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精選10篇)

來源:才華庫 2.06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精選10篇)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或圖片,能辨認並識別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並表述,初步感知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結果不一定相同,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怎麼看。

2、讓學生通過猜一猜的逐步推斷,總結證明出觀察事物需全面性,能靈活運用三檢視,完成將平面圖形變換成實際圖形的操作。

3、讓學生從物到形;再從形到物的看一看、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的操作中充分經歷、體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收集資訊的能力。

4、讓學生通過欣賞、描繪實物的平面圖片,互相交流所得,在感悟事物形體不同方向美的同時提升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

(二)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水壺、積木

(三)教學過程:

一、 初步感知:

1、觀察匯入:

⑴、孫老師給一位小朋友拍了一些照片,你知道這張照片攝影師站在這位小朋友的哪裡拍的?

⑵、板書並講述:(前面)從前面我們看到了這位小朋友的正面,你從正面主要看到了什麼?(臉、兩根辮子)

2、展開:

⑴、提問:攝影師還能站在哪裡拍?(隨機展示圖片)

⑵、板書:(左右;上面;後面)

⑶、說說:你主要看到些什麼?

重點說說(左右):為什麼只能看到一隻眼睛了?看到的這一隻眼睛是同一隻眼睛嗎?為什麼現在看不到中隊長標誌了?……

3、小結:

⑴、同時出示五張照片

⑵、提問:我們從前、後、左、右和上面觀察了這位小朋友,發現從這些不同的方向看的結果都各不相同。

⑶、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怎麼看?”

4、欣賞:

⑴、匯入:我們先來欣賞一些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就請你說說是怎麼拍的,好嗎?

⑵、隨機回答

⑶、小結:我們從各種不同方向看到了這麼多的照片?你看到你的桌面上有什麼?

二、物到形的探究:

1、自由玩一玩:同桌兩人可以看一看、玩一玩水壺。

2、佈置要求:你覺得怎麼擺好,請你擺好就不能再動了!

⑴、畫一畫:同桌兩人分工合作把你看到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上面的樣子分別畫到小畫紙。

⑵、強調:如果我要畫壺的後面怎麼辦?(人可以走動,壺不動)

⑶、彙報:(實物投影展示)說說你畫的形狀?

強調問問壺相對面的不同點?

⑷、猜測:根據這組小朋友提供的資訊,你能猜出他們的壺是怎麼擺的?

三、形到物的探究:

1、猜一猜:

⑴、 匯入:你們都猜的那麼棒,孫老師也想請你來猜一猜!我用6個立方體搭了一個圖形,從上面看能看到3個正方形,(出示 )你猜我是怎麼拼的?

⑵、反饋學生作品(肯定學生的不同拼法!)

強調提問:第一排只有一個(或兩個)立方體,怎麼也能看到3個正方形呢?

⑶、增加條件:我這個圖形從上面看是3個,從右面看也3個正方形,(出示 ),那我到底是怎麼拼的呢?

⑷、反饋學生作品。(注意為了符合右面的情況把上面改錯的形式)

⑸、增加條件:從前面看是這樣的,你猜到了嗎?(出示: )

⑹、小結:在觀察事物的時候,只看一面是不夠的,應該全面仔細。

2、請你來做小考官:

⑴、匯入:你們想不想象孫老師一樣畫下來,讓別人來猜一猜你搭的是什麼?

⑵、佈置:請用6個小立方體來搭一搭,並在你的小畫紙上畫出你從三個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讓其他同學來猜,好嗎?

⑶、學生操作並展示,其他學生拼完由學生獨立判斷正誤。

⑷、總結:我們收集了小考官提供的資訊,就可以解決問題,看來,別人提供的資訊資源十分有用,我們可要好好利用!)

四、總結: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什麼?那你知道該怎麼看了嗎?

2、講述:我們不管觀察什麼都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去看,多聽聽資訊,發揮自己的想象,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收穫!

(四)教學板書:

怎麼看?

全面

不同方向 收集資訊

前 後 左 右 上

(五)設計意圖:

基礎教育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啟動以後,各位老師都對新課程的理解轉化為行動,國小數學教案《怎麼看》。新課標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經驗,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努力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的現狀,密切教科書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絡,打破單純地強調學科自身的系統性、邏輯性的侷限,儘可能體現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應首先服務於學生髮展的功能。在數學學科中就增加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圖形與空間、統計與概率等現實問題的探究。這節課學習探究的內容就是由此而拓展出來的。

由於課程標準最終是要檢驗學生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某一任務或是某一標準,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或圖片,能辨認並識別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並表述,初步感知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結果不一定相同,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通過猜一猜的逐步推斷,總結證明出觀察事物需全面性,能靈活運用三檢視,完成將平面圖形變換成實際圖形的操作。

3、讓學生從物到形;再從形到物的看一看、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的操作中充分經歷、體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收集資訊的能力。

4、讓學生通過欣賞、描繪實物的平面圖片,互相交流所得,在感悟事物形體不同方向美的同時提升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

