後,未見全牛,說明他對牛的全身結構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頭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東西。這是至高境界。

第三層詳細說明對這種境界的感受:“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能達到這種嫻熟境界的原因是“依乎天理”,即依照牛的天然構造。

第四層庖丁從用刀的結果談解牛的嫻熟。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而庖丁所用之刀,用了19年,解了數千頭牛,其刃卻如“新發於硎”,從用刀的結果表現庖丁解牛技藝嫻熟。庖丁解釋用刀結果不同之原因:良庖是“割也”;族庖是“折也”;而自己用刀則是“以無厚入有間”,於是才“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

第五層寫庖丁雖有高超的技藝,卻從不掉以輕心。每當“見其難為”,則“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

第六層寫庖丁解牛成功之後那怡然自得的神情:“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5.討論本文的主題思想。

(參考“難點、重點分析”第2題) 

(一)關於作者。

莊子,名周,字子休,約生於公元前369年,死於公元前286年。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為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並稱為“老莊學派”。曾經做過漆園吏。他可能生於沒落貴族家庭,生活貧苦,學問淵博,善於辯論,他的著作輯入《莊子》一書,現存33篇。該書由後人整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為莊周所作。《莊子》一書的寓言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莊周對當時的社會變革抱著無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態度,宣揚並追求一種完全恢復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二)莊子的有關思想主張。

1.莊子主張“天道無為”。“道”是什麼?《莊子大宗師》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生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莊子齊物論》在談到風的時候說:“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這是說風是自己在吹,是“自取”,並不是哪個外在的怒者使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就是莊子“天道無為”的思想,是一種神祕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觀點。

2.莊子主張相對主義的認識論。《莊子德充符》說:“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觀之,萬物皆一也。”這是一種相對主義的認識論。它的意思是說:如果你用“異者”的眼光去看,那麼,肝與膽的距離就像楚和越那樣遙遠;如果你用“同者”的眼光去看,那麼,萬物都是一樣的。

3.莊子主張無條件的精神自由。《莊子逍遙遊》中提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他提出一種絕對自由的理想人格,這種人格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無己),不追求什麼功名事業(無功),不顧及別人對自己的譭譽(無名),這種人在精神上才是自由的。

(三)《莊子養生主》全文及其思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