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

來源:才華庫 2.28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並學會根據看到的不同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過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觀念,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驗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誘趣激學

1、師:孩子們,今天有這麼多的老師來聽我們的課,你們緊張嗎?(緊張;不緊張),那請轉過身去,舉起你們的右手,向老師們打個招呼:(老師們好!)再舉起你們的左手向老師們問好;(老師們好)舉起你們的雙手,高呼(歡迎你們!)。好,孩子們真乖!請轉過身來,坐下。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大象嗎?是在哪見過的。

有四個盲人,他們也想知道大象長得什麼樣子,讓我們來聽一聽盲人摸象的故事吧。

小朋友們,他們摸到的是幾隻大象嗎?那為什麼得出的結論不一樣呢?他們分別是從大象的那一面摸到的?

請看大螢幕(課件展示大象圖),請同學們分別說出這是從大象的哪一個位置所看到的圖形?

(板書:前面-後面-側面。)

2、掲題:雖然都是一隻大象,但因為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也就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師:四個盲人因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把大象說成了蘿蔔,扇子、柱子和繩子。那我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二、 觀察物體,順思導學

1、 確定方位。

師:下面我給每個小組分發一位新成員——儲錢罐,你們喜歡嗎?那就請它們分別坐在你們位置的中央。下面請坐在儲錢罐前面的小朋友向我揮揮手;請坐在儲錢罐後面的小朋友揮揮手;左面的呢?右面的呢?(——意在讓學生分清前後左右。)

師:我知道了,你們就分別坐在儲錢罐的前後左右。

2、 觀察儲錢罐。

(1) 在自己座位上觀察。

師:從你這個位置上看到了儲錢罐的什麼?

學生彙報

師:其他同學觀察的結果也是這樣嗎?有補充嗎?

(2) 交換位置再觀察

師:剛才你們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可愛的儲錢罐,現在咱們換換位置再觀察。好嗎?儲錢罐前面和後面的同學換換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學也換換位。準備好,輕輕地換。(學生起身換位。)

師:現在你又在儲錢罐的哪邊?仔細觀察,你看到的儲錢罐是什麼樣子的?

學生彙報

師:我想採訪坐在儲錢罐前面和後面的同學,現在的位置看到的儲錢罐和你剛才看到的一樣嗎?

學生彙報

師:哪兒不一樣呢?

師:哦,從前面和後面看儲錢罐是不一樣的。請問儲錢罐左邊和右邊的同學,你們可要仔細看了,你剛才看到的和現在看到的相同嗎?

學生彙報

預設:有的同學會說一樣,有的同學會說完全不一樣

出現矛盾衝突時,學生再次觀察儲錢罐左右兩邊,並在組內討論。

小結:從左邊和右邊觀察儲錢罐是不是一樣呢?(學生齊聲:不一樣!)你們從細節觀察並解決了問題,好樣的!從儲錢罐的前面和後面看是不一樣的,從左邊和右邊看也是不一樣的。

從前後左右觀察小豬

師:咱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儲錢罐的一個面,要是能看到儲錢罐的前後左右四個面,那才過癮呢!有什麼好辦法嗎?在小組裡討論後,試一試

方案一:到其他幾個同學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辦法太麻煩。我們可以讓儲錢罐轉一圈,我們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後左右了。

學生嘗試操作

師:好的,每轉一個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嗎?這兩種方法都很好,可以圍著儲錢罐轉一圈,也可以讓儲錢罐轉一圈,小組商量定下一種,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始觀察。

(伴隨著輕柔的音樂,學生進行觀察活動。)

師:同學們從前後左右再次觀察了儲錢罐,你們看到的一樣嗎?(不一樣。)為什麼?

學生彙報

師: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儲錢罐是不一樣的。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

三、 分層練習,應用促學

1、 剛才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老師特別高興。老師也給趙亮、王麗、江鈴、丁一四位同學一個禮物,大家看。(課件展示茶壺圖)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說說理由。(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彙報交流)

2.小遊戲:考考大家,比比誰的反應快。我說動作你來做。

①伸左手,伸右手,左手拉右耳,右手拉右耳

②老師和大家一起做。出左手,老師的怎麼和大家不一樣?老師做錯了嗎?那大家做錯了?那為什麼我們不一樣?那你知道老師的右邊是那邊嗎?左邊呢?前面呢?後面呢?

③那我換個方向站,你還能指出我的前後左右嗎?這樣站呢?那我想和大家的前後左右一樣我該怎麼站呢?