其中1、2主要是結果性目標(即知識技能目標);3、4兩條主要是體驗性目標。在本教學活動中,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合作探究、獨立思考。儘可能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發展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如在匯入中從同學的一組照片入手,比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能從以往的生活經驗中找到學習的切口處,開啟學生投入學習的積極性,擺正有困難學生對學習的平常心。接著的一組以動物為主的`照片欣賞,既是對知識的鞏固練習,又能加深學生對學習興趣的濃度,提升對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的表述,特別體現在鴿子圖中。由於鴿子站立的方向不同,對同一攝影師來說看到的鴿子面也各不相同,能更好地建立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的主體在於從物到形的探究(即通過觀察壺合作作圖)和從形到物的探究(即看圖猜壺的擺法和看三檢視猜積木的拼法)。學生剛拿到壺其實十分想去摸一摸,為避免畫壺時學生隨意改變壺的方向,探究之前乾脆讓大家痛快地動一動。學生在動的同時其實既解決了以上矛盾,也是觀察壺結構的過程,為下一步的畫提供更有利的條件。同桌分工合作畫壺,既能節約有限的時間,畫完之後同桌又能交流自身意見,更好地起到互相幫助提醒的作用。正因為有之前的玩壺、畫壺,為看圖猜壺的擺法這一過程做了較好地鋪墊,學生有了經歷才能憑藉已有的空間觀念來擺。看三檢視猜積木的拼法是看形猜物的提升。先由逐步看單一方向,逐漸由各種不同的形狀演變到單一的形狀,總結出看事物的全面性。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出題考考同學更能讓學生有學習的融洽感和成功感,更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整堂課在學習中教師的臨場應變和評價十分重要,還值得繼續探究!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2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3、通過拼搭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和推理能力。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38頁例1、以不同角度觀察一個物體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夠辨認從各個不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培養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3、加強學生之間交流互助。

教學重點:

能從不同方向觀察圖形,看到不同的形狀。

教學難點:

辨認從不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具學具: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盒子、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題西林壁》這首古詩嗎?同一座廬山,為什麼詩人看到的卻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這裡,詩人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廬山進行觀察。如果觀察藥箱又會有什麼結果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

[巧妙利用語文詩歌順利匯入了新課,體現了語數學科的有機整合。]

二、合作探究

將學生分為四至六人一小組,每小組一個鞋盒。將鞋盒放在課桌中央,讓學生觀察,並說說站在什麼位置,看到了哪幾個面?

問:一次最多看到幾個面呢?

師: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了至少能看到長方體的一個面,也可能看到兩個面,最多一次能看見三個不同的面,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並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時看到長方體所有的面。

[在操作過程中應強調被觀察的物體應放在桌面上不動,是觀察者的`方向發生改變。由於教學中強調不夠,所以有學生回答可以看到六個面。]

三、深入探討:

如果我們從正面、左面和上面進行觀察,又能出現什麼呢?實踐出真知,我們現在就試試吧!

1、讓學生分別從正面、左面和上面進行觀察,並與小組內成員交流各個面都有什麼?

注意事項:

(1)觀察時,視線要垂直於物體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對觀察者而言的。

2、出示例1的3張圖片,讓同學說一說這3個同學分別是從哪面看到的?在書上填一填,集體訂正。

師:同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看到的形狀各不相同。

3、構建空間想象力

(1)師出示一個正方體要求生正面觀察,並想象畫出從左面,從上面,從右面觀察正方體的樣子。

(2)師再次出示一個一組對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給學生從不同角度先進行初步觀察,再將牙膏盒橫對著學生,要求學生想象畫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樣子。

再將牙膏盒豎對著學生,要求學生想象畫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樣子。

四、鞏固練習:

1、P40第1題,連一連,巡禮指導個別學生,然後讓三名學生說說答案及理由,集體訂正。

2、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正方體、球體和圓柱體,看看觀察到了什麼形狀。組織學生相互交流。

師:同一方向觀察不同物體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形狀也可能是相同的。

3、判斷:

(1)從不同方向觀察圖形,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

(2)觀察正方體,從不同角度觀察,最多可以看到4個面。( )

(3)從不同角度看一個球體,觀察到的形狀都是一樣的。( )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六、興趣探索

根據以下幾幅圖找出1的對面是幾,2的對面是幾,3的對面是幾。

課後小計:

今天,我讓所有學生都帶了一個鞋盒子用來觀察,這樣就讓全體學生參與到了觀察學習的全過程,因此教學效果極佳。如果下次再上,可以將例1、例2壓縮在一課時內完成,這樣40分鐘的知識含量更高。

其次,為讓所以學生能看清觀察的長方體教具,我將醫藥箱改為了整理箱。由於它的體積較大,因此教學起來十分方便。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3

一、學生整體學習數學情況分析

1、由於現在的家長都比較重視學前教育,因此班中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好,特別是計算技能方面比較強。

2、孩子們具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喜歡操作。

性強的學習內容。特別喜歡聲形並茂、具有動畫效果的課堂學習。

3、學習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孩子們都能主動參與小組學習中去,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4、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和空間觀念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二、座位安排便於個別化教學,和學生合作學習

全班24人,以四人為一組,見圖,其中☆表示發言積極的學生,思維靈活的學生,◇表示思維反應較快,學習良好水平的學生,●表示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表示學習有困難,需要教師付出更多愛心和關注的孩子的座位。

三、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通過觀察和想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聯絡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四、分層教學目標:

1、上限:通過學習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正確區分左右側面。能在頭腦中進行“虛擬地移位”,即假設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會看到物體的什麼形狀。初步體會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有一定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像力。

2、下限: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教學難點:能在頭腦中進行“虛擬地移位”,即假設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會看到物體的什麼形狀。

六、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課件、不同位置拍攝的玩具熊照片、吸鐵石

學具:教材、玩具小熊每組一隻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教師活動:

1、小朋友,我們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你都認識了嗎?如果老師給你看一下我們班其中一位同學的照片,你能不能一下就叫出他的名字來呢?

