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反思作文四篇

來源:才華庫 1.64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反思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反思作文四篇

反思作文 篇1

長期以來,作文是語文教師和初學寫作者的一大難題。高中階段的教師和學生更是如此。一說上作文課有些老師就不知該從何講起;學生做起作文就是東拼西湊,滿足本次作文的字數要求;收起來的學生作文不要說“入格”,就是很多基本要求都沒達到。很多學生也犯難,有的學生沒有寫作慾望,以致不喜歡作文課。因為總是把握不住寫作要領,無論怎麼寫都不能達到滿意理想;更有甚者作文錯別字滿篇,語言乾癟,詞不達意,乾脆就湊合著,把作文任務敷衍過去了事。作文真也就落了個“爹不疼來娘不愛”的尷尬處境。但是作文字身的確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從大學聯考的意義上----語文總分150分,作文就佔60分),還是從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上,作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解決這方面問題很多老師乃至專家都有自己的見解、方法、措施,我也從二十多年的高中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到了一些教訓,獲得了一些作文教學經驗。我覺得作文教學一定要有系統性,即規劃作文訓練目標--科學安排寫作指導--有針對性的作文評改--形式多樣的作文評講--糾正後的同題重寫的過程。接下來,我就來闡述一下我的一點作文教學體會。

首先要規劃作文訓練目標,並嚴格按照目標要求指導學生練習寫作,老師在批閱、評析學生作文時,也要緊扣目標。現行作文教學的弊端,就是作文的無序化。教師隨意出題,學生盲目寫作。教師往往因為缺乏計劃性而對每次作文訓練的目標不太明確,每次訓練

針對教學大綱的哪一點,要達到何種訓練效果,學生昏昏,教師也未必瞭然。對每學期的作文訓練不能做到統籌安排、全面計劃、循序漸進。所以每次作文只能提出既全面又模糊的要求:從主旨、材料到語言、結構,面面俱到又無主次之分,分散了學生可能集中在重點、突破點上的注意力,使學生顧此失彼,茫然不知所措,作文訓練處於無序狀態,結果只能是收效甚微。日復一日,長期低層次機械性的寫作訓練,嚴重挫傷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制約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因此,作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能力的培養教學,這點教師一定要清楚地意識到,所以作文教學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多個能力目標的訓練,要考慮每一個作文單元在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要考慮每一次訓練是為了達成何種能力。教師批閱評析也就不可以面面俱到。如果要考慮應對大學聯考的話,考場作文的特殊性無疑又給高中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那麼我們要達到訓練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有針對性地設定階段性目標,比如,先從詞語的積累開始,然後再對句式運用做目標設定。當然這樣的系統工程應該從學生一進高中就開始實施。老師要有長遠計劃並有條不紊地按計劃完成,每次設定的目標不要過多,可用片段作文的方式輔助完成。目標實施過程中有不適當的地方,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

其次,定稿前,教師對學生的作文寫作一定要做好科學的寫作指導工作,允許不同層次的語文基礎、閱讀視野、人生經歷的學生寫出“百家爭鳴”的文章。有高中語文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其實

大學聯考作文無論從立意、選材還是謀篇佈局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我們只需要在每次同一要求下的第一次作文做好指導準備,特別要注意的是,指導目標一定要明確。剩下的就是學生去完成“舉一反三”的“反三”過程了。另外,在開始指導作文寫作時可以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以固定的文體作為文章形式來做統一要求和訓練。有了一定的積累後,就要適當允許學生的個性體現,從而保護學生的作文積極性,起到激勵作用。例如,“抒寫情感,見證生命”類的作文。許多人認為,作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是生命體驗。生活感悟的一種外化”,有“‘生命傾訴’的特點,是學生生命活動的一種需要”。中學生作文應“以對生存意義的揭示去喚醒人類的靈魂,去洞見遮蔽的生活底蘊”。因此,作文就是要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寫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實的心聲——“寫那想的,想那新的”。

