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國小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心理評估

來源:才華庫 1.23W

歡迎大家來瀏覽由本站小編提供的教師資格考試國小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心理評估,供各位考生參考。

教師資格考試國小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心理評估

(一)心理評估概述

1、含義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評估,指依據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蒐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徵與行為表現進行評鑑,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並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自理評估既可採用標準化的方法,如各種心理測驗;也可以採用非標準化的方法,如評估性會談、觀察法、自述法等。

2、參考架構

心理健康教育的物件應以正常學生(包括有輕、中度心理健康問題的正常學生。為主,因而心理評估的功能就不應只是進行心理症狀學診斷或心理病理分類學診斷,也應重視對學生髮展潛能、自我實現程度的正向評定。現有的評估手段是在兩種參考架構的基礎上制定的:健康模式與疾病模式。健康模式的心理評估旨在瞭解健康狀態下的心智慧力及自我實現的傾向,關注的是人的潛能、人的價值實現的程度,人的心理素質改善的程度,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應受到高度重視。疾病模式的心理評估旨在對當事人心理疾病的有無以及心理疾病的類別進行診斷,

3、心理評估的意義

第一,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第二,檢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第三,增強學生自我認識的途徑。

(二)心理評估的方法

1、會談法

會談是心理諮詢與輔導的基本方法。會談可分為評估性會談與影響性會談。與其他方法比較起來,會談法的優點是:在會談中可以當面澄清問題,以提高所獲得資料的準確性,通過觀察會談過程中雙方的關係及學生的非言語行為,可以獲得許多重要的附加資訊。為了使會談富有成效,除了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外,輔導教師還要運用一些專門的技術。

(1)傾聽

傾聽是專注而主動地獲取資訊的過程。傾聽時應取開放態度,同對方保持目光接觸,注意獲取言語溝通與非言語溝通訊息。傾聽是建立良好輔導關係的手段,比詢問更有利於蒐集資料,因為詢問會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傾聽可以減少對方的心理防衛。

(2)鼓勵

在會談中,輔導教師可以向對方提供鼓勵資訊,如說“嗯,我懂”;“我能體會”;“請繼續講”:“然後呢”;“原來如此”;“有意思,我正陪著你”等。

(3)詢問

不要提過多的問題,少提封閉式的問題(能用是、否作答的問題。,多提開放式問題,如“你能說說原因嗎?”不但要問事實,還要問看法與感受,如“我想知道你對這事的感受如何?”

(4)反映

反映就是輔導教師將受輔導學生表達出的觀念或流露出的情緒,加以綜合整理,用自己的語言再表達出來,以協助學生更好地瞭解自己。

(5)澄清

當事人處於思想困擾時,其思考與言語表達往往不明確。輔導教師可把當事人的不連貫的、模糊的、隱含的想法與感受說出來,幫助對方在混亂的思想中理出眉目。

(6)面質

會談中發現受輔導者前後所說內容不一致,他所具有的自我形象與行為不一致時,可以向他提問,以協助當事人弄清自己的真實感受。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直接觀察學生個體的`行為表現,對所觀察的事實加以記錄和客觀的解釋,以瞭解學生心理和行為特徵的一種方法,觀察法可分為參與式與非參與式兩種。對觀察得到的事實應及時做記錄,記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種。

(1)專案檢核表將要觀察的學生各項心理特質或特徵性行為作為專案列於表上,所觀察的學生具有某些特質或行為特徵時,就在對應的專案前作出標記。

(2)評定量表將被觀察的特質或行為列於表上,研究者將被觀察學生的表現與表中專案相對照。並根據符合的程度進行等級評定。(3)軼事記錄是教師對學生觀察後,及時對所觀察到的重要事實,以敘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種簡明的記錄。它包括被觀察者的姓名、年級、觀察的時間與觀察者的姓名,觀察事實及其發生情境的描述,觀察者的解釋與建議。

3、自述法

自述法是通過學生書面形式的自我描述來了解學生生活經歷及內心世界的一種方法。日記週記作文、自傳、內心獨白都是自述法的具體形式。

4、調查法

調查方式除一般詢問外,還可採用調查表(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法的優點是可以結合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內容,廣泛而全面。不足之處是調查常常是問接性的評估,材料真實性容易受被調查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調查法包括兩種:

(1)歷史調查主要包括檔案、文獻資料和向瞭解被評估者過去經歷的人調查等內容。

(2)現狀調查主要圍繞與當前問題有關的內容進行。調查物件包括被評估者本人及其周圍的知情人,如同學、同事、父母、親友、老師、領導、兄弟姐妹等。

5、心理測驗

通過測量人的行為,去推測受測者個體的智力、人格、態度等方面的特徵與水平。按照所要測量的特徵大體上可把心理測驗分為三種:認知測驗、人格測驗、神經心理測驗。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測驗時,必須充分考慮測驗的意圖、適用年齡、方式、性質,在對測驗結果的解釋上,更要謹慎,不能迷信測驗分數,更不能把某一次測驗的分數當作教學決策與評判兒童的重要依據。只有把測驗結果與其他資訊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心理測驗的功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