2、咦!他是誰?猜一猜。不是說看一下就可以猜出他是誰了嗎?怎麼有這麼多答案呀?要不要老師給你們一點提示?

3、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樣呢?好,接下來咱們就來揭開謎底,

4、剛才小朋友們看得都特別仔細、特別認真。用眼睛仔細、認真地看就叫做“觀察”。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

觀察物體。

學生活動:

1、猜一猜回答,

2、一起數,1、2、3。

3、照片中的學生站起來,向大家揮揮手

多媒體運用:

1、課件出示學生的背面照

2、課件出示兩張側面照

3、課件出示學生正面照

【設計理念】:在課的一開始,我就運用多媒體逐一出示了班上某個小朋友的背面、側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勝新,讓他們猜一猜,這個班上的同學是誰?在遊戲似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儘管是同一個人,但因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組活動,觀察學具

1、本位觀察

教師活動:

①今天老師還給大家請來了一群小客人,就在1號同學的課桌裡,快點把它請出來!是誰呀?讓小熊面對著黑板坐坐好。今天這些小熊將和我們一起來學習,讓我們歡迎它們加入我們小組!

②提問:下面請你輕輕地告訴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邊?

從你這個位置上看到的小熊是什麼樣子的呢?

③觀察好了,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邊?看到了它的什麼?

④學生反饋,教師進行點撥

學生活動:

①有禮貌的和小熊打招呼。

②和同桌說一說

③大膽地和全班同學交流,我坐在小熊的哪邊,看到了什麼?

④判斷同學回答的對與錯

⑤看到的都是小熊側面的學生起立

多媒體運用:

按學生的回答分別出示小熊前、後、左、右各面的照片。

個別化教學:

①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嚐試回答

②請中等想、水平的學生髮表意見,再請思維靈活的學生補充。

【設計理念】讓學生進行本位觀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玩具。通過第一次觀察嘗試,想讓學生學會仔細地觀察,流利地表達,並向學生介紹正面、側面和背面的知識。

2、換位觀察

教師活動:

①剛才我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別觀察到了小熊的正面、側面和背面,下面大家想不想換個位置再來觀察呢?

②聽老師口令,請每組同學按照順時針方向(教師做手勢表示)走到小組的下一個位子上去。

③提問:現在你觀察到的又是小熊的哪個面?看到的樣子和剛才一樣嗎?

④反饋提問:咦,怎麼不一樣呢?你們每個小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小熊呀?小熊沒變,為什麼你們看到的結果會不一樣呢?其他同學認為呢?

⑤小結:是啊,我們換了位子,位置發生了變化,觀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狀也就(不一樣了)

學生活動:

學生起立,按順時針方向走到下個位置

和小組同學說一說,看到了什麼。

思考回答:看到的結果為什麼和剛才不一樣

個別化教學:

教師參與小組活動中,聽聽學困生的回答,給予一定的指導。

【設計理念】換位觀察,要求學生按順時針變換座位,再次對玩具進行觀察。這次觀察不僅要求學生說出看到玩具的哪個面,同時要思考,現在看到玩具的樣子和剛才看到的是否一樣?為什麼?因為有了轉換位置的活動,學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為改變了方向的緣故。這個環節是第一個環節的遞進,讓學生感知正確的、有序的觀察方法。

3、全面觀察

教師活動

①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你可以隨意地觀察小熊的每一個面,並和小組裡的同學說一說你分別觀察到了小熊的哪個面?

②師:你們剛才是怎麼觀察的?誰願意來介紹一下?

③師:我們請這組的四個小朋友一起來演示一下。說一說你觀察到了小熊的哪個面?你們覺得這樣能看清小熊的每個面嗎?

④師: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師:轉給我們看看。你們覺得他們組的方法怎麼樣?

其他小組也把小熊轉一圈,仔細觀察你看到的每一個面。

⑤師:看清楚了嗎?讓小熊面朝黑板坐好。下面來做看物體找位置遊戲,看看誰的反應快。

老師這裡有一些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小熊照片,我任意點一張,你認為我是站在小熊的哪邊拍的,就快快站到小熊的哪邊,我們來比比看誰的反應快,好不好!

學生活動:

①小組活動、討論

②學生回答:如,我轉了一圈,觀察了小熊的……

我把小熊轉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個面。

③參與遊戲:看物體找位置

多媒體運用:

課件出示不同位置拍的小熊的圖片

個別化教學:

關注學困生活動、遊戲時的表現,給予及時幫助。

【設計理念】全面觀察,讓學生想辦法如何能觀察到玩具的前、後、左、右四個面?明確觀察物體可以圍著物體轉一圈,也可以通過轉動物體來看到不同的面。在這一系列的觀察動中,我讓學生體驗一個從靜態到動態,從片面到全面的觀察方法。

三、應用拓展,激勵創新

教師活動:

①書本練習:連一連

②觀察恐龍。

剛才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瞧,這三位小朋友在觀察什麼呢?想一想,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請翻開書本67,把名字寫在每幅圖的下面。

③連線練習。觀察汽車

④做一做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我們熟悉的物體,比如:書本、鉛筆盒等等,你有沒有觀察過呀?瞧!這幾個小朋友把數學書疊在一起,組成了什麼圖形?(長方體)那麼他們分別看到了這個長方體的`哪個面呢?請來連一連!(翻開書本67)(反饋)

⑤觀察查壺。

看樣子,小朋友已經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了,試試能不能幫這三個小朋友解決一下問題呢?這三個小朋友站在杯子的不同位置,他們看到的茶壺會一樣嗎?那他們看到的茶壺是什麼樣的呢?(思考一會兒再出示)

(出示從前、後、左、右、上面看到的茶壺)是誰看到的?