再次,重視批改,重視評講,重視示範作用。重視批改,不等於次次作文全批全改。批改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採用面批指導,帶動全體;採用學生互評互批。但全批全改的傳統也不能丟,特別是對剛接手的新班,一方面老師好全面瞭解學生的作文狀況,摸摸底;另一方面老師可以做示範與導向,讓學生明白作文具體要求與給分規則。重視評講,重視示範作用。作文批改:選優說劣。優秀作文一般會在全班朗讀,教師簡單總結其優點所在。對於較差的作文,多是總體評價其不足,具體到一篇較差的作文,則是多鼓勵少批評。本來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訓練目的和要求,但如果學生

未按目的要求作文,而是別出心裁地寫了一篇可讀的文章,教師也會認為這是本次作文中的優秀篇章。這就等於寫什麼都可以,寫歪了,還會被認為是創新呢,如果哪一次學生作文寫得整體都很差,完全不重視老師的指導和目標設定要求時,為了效率我們直接找一篇範文印發給學生就完事了。實際上,這樣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也有一定作用。但我們還可以在印發範文之前做一個工作,即尋找到至少一份本班同學的作文讓大家按本次寫作要求進行集體修改。發揮集體智慧,讓儘可能多的同學參與到新的嘗試中來。互改互評,百家爭鳴。傳統的作文教學,學生寫,老師改;學生應付,教師忙碌;費時費力,勞而無功。教學中,我嘗試把學生從被批評的被動牢籠中解放出來。每次學生作文結束之後,我都根據訓練目的`提出具體的評改目標。再引導學生自改、互改,並建立互助組。評改時,先讓作者朗誦習作,談自己的構思;再聽取其他成員對自己文章的評改意見,作者本人也可以針對別人的意見談看法,表明寫作的意圖。最後將有代表性的習作交給老師批閱,教師再選取典型的作品在班上組織學生評改,以點帶面,提供示範。這樣,學生各抒己見,除了尋找別人的成功之處學習借鑑外,還可以挑出別人習作中值得修改的地方,大家思維活躍,積極參與,真正成了作文評改的主人,而不是消極應付,被動服從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通過直接的操作的得到的體驗絕對比只看範文來得實在來得牢靠。之後再結合印發的範文,再次強調本次作文寫作要求,學習範文怎麼做到寫作要求的方法和技巧。這樣的講評和示範才是有效的。

最後,糾正後的同題重寫——原題“改錯”要不厭其煩。作文教學向來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一般作文教學的模式為“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有些老師僅僅把精力和時間花在了評改學生作文方面。有些自己沒有深刻體會的語文教師甚至提出作文的評語至少要寫都多少行,殊不知作文發下去後,學生關注的只是相互間評語的多少,根本不去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及尋找解決辦法,更談不上“改錯”。所以,老師辛苦自不言待,學生收益可想而知。這個教學模式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即使按以上教學模式執行完成我們也能看到,“教師講評”就是整個作文教學的最後一個步驟了,我個人認為教學僅僅停留到這個層面,是不能把先前的幾個步驟的效果發揮充分的。其他學科,尤其理科教學,非常強調的是改錯,甚至有專門的錯題本,足見改錯對掌握知識的重要性。其實作文也需要一個“改錯”過程,方法可以不同於理科,我們可以利用每學期假期,讓學生對自己一學期中的所有修改過的作文、有待修改的作文,進行修改、整理、分類,彙編成集。甚至可以仿照自己喜歡的雜誌,找人寫序言,取個有個性的刊名。有繪畫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配上插圖,之後全班交流,評出優勝者表彰,也不失為一種另類評改吧。總之,方法可以不同,但經過評講後按要求重新再寫作同一篇作文比另外寫多篇作文效果都明顯。

