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動與靜教案

來源:才華庫 1.63W

八年級物理動與靜教案1

教材分析:

八年級物理動與靜教案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一節繪畫基礎課。教材注重引導學生髮現存在於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中的線條,並能巧妙地利用它們去塑造形象,從而賦予作品鮮明的藝術感染力。

教學目標:

1、觀察平行和彎曲的線條,使學生認識線條的曲直在視覺反應上產生的靜止和流動的感覺。

2、運用線條和色彩進行作畫練習,表達靜止或流動的感覺。

教學重點:

感受理解線條的動與靜。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線條表達流動和靜止的感覺。

課前準備:

(1)教師收集現代建築、鐵塔等具有挺拔直線的物體的圖片,收集有綻放的禮花、盪漾的水波、飄舞的雪花等景象的資料圖片等。

(2)學生準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教師出示一根綵線,引導學生觀察它的狀態,並用線條的形式把它記錄出來。

觀察一張方形紙飄落和乒乓球跳動的軌跡,用線條把所看到的軌跡畫下來,體驗線條給我們的直覺反應;

2、除了這些線條,你還會畫什麼樣的線條,試著畫一畫。

二、發展階段

1、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將這些線條簡單分類:直線、曲線。

2、思考並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具有挺拔直線的物體?直線還能表現哪些物體,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直線;看到曲線,你會聯想到生活中的什麼物體。說一說生活中的曲線。

3、(1)欣賞生活中具有直線和曲線特點的物體:臺階、樹林、流動的水、體操表演、禮花、盪漾的水波、飄舞的雪花等錄影或圖片;

(2)說說這些景緻適合用怎樣的曲線來表現(如禮花適合用弧線來表示;水波的線條流暢而溫和,可用波浪線表現;雪花飄舞的線條輕盈而有些散亂,適合用淺色並且比較毛糙的線條來表示……)

4、學生討論,直線和曲線會帶給我們什麼不同的感覺。

平直的線條,會使人聯想到平直的地平線、建築物的垂直線,會給人靜止、穩定的感覺,在繪畫中,如果我們要表達這種感覺,可以多用平直的線條;(美術教案 )相反,曲線帶給人們一種流動的感覺,如果你的畫面需要表達這種感覺,可以多用曲線。

5、欣賞美術作品中的直線與曲線。

荷蘭畫家蒙得裡安《紅黃藍》;國家游泳館――水立方;法國著名的埃菲爾鐵塔;敦煌的飛天壁畫等。

引導學生體會藝術家們用多樣變化的動感線條和富有節奏、充滿強烈的韻律感的藝術手法表現畫家們豐富的思想內涵。

6、欣賞書上的圖片,結合剛才欣賞的圖片,學生討論:怎樣運用線條進行表現。

三、創作階段。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主題,思考如何表現並交流。

1、選用平行或彎曲的線條表現靜止或流動的感覺。

可用繪畫、剪貼、剪貼添畫等作業形式進行表現。

2、學生討論並交流他們認為適合用直線或曲線來表現的主題,教師將合理的部分演示出來。

學生繪畫。展示、鼓勵有創意的作品。

四、作業展評:

說說你對同學作品的看法,有什麼地方畫得比較好,什麼地方值得修改。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最終目的是學生在評價後有所收穫。

小結。

六、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後,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和整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八年級物理動與靜教案2

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入手,設計了兩個活動:“盪鞦韆”、“分析電扇工作時各部分的運動情況”。先讓學生明確如何判斷運動與靜止,然後再通過具體的例子,引導他們充分分析、討論有關“相對運動”的問題,從而對運動的認識進一步提升,明白物體的運動狀態是相對而言的,並能用這一知識解釋生活中的運動或靜止的現象。

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目標

能夠利用參照物判斷某一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願意對物體“運動和靜止”的問題進行探究。

2.能意識到對一些物體狀態的描述是相對的。

三、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例說明物體的位置和運動需要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四、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目標:

能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判斷實際生活、環境中物體的運動情況,解決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如何選擇參照物判斷物體的動與靜。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裝置。

材料與用具: 電扇,多媒體。

課時建議: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讓兩組同學來模擬運動和靜止兩種狀態,並分析對兩組學生來說,哪一種算運動?哪一種算靜止?

同學演示:第一組行走,第二組不動。

提問:哪位同學願意發表意見?(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如:“為什麼你會這樣想?你認

為這兩種狀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是什麼動了?什麼沒動?)

引導學生歸納出:當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時是運動,否則就是靜止。 2.想象: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3.觀看盪鞦韆的圖片。

教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一定會見到很多運動和靜止的物體!例如:我們坐在行駛的車上觀察車外的景物,會有什麼發現呢?鞦韆上的人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二)新課教學

1.舉例探討

教師:關於運動與靜止,我曾經聽到過一段有趣的對話。有一次,我坐火車,旁邊有一對母子,小男孩大約3~4歲,可能第一次坐火車,什麼都感到新鮮,火車開了以後,他還在東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後就像發現什麼新大陸似得叫了起來:“媽媽,房子和樹都在往後跑。”他媽媽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樹在跑,而是火車在動。”

教師:現在我要求四人一組,同學之間對此問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誰的話?為什麼?歸納小組的意見,等會派代表來彙報。

各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旁聽。

小組彙報與交流。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發現和觀點進行解釋和交流。(其中,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話,如:“你們坐火車或汽車時,有沒有這種感覺?”“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還會認為房屋和樹木在動嗎?”“為什麼坐在車裡會有這種感覺?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動的嗎?”“當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動的,然後比較房屋、樹木與自己的位置,他發現了什麼?”等等)

歸納:科學上判斷物體的動與靜,一般會先假設一個不動的物體,我們稱為參照物,然後會拿要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進行比較,看它們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有,則這個物體就是運動的;否則,就是靜止的。

2.運用多媒體演示孩子“盪鞦韆”的片段。

提問:請四人小組的同學一起分析,根據上面所學的知識,如果要研究鞦韆上男孩的運動情況,我們可以選擇哪些物體做參照物?分別和這些參照物比較,鞦韆上的男孩的運動情況有沒有不同?有什麼不同?

各小組同學分析討論,教師巡視旁聽。

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其他同學相互交流質疑。

提問:為什麼同一個人,既可以說他是運動的,又可以說他是靜止的呢? 讓學生交流得出: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參照物的選擇很重要。

3.引導學生用參照物、位置改變等科學用語,討論課本插圖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學的運動情況。

拓展活動:分析電扇工作時各部分的運動情況。

引導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斷例子中物體的運動情況,使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三)課堂練習

(教師出示幻燈片)師生共同完成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1.鞦韆上的人 靜止 地面上的人 運動

鞦韆上的人 運動 地面上的人 靜止

2.研究的物體 乘客 乘客 參照物 地面、樹 司機、汽車 位置是否改變改變 沒改變 動或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