⑥猜物品遊戲。

這幾天,老師也去觀察了一些東西,還把它們其中的一個面拍了下來,(出示)你能猜出這些分別是什麼東西嗎?

師:剛才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為什麼有的那麼難認呢?(只看物體其中的一個面)

師:那我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師:小朋友都說得非常好,觀察一個物體,我們應該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觀察,這樣才能比較正確地瞭解這個物體的特點。

學生活動:

①學生進行練習,並說明理由

②從猜一猜活動中得出:觀察一個物體,我們應該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觀察,這樣才能比較正確地瞭解這個物體的特點。

多媒體運用:

出示練習題

個別化教學:

學生獨立練習時,教師巡視,給學困生及時幫助。

1至4題,讓學困生先回答並說明怎樣想的,優秀生進行補充。

【設計理念】在練習的設計上,我安排了四個層次。首先完成課本內容的連線,這是多方位的一種對應練習。其次設計了觀察一個長方體的活動,把小組中同學的書本合放在一起,判斷形狀。第三,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位置與所見物體形狀的關係,出示了同一茶壺不同方位的四幅圖片,讓學生猜測觀察者是在茶壺的哪個方向觀察的,由此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最後,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定了一組猜物遊戲,只看一個面,讓學生來猜一猜是什麼東西。通過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告訴學生,觀察物體,須全面才能見其真面目。

四、知識介紹,全課小結

教師活動

1、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玩得開心嗎?那麼,你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呢?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指名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學生活動:

1、各自總結自己的收穫

2、先小組交流再全班彙報觀察物體的經驗:我知道觀察物體要全面;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改變觀察的位置或者轉動物體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結果;我學會了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

板書

觀察物體

前 面 —— 正面

後 面 —— 後面

左 邊 —— 側

右 邊 —— 面

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全面觀察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0—41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檢視,並初步學會根據檢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 觀察照片,啟用相關的生活經驗

1、談話引入,觀察照片。

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老師這兒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兒嗎?(在螢幕上依次打出兩張分別從教室的前後拍的照片,讓學生進行辨認,仔細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個教室,為什麼照片會不一樣呢?(啟發學生想象拍攝者的位置。)

3、得出結論:同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

[評析:通過觀察從自己教室拍的兩張不同的照片,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樣子。]

二、 觀察實物,親身體驗從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檢視

1 、給小熊“拍照”。

(1) 指導“拍照”方法:請小熊“坐”在課桌中央,讓學生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個框來表示“相機”,用這個“相機”去給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來。

(2) 實地“拍照”:

先自己選一個喜歡的角度給小熊“拍”一張照片,想一想這張照片拍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腦子裡。

再變換角度,從小熊的前、後、左、右不同的位置給它拍幾張照片。想一想這些照片拍出來又會是什麼樣子的,把它們都 “印”在自己的腦子裡。

[評析:以模擬拍照這一遊戲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親身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人人蔘與。通過有目的的指導和分層次的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想一想照片的樣子並把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腦子裡,指導學生不僅要仔細地去觀察,而且要注意觀察到了什麼,從而提高了觀察活動的有效性。]

(3) 辨認照片:在螢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後、左、右拍的照片,請學生判斷是在什麼位置拍的,就站到相應的位置去。當學生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出現困難時,引導學生到小熊的左、右兩邊再次進行觀察,比一比這兩個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臉是朝哪邊的。經過再次觀察和比較,讓學生重新做出判斷,並站到相應的位置去。

[評析:讓學生根據照片判斷拍攝位置,並站到相應的位置去,不僅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並有利於學生人人蔘與,而且也便於老師及時瞭解學生觀察、辨認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注意讓學生帶著困惑有目的地再次進行觀察,並引導他們從注意觀察到的整體形象轉向注意區域性變化,逐步領悟兩者的差別。]

2、給小貓“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給小貓拍照的場景及4張不同的照片。請學生判斷這些照片分別是誰拍的嗎?在書上連一連。

(2)核對結果。

[評析:有了上面給小熊“拍照”的經歷,學生不難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讓學生在書上連一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讓他們利用在上面的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進行想象並作出判斷。]

3、觀察茶壺。

(1)請組長拿出一把茶壺,按老師指定的朝向放在課桌中央。

(2)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觀察,並把每次看到的樣子記在腦子裡。

(3)在螢幕上打出四位同學分別從前、後、左、右觀察茶壺的場景,並出示四種不同的檢視,請學生判斷它們分別是誰看到的,在書上連一連。

(4)小組內交流,全班評議並核對結果。

[評析:在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以後,通過觀察物件的變化,讓學生再次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檢視。]

4、觀察茶壺和茶杯

(1)請組長再拿出一個茶杯,放在茶壺旁邊。

(2)引導學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它們的位置關係。

(3)在小組內互相說說從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壺的哪一邊。

(4)請一組學生彙報觀察結果。討論:4個小朋友看到的一樣嗎?為什麼會不一樣?