反思作文 篇2

這次考得十分不理想,簡直就是不堪入目——一踏糊塗。每次考試,每次後悔,每次粗心。這次連最基本的底抄都抄錯了,其

在是不應該。更摻的是靈活題,我的反應能力及差,老師講過數十遍,數百遍甚至更多次的雙重否定句都錯了,讓人簡直無語不知是說你笨還是。就連人人都會做的按課文內容填空什麼美都錯了。更糟糕的是課文閱讀,一連扣了9分,兩個大大的叉叉像 紅紅的鮮血刺進你的心胸,亮怕你的雙眼。蟲子的名片這等簡單的題目,我竟然全錯,把你扣得措手不及。真後悔,當初因 為 討厭看《昆蟲記》看到一半便終止了,才落到了今天這個吃不了,兜著走的地步。竟然連口語交際都錯了,後悔當初沒 有仔細讀過 。現在乍一看,竟然是自己原先寫的,簡馬頭不對狗尾。課內與課外閱讀感覺尚好一共扣了2。5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文雖然僅扣了1。5分,可是裡面卻是錯別字連篇一個又一個紅色的圓圈深深地映入了眼簾,這扣的1。5分我想大概是拜這個錯別字所賜的吧!總的來說,這次考試考的十分不理想,回家想必又是竹筍炒肉,被大罵一頓。

反思作文 篇3

新年伊始,我告訴自己,新的一年裡,一定要好好努力,奮發圖強,讓20xx年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計劃趕不上變化,新年的第二天,他老爺過世,跟著回到了沒有訊號,手機成了擺設的小村莊,一住就是5天。這幾天,身子是徹底的閒下來,思緒卻一直處在混亂中。

五天以後,當我再次回到家,思緒和動力卻沒法跟從前一樣,而是變得一天一天的懈怠下來。當然,我知道,一個人的懶惰也是可以有很多的理由和藉口的。

每天,當我看著太陽一天一天的升起,又一天一天的落下,自己卻空虛的度過一天又一天,心裡忍不住空虛,卻又無措。

當我靜下來的時候,也終於明白,那些所謂的事,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懶惰找的理由和藉口罷了。

為此,真得好好的反思下自己,重新調整心態,為自己跨年時,所定的目標而不斷前進。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的美好而有意義。

反思作文 篇4

第一單元是寫景作文,寫自己喜歡的一處景物,備課時,我認為此次作文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細緻觀察,抓住特點。羅丹曾說過;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一個觀察能力很強的人,他的眼睛就好比一架照相機,能把景物的顏色、形態拍下來,印在腦子裡,畫起畫來就會逼真,寫起文章來就會活靈活現了。這就要求學生養成善於觀察的好習慣。什麼是觀察?怎樣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首先要選好觀察點。觀察點就是描寫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抓住景物的特徵,全面細緻地觀察。觀察和感受景物還需要發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再寫出來,這是最基本的一點。

二、展開想象,運用修辭。文章寫得細緻傳神還要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合理運用修辭。展開豐富的想象是把文章寫得生動形象的關鍵。想象是形象思維的再現,是把不在眼前的事物在腦子裡再現出來,(再現性想象)。

第三、注重積累,言之有序。作文的材料來源於生活,又表現生活。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的流個不停”。在細緻觀察,展開想象,合理運用修辭的基礎上,還要注重積累,精心排序,才能生動而有條不紊地表達。積累素材首先要多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要想寫好寫景作文,積累一定量的寫景狀物的詞彙勢在必行。要想描繪出引人入勝的景色,首先對寫景的文章要多讀。讀,有兩個好處:一是讀可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二是可以通過讀來從範文中得到寫作方法的借鑑。有人認為:觀察也觀察了,生活也體驗了,可就是寫不好文章,其原因就因為你平時沒有語言和寫作掛技竅的積累。多讀就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其次,我們要像一塊永不知足的海綿,從生活中的各個渠道,去吸收語言精華。吸收了還要積存下來,做好筆記,注意運用。

但是,發現有些學生的作文就是沒有做到這些。要麼缺乏觀察想象,語言空洞,要麼沒有寫作技巧,要麼眉毛鬍子一把抓,不知道詳略得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