3、孩子們,你能說出你的位置前後左右的同學嗎?你看到的又是同學的哪一面呢?(指名回答)

師:孩子們真聰明!那現在翻開你們的課本第48頁,做一做課堂活動吧。請認真觀察,並連線。

學生彙報交流。(課件展示)

四、總結反思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觀察物體)我們主要從哪些位置觀察的?(前面、後面和側面)還可以從其他的位置觀察物體嗎?(上面、下面。。.)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一定不一樣嗎?(不一定)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辨認、想象、推理等活動,初步掌握全面、正確觀察物體的基本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豐富的活動中初步體會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的和諧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目標解析

這節課是學生在一年級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空間方位之後,第一次接觸觀察物體的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眼觀察、用口描述、用心體驗,親身經歷知識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學會辨認從前面、後面、左側面、右側面等不同方位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併為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奠定基礎。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初步體會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四、教學準備

課件,四張熊貓玩偶圖片,每組一個熊貓玩偶、茶缸。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故事激趣

(1)課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發問題:同學們為什麼覺得好笑呢?他們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樣嗎?

(3)學生交流:這幾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說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課題

在生活中,我們該怎樣觀察物體,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實際的判斷。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問題是探究的出發點,本課伊始,創設兒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誘發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啟用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不僅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新知的學習,而且為新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起點。

(二)觀察實踐,自主建構

將熊貓玩偶放在桌子中間,學生四人一組分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圍坐在四周。

1、定位觀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觀察:每個學生均正對熊貓觀察。

(2)組內交流:你看到了熊貓的哪一面?是從哪個位置觀察的?

(3)全班彙報:指定一組中的四位學生依次說說自己看到的熊貓是什麼樣的,教師適時點撥。

(4)設疑探究:你們看的是同一個熊貓玩偶,為什麼看到的情況卻不一樣?

2、全面觀察,豐富表象

是這樣的嗎?接下來我們換個位置觀察一下好嗎?

(1)再次觀察:每組同學按順時針依次到其他三個位置進行觀察。

(2)交流反思:你現在看到小汽車的哪一面?為什麼和剛才的一樣呢?

3、重點觀察,深化表象

(1)對比觀察:剛才有兩個位置看到的熊貓的樣子好像差不多,請再到這兩個位置進行觀察。

(2)質疑辨析:你看到的熊貓左右個側面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3)明確認識:引導學生根據熊貓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結進行區分,說明熊貓的臉、四肢伸向左邊還是右邊即可。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熊貓玩偶為直觀背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交流,學生的思維在情境活動中激發,在想象活動中啟用,在推理活動中建構,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為下一環節的運用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3

教學內容:

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和立體圖形。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通過觀察、操作,判斷所給圖畫是從什麼位置看到的。

3、通過觀察、操作,能根據一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猜測可能是什麼物體。

能力點:通過以上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學會欣賞數學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並通過觀察和空間想像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2、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學課時:3課時。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換位置觀察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實物使學生能正確地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陶冶情操,深化美育。

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驗到在不同的方位所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學法指導學生活動與教師指導相結合。

教具學具:

4人1小組玩具、多媒體(小黑板畫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用課件出示玩具熊貓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依次出現,讓學生猜一猜分別是誰看到的。)。

這是從上面給一個物體拍的照片,你知道這是什麼物體嗎?學生猜過後,出示第二幅照片,繼續看…直到最後一張。

二、探究新知。

1、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

(1)4人小組拿出一件物品放在中間。進行觀察,並互相說出你所看到的。

(2)交換位置,再次觀察這個物品,每位同學能從不同的方位看到這個物品。

2、畫出所看到的物體。

(1)4人小組再拿出準備好的玩具,每人各自選一個方位坐好,並用筆把它畫出來。

(2)交流各自所畫的作品,你發現了什麼?

(3)思考:同樣的物品,為什麼畫出來後是不一樣的呢?

(4)根據學生所說作簡單小結。

3、辨別從哪個方向看到的物體。

(1)出示書中例一的插圖。

(2)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3)你是怎麼判斷的?。

三、課堂檢測。

(1)完成課後“做一做。”(68頁)。

(2)讓學生說說是怎麼做的?

(3)從不同位置觀察下列物體的形狀。

(4)讓生分別說一說看到的形狀。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些什麼?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5

單元教學目標:

1.在觀察簡單物體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觀察簡單物體的過程,體會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並能直觀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二.單元教學分析: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一年級下冊“觀察物體”的發展,從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發展到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進一步發展學生觀察物體的空間經驗和空間觀念。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物體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並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三.教學課時:本單元課時安排: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右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積極主動參與觀察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

重難點

1、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右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片段一

師:今天我們來觀察物體,你們猜一猜要觀察什麼物體呢?