[評析:觀察物件由單個物體發展到兩個物體的組合,通過讓學生實際觀察並在小組內交流觀察到的結果,體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所看到的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也有所不同。]

5、反思總結,加深體會

(1)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一些物體,想一想,我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評析:在學生經歷了三次觀察物體的活動以後,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對活動過程、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體驗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形成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體會。]

三、觀察圖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檢視

1、出示一張大樓的照片,說明:這是一幢長方體的大樓。

2、引導學生想象:從大樓的前、後、左、右去觀察,分別會看到什麼樣子呢?

3、在小組內互相說說想象的結果。

4、出示四張圖片,請學生判斷分別是在哪個位置看到的。

[評析:讓學生根據大樓的照片想象大樓前、後、左、右的檢視,由於在課堂裡無法進行實際觀察,學生需要綜合應用在前面的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相關的舊知才能展開合理的想象,並需要有一定的空間觀念作支撐,這對一年級的的小朋友來說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這裡向學生提出這一任務,主要是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提供一種機會。在學生展開想象並交流想象結果的基礎上,再出示各種檢視,一方面讓學生作出選擇和判斷,另一方面也為學生的想象活動提供了反饋。]

四、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課後繼續觀察

你還想觀察些什麼?請同學們課後自己再找一些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看會看到那些不同得樣子?把你看到的結果和同學交流交流。

[總評:本課的設計突出了以下兩個方面:

1、精心設計學生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逐步學會觀察的方法,積累活動經驗。

設計者通過認真鑽研教材,在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活動作了精心設計。活動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動活潑,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每一次觀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確,反饋及時,並儘可能讓學生人人蔘與,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體驗。

2、立足於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於教材。

各個層次的活動,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動線索而展開的,但在活動的具體設計和組織安排上,又能對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挖掘和精細化的處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對教材進行創造性地加工,以利於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過程與方法:藉助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同伴合作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聯絡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2、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3、對學生進行保護珍稀動物、關心集體的情感教育。

教學重點:

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準備:

實物,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片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趣感知

師:我聽說咱們班的同學都特別喜歡動物,是嗎?現在大家的腦海中肯定都出現了許多動物的影象吧!下面咱們看看哪位同學的眼力最棒!

課件出示動物身體一部分的圖片,學生猜測。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對這些動物不僅認識,還能抓住他們的特徵,平時肯定看得特別仔細和認真。用眼睛仔細、認真的看這就叫“觀察”。

師:今天我想和同學們一起上一節觀察課——觀察物體。(隨機板書:觀察物體)同學們只要仔細、認真的觀察,每個人都會成為小小觀察家的。有信心嗎?

老師這裡有一張給小鴨子照的照片,請全班同學認真觀察照片,說一說你知道這些照片攝影師站在小鴨子的什麼位置,照的是小鴨子的哪一面?

質疑:剛才同學們都說地非常好,不過老師有個疑問,為什麼都是照著同一只鴨子,可是每張照片都不一樣呢?

揭題:說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細觀察物體,從各個角度去觀察,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學生喜歡感興趣的猜一猜引入新課,引發學生的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瞭解什麼是觀察。從而使學生理解要全面地瞭解一個物體各方面的特徵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感受區域性和整體的關係,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激發興趣,合作求知

1.構建新知。

(1)本位觀察:

談話:(出示熊貓)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國寶熊貓)要求:老師為每一組也準備了一隻熊貓,請每個同學仔細觀察,你看到了這隻熊貓的哪一面,是什麼樣子?(課件出示從正面、左側面、右側面、背面拍攝的熊貓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和螢幕上的哪張照片是一

樣的? 談話: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老師想統計一下人數,請看到熊貓正面的同學站起來。看到側面的同學也站起來。沒有站起來的同學,你們看到的是哪一面?

(2)換位觀察:

要求:聽老師口令,全體起立。請每組同學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教師做手勢表示)走到本組的下一張位子上去。你們現在看到的熊貓的形狀和剛才一樣嗎?那你現在看到了熊貓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側面,剛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剛才看到了側面。

質疑:為什麼大家現在看到的和剛才不一樣呢? 小結:對!原來我們換了位子,位置發生了變化,觀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貓的形狀也不一樣了。

(3)全面觀察:

談話:同學們想不想自己找一個位置觀察熊貓?好,那你們想到哪個位置就到哪個位置去觀察吧!

提問:你到哪個位置去觀察的?和剛才看到的一樣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認識一個物體就要全面的進行觀察)

師:我們要想認識一個物體就要全面的進行觀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結論,所以我們觀察物體要全面有序。 (引導學生知道由於位置不同,所以觀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體的形狀也就不一樣了。引導學生得出要認識一個物體就要全面的進行觀察。)

(4)連一連(完成教材第68頁“做一做”)

2、鞏固新知。

1、說一說“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1題” )

2、連一連(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3題)

3、猜一猜(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2題)

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其實我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有的時候會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條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藉助一些工具來進行我們的觀察,請看大螢幕。

1. 放大鏡

師: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圖片進行放大。

2.望遠鏡

師:觀察比較遠的物體我們可以依靠――瞧!解放軍叔叔有時還藉助望遠鏡來觀察遠處的物體呢!

3.顯微鏡

師:這是顯微鏡,通過這個工具啊,可以看見很多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物體,很多科學家就是藉助它來觀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細胞的。

師:希望大家課後能夠處處留心觀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感受,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小組合作交流,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結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判斷三個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樣子,在學生的頭腦中進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樣的知識應用中體驗成功。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隨堂練習

【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正面(前面) 側面 後面

從不同的位置→形狀不一樣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立體圖形,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位觀察到的三個小立方體拼成的幾何形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二)過程與方法

藉助用正方體搭立體圖形的活動,經歷觀察、想象及驗證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模型的形狀。

教學難點:根據從不同位置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三檢視,能用正方體進行拼搭。

三、教學準備

課件、立方體模型、攝像頭、方格紙。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師:當下我們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自主品牌越來越有競爭力,剛剛在廣州汽車博覽會上就新發布了一款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無論是外形、動力還是空間都獲得好評一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圖片)

2.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款車怎麼樣?為什麼攝像師對相同的一款車要拍這麼多張照片呢?

預設:

生:方便全面觀察

3.師:看來我們要從多角度觀察物體,通常我們從幾個方向觀察物體?

預設:

生:從正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教師板書:從正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4.師:如果給你一個組合的立體圖形,你會觀察嗎?我們就從這三個方向進一步全面的觀察物體,看看大家能夠有什麼收穫?(板書題目: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從生活實際的現象引入新課,根據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和生活經驗明確研究主題。激發學生研究興趣的同時,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觀察同一立體圖形

(1)師:請看螢幕這是由四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有三位同學進行了觀察:

你能想象一下這三位同學分別是從哪幾個方向進行觀察的嗎?

預設:

生:小剛從上面看的,小麗從正面看的,小明從左面看的。

(2)師:到底對不對呢?你們的桌子上也有四個小正方體,請你們輕輕搭出這個立體圖形,實際觀察一下。

(3)出示活動建議:

①分別從正面、上面、左面觀察立體圖形。

②在方格紙上拼擺出你看到的圖形。

③驗證拼擺的圖形與觀察到的是否一樣。

(4)學生活動,師巡視。

(5)彙報資訊:(將學生作品貼黑板上)

(6)集體反饋:

問:誰的觀察結果和他的一樣? 看看,我們剛才的判斷對嗎?

(7)小結:我們分別從正面、上面、左面,觀察了這個立體圖形,通過從不同方向進行的觀察,對於這個觀察結果,你有什麼發現嗎?

預設:

生:通過觀察這個立體圖形,我們發現: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設計意圖】觀察與想象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不可缺少的要素。通過全面、有序的觀察活動,使學生對所觀察的物體有了整體的認識,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的同時,培養了空間觀念,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觀察不同立體圖形

(1)師: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這個由老師搭成的立體圖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試試?

(2)一生任意將四個小正方體拼擺成幾何體(教師黑板上貼出學生對應作品)

預設:

(3)師:請你先想象一下,然後在方格紙上畫出這個幾何體從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狀。

(4)學生動手操作

(5)反饋交流,展示作品

【設計意圖】數學學習應該是學生主動的、、開放的、積極的活動過程。給與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並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輔助學生的觀察和想象,明確結論科學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3.確定方法。

(1)師:我們已經觀察了兩個不同的幾何體,結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嗎?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應該如何想象呢?有什麼方法嗎?同桌討論一下。

(2)集體交流

(3)方法提煉:

先確定集合體的長、寬、高,

從正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高這兩個要素;

從上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寬這兩個要素;

從左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寬和高這兩個要素。

【設計意圖】從更理性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總結提煉方法,培養學生探索知識本質的習慣和意識,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三)鞏固提高

1.基礎練習:

下面的圖形分別是小強從什麼位置看到的?連一連

(1)學生試連線

(2)動手拼擺,驗證想象

2.提高練習:

練一練

【設計意圖】通過連一連、找一找、想一想和猜一猜的活動,使學生認知得到鞏固,為後續課程中進一步研究二維與三維圖形打下基礎。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學生視野,掌握觀察物體的方法。

(四)提煉昇華

1.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研究你有什麼收穫嗎?

2.師:宋代大詩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你會背嗎?

預設:

生: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3.師:這首詩是什麼意思你能解釋一下嗎?

預設:

生: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4.問:請你結合這首詩,再想一想今天學習的內容,有什麼想法?

【設計意圖】通過跨學科的知識聯絡,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凸顯數學的應用。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美、感知美、欣賞美、追求美。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7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故事,你想聽嗎?

故事發生在一個茂密的森林裡,一天一隻小鳥飛到一棵樹上,看到地上有一個大大的蛋。然後它就想這個蛋孵出來會是什麼動物呢?正在這時,這個蛋殼破了,出來了一隻小恐龍。可這隻小恐龍急著要找媽媽,它問小鳥:“你知道我媽媽長得是什麼樣子的嗎?”小鳥告訴它:“你媽媽的腿長的粗粗的。”

請同學們想一想,小恐龍根據小鳥說得話能找到自己的媽媽嗎?

(能。那我們來看看小恐龍找到了媽媽沒有。小恐龍往前找,真的被它找到了腿粗粗的動物。可是它媽媽嗎?那小恐龍為什麼會找錯呢?)

(不能。為什麼不能?)

只有認真觀察物體了才能找到它的媽媽。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應該如何觀察物體。

二、觀察物體

(一)觀察恐龍

1、老師把恐龍的模型帶來了。請你說說這恐龍到底是怎麼樣的?