(有的學生說電視機,有的學生說房子,還有一位學生說外星人。全班同學笑了,課堂氣氛輕鬆活躍。)

師:同學們學習離不開自己面前的課桌,老師上課離不開講臺。今天老師就請大家觀察這張講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能看到什麼?

片段二

師:下面我們分五個小組活動,請第一小組先到前面來觀察這張講臺。(學生安靜下來)你們各自選擇一個位置觀察,再交換位置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師指導這個小組學生變換觀察的角度,進行有序的觀察,為其他小組的觀察活動起示範作用。)

第三小組上來觀察時,班上最調皮的陽志江同學繞過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鑽進了講臺下層的格欄裡躺下了。

師:你在幹什麼呀?

陽:老師您瞧,我在觀察講臺桌的下面。我躺在裡面,只看見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見了。

(我讚許地對他點點頭,學生觀察的興致更高了。)

師:剛才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觀察了講臺,先在小組內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先彙報?請說一說你們是站在哪個位置觀察的,看到了什麼?

(學生的小手舉得高高的,急於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1:我們小組的同學站在這裡看(他指了指講臺桌的左右,一位同學插嘴說:這是旁邊。另一位學生又說:這是右面。)

師:你們認為哪種說法好?

師:你們小組真能幹,同學們還有補充的嗎?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還有不同的嗎?

師:站在哪裡可以看到5個面?你示範一下,行嗎?

(生站到桌子上)

師:你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錯。通過實地觀察,發現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對於長方體來說,最少可以看到它一個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個面。

師:(開啟書本第26頁)圖中老師、淘氣、笑笑分別看到講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連一連,做完後把你的想法與同桌進行交流。

師:你真是一個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師: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不論它的大小,最多隻能看到它的三個面。現在每人都拿出一個自備的長方體,看看這個結論是不是正確的,然後,再開啟書本第26頁,找一找怎麼稱呼所看到的三個面。自己看書認識長方體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師:誰能幫他解決問題?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6

教學目標

1、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結合具體事物辯認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察和合作意識,培養初步的辯證唯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能結合具體事物辯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難點

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

教學準備

課件配圖長方體、正方體、不同形狀的物體。

教學板塊教與學預設

一、情景創設

1、以小組為單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講臺。

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人選擇一個位置來觀察這張講臺,然後互相說說觀察到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然後再交換位置觀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麼結論?剛才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了講臺。現在請同學們來說一說,你看到的講臺是什麼樣子的?

2、總結: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已經發現,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看到的面的個數也是不一樣的,每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二、問題探究

1、講解每個面的名稱

2、板書:正面、側面、上面

3、拿出物體變換擺放,指出不同的面

4、組織學生互相擺放,指出不同的面

三、體驗感悟

1、學生試說,老師糾正強調

2、學生齊讀每個面的名稱

3、學生按照老師擺放說出不同的面

4、以小組為單位活動

四、實踐應用

完成練一練

1、第一題

2、口算

3、連一連

4、觀察一個物體

五、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穫嗎?

六、作業佈置

完成本節的《資源與評價》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辨認、想象、推理等活動,初步掌握全面、正確觀察物體的基本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豐富的活動中初步體會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的和諧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目標解析

這節課是學生在一年級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空間方位之後,第一次接觸觀察物體的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眼觀察、用口描述、用心體驗,親身經歷知識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學會辨認從前面、後面、左側面、右側面等不同方位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併為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奠定基礎。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初步體會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四、教學準備

課件,四張熊貓玩偶圖片,每組一個熊貓玩偶、茶缸。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故事激趣

(1)課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發問題:同學們為什麼覺得好笑呢?他們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樣嗎?

(3)學生交流:這幾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說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課題

在生活中,我們該怎樣觀察物體,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實際的判斷。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問題是探究的出發點,本課伊始,創設兒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誘發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啟用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不僅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新知的學習,而且為新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起點。

(二)觀察實踐,自主建構

將熊貓玩偶放在桌子中間,學生四人一組分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圍坐在四周。

1、定位觀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觀察:每個學生均正對熊貓觀察。

(2)組內交流:你看到了熊貓的哪一面?是從哪個位置觀察的?

(3)全班彙報:指定一組中的四位學生依次說說自己看到的熊貓是什麼樣的,教師適時點撥。

(4)設疑探究:你們看的是同一個熊貓玩偶,為什麼看到的情況卻不一樣?

2、全面觀察,豐富表象

是這樣的嗎?接