(說說恐龍的特徵。)

2、老師為每一組也準備了一隻恐龍,請每個同學仔細觀察,你看到了這隻恐龍的哪一面,是什麼樣子?

你看到了什麼?和螢幕上的哪張照片是一樣的?

和他看到的是一樣的同學請起立。

其它同學還看到了哪幅圖片的?你為什麼會看到這張圖片?和他看到一樣的同學請起立。

看到不同的圖片還有嗎?你為什麼看到的是這張圖片?和他看到一樣的同學請起立。

老師發現還有一些同學沒有起立過的。那你看到的是哪一面的呢?為什麼看到的是這個圖?

3、剛才同學們都把自己看到的那個面說清楚了。現在,全體起立,請每小組的同學按照順時針的方向向前進一個位置。再請你觀察一下,現在你看到的是恐龍的哪一個面?

為什麼和前一次看到的面不一樣了呢?

(板書:位置變了,影象也變了)

4、剛才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請你坐回自己的位置。把你們組的小恐龍拿起來,轉一下,請問現在你看到的面和第一次看到的面一樣嗎?

現在你們的位置又沒有變?為什麼會不一樣了?

(板書:物體轉了,影象也變了。)

5、同學們不僅觀察的仔細,而且還會動腦筋。就在我們觀察恐龍的同時呀。電腦裡有幾個小朋友也在觀察恐龍。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它還帶給我們一個問題。誰能來解決呀?

為什麼小亮看到的.是正面?小明看到的是側面?小紅看到的是後面?

(二)、觀察書本。

1、你們真厲害。小恐龍呀覺得這觀察物體太好玩了。於是他就拿了一些書來觀察,你們能觀察嗎?

先請小組裡的同學把數學書綁成一捆豎起來,擺在桌子的中間。和你的同桌說說你看到的是哪個面?為什麼?

2、你看到是哪個面?為什麼?

3、我們去看看小恐龍他們的觀察的怎麼樣了。(出示做一做)

6、你能給他連一連嗎?

7、同學們有沒有一點累了?我們來做個遊戲好嗎?

先聽清楚遊戲規則:老師點到哪一個面上,就請小組裡的同學站到能看到這個面的那個方向,聽清楚了嗎?好,看看哪個同學反映最快。

(三)、觀察汽車

小恐龍得去找媽媽了。小亮他們帶著小恐龍往前走。在路上他們又遇見什麼了呢?

1、汽車。

對,汽車。哪位同學能來說說他們看到的各是哪個面?

2、小明和小亮為什麼看到的是同一個面?

(板書:位置相同,影象相同)

3、那如果小恐龍要看到的是側面的話應該和誰站在一起?想看到後面的話應該和誰站在一起?

4、我想小恐龍了一定在為我們同學這麼精彩的發言而感到開心。

我們看了這麼多物體,你想說點什麼嗎?

(四)、觀察雕塑。

小恐龍在小亮他們的幫助下找到了他的媽媽,而且還來到了我們學校。看,他們來到了校門口。剛到校門口,小恐龍就被一樣物體給吸引住了,你們認為是什麼?

1、對呀。它被我們學校那美麗的雕像吸引住了。

這是小恐龍看到的幾幅圖片。你認為這幾幅圖小恐龍分別是站在哪個位置看到的?

2、如果小恐龍想到我們教室裡來,他們要經過哪兩個面?

如果到報告廳的話要經過哪兩個面?

三、小結

小恐龍跟了我們一節課,你想小恐龍會對你們說點什麼呢?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五年級上冊)》,第38-3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

3.藉助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同伴合作意識。

4.聯絡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教學重點:

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等。

德育滲透:

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樂於與人合作,從不同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比賽:快速搶答。下列照片中分別是什麼?(師分別出示三組物體照片:電話、手機、手電筒。以下是一組圖形照片。)

師:同樣一個物體照片,為什麼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卻看不出?(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創設學生喜歡的“猜一猜”引入,新穎有趣,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立刻進入了學習的狀態,讓學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引入:神探“冒險小虎隊”的.故事同學們知道嗎?他們就是靠敏銳的觀察力,破了很多大案。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們最近在忙些什麼?(板書:觀察)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動態演示,講神探小故事,聲色並茂,立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專家剛剛研製出一種新藥,他把新藥放在小藥箱裡,可是有一天,他發現藥不見了,是誰偷了藥?

3.請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小藥箱,問:你觀察到什麼?(分小組操作、交流。)

4.“冒險小虎隊”找到四個犯罪嫌疑人,他們每個人看了一眼小藥箱後說了一句話: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畫了個紅十字。

B 我看到的那面上寫:小藥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沒什麼標記。

D 藥箱相對的面顏色是一樣的。

你認為誰說了謊話,為什麼?(板書:推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推理,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5.如果前面為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麼面?如果右面為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麼面?

小結:物體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對的。

6.填寫觀察實驗報告:

從不同角度觀察下面三個物體,把你從各個角度看到的形狀畫下來。

上面

正面

左右面

7.如果降低高度,它的正面是什麼形狀?(課件出示)

8.課間小歇:欣賞古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優美的樂聲中欣賞古詩,進行美育教育,體現數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整合]

(二)教學例2

1.引入例2。

神探“冒險小虎隊”最近又在忙什麼呢?某博物館被盜了兩件古董,被盜當天門窗都是鎖好的。(形狀如下)

“冒險小虎隊” 突然發現房樑上有一個小洞。接著,他們找到四個犯罪嫌疑人,他們每個人都畫了古董的形狀:

A B C

2.出示例2。

(1)思考:他們誰是小偷?為什麼?他們分別是從哪個方向上看到的?

(2)動手操作。

(3)彙報,小結。

三、鞏固新知

1.這是我看到的物體的一個面,它可能是什麼形狀?

2.這是我看到的物體的一個面,它可能是什麼形狀?

3.這是我看到的兩個物體的一個面,它們可能是什麼形狀?

4.畫一畫。

選擇兩個物體擺一擺,先確定一個面為正面,然後分別從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觀察所擺物體,在紙上畫出所見到的形狀。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組同學猜猜這組物體是什麼。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還學會了推理。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設計意圖:這幾個實際動手操作的練習的設計,不僅讓學生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也讓他們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通過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學生能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2、結合現實生活,通過具體觀察活動,學生能體驗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它的實物圖可以有多種擺放方式。

3、在活動中培養數學學習熱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習慣。

學習方法

1、五環: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展示達標檢測拓展延伸

2、四步:學、交、練、導

學習重點:

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學習難點:

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教學準備:

課件 、小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出示複習題,學生在個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獨立完成,落實自主學習的任務。同時,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預習作出方法指導、信心鼓勵和時間要求。

用手中的4塊積木搭一個你喜歡的形狀。展示不同的擺法。

小組合作

二、探究交流

教師有針對性地參與到部分小組的學習中去,並綜合學生的疑問,然後再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讓學生合作探究。

每個同學都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學會的同學還必須教會不會的同學,以達到共同提高和小組整體成功的目的。

現在有四塊積木,如果我想擺出從正面看是這一形狀

如果再加一個小正方體,要保證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不變,你可以怎樣擺?有幾種擺法?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

三、彙報展示

每個同學都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學會的同學還必須教會不會的同學,以達到共同提高和小組整體成功的目的。

學生展示交流得出擺放的'規律

先照圖用三個小正方體擺好從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狀,然後餘下的一個正方體可以擺在原來物體的前邊或後邊,都可讓正檢視保持不變。如果擺在前邊,從正面能看到這個正方體,它必須與原來物體裡的正方體對齊著擺;如果擺在後邊,從正面不能看到這個正方體,它既可以與原來物體裡的正方體對齊著擺,也可以不對齊著擺。

四、達標檢測

一是學生小組內部或小組間互相檢查學生完成情況,並作出評價。二是教師對發現的學生中存的共性問題予以及時的點撥或留待輔導時間予以專題講解。

完成教材第3頁練習一第1、2、4、5題。

五、拓展延伸

教師檢查或小組自查,發現問題教師課堂立即訂正。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觀察物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它是學生在一年級時認識了位置和前後左右的知識基礎上,通過從不角度觀察恐龍的各種活動,從而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在情境中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探究,在探究中發展。同時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學情分析】

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物體,他們已經有了較多的感知經驗,只是這些經驗太感性,太零散,需要進一步抽象化,形成正確的認知表象。所以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原有認知出發,引導學生掌握觀察物體的方法。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①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②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方面:

①通過創設多種觀察情境,讓學生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過程,並體驗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滲透全面觀察事物的辯證思想。

②通過組織一系列的觀察、想像、比較、綜合、分析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主動地建構觀察物體的方法,體會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3、情感、與態度方面:

①在創設情境、觀察分析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感受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②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觀察交流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傾聽習慣、合作意識和評價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教學難點:

能辨別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大恐龍一隻;課件一套;全班學生分為四大組,在課室內四個方向圍坐。

【學科與德育的`有效融合點】

1、在教學中,通過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和說一說等活動,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又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逐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索、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意識。

3、本課的各教學環節都藉助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教學素材,意在讓孩子感悟到“數學就在我的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情感。

4、在“課間小歇”環節中,播放恐龍的生活圖片讓學生欣賞,可以培養學生愛護動物和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1、注重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索新知識。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本節課的匯入環節,我運用“拍手”、“猜一猜”的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在新授過程中,我採用了學生喜愛的玩具恐龍為素材,以觀察恐龍活動為主線展開教學。通過本位觀察、換位觀察、全面觀察,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恐龍的樣子也不同,由實物到照片,形象直觀,遵循兒童由淺入深,逐步推進的認知規律。在練習時,創設了猜一猜和拍照的遊戲情境,通過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不同形狀猜測物體,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興趣。

2、注重聯絡生活,實踐運用。

課堂學習要與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拓展課程時空,使學習不僅指向課堂,也可以提供生活世界給學生理解和體驗,開啟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本節課我創造大量條件,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於生活實際中,如:拍照、看照片猜同學、觀察本校的教學樓、碉塑、鋼琴照片等,通過這些活動,不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絡,知道數學知識來自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注重體驗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體驗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中重要的一條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並通過勤於動手、樂於探究的多種形式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體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中我儘可能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的機會;參與、表現的機會,注意學生的親身體驗。通過有目的的指導和分層次的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的方法;指導學生不僅要仔細地去觀察,而且要注意觀察到了什麼,從而提高了觀察活動的有效性。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活動中交流,同時對自己的感悟加以驗證。

4、注重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

作為教育工作者,除了把文化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外,還要把學生培養成品行優秀的人。只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才能夠健康成長,才能為祖國作貢獻。因此,在備課過程中,我認真鑽研教材,準確把握好教材的知識點,並採用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充分挖掘它們的教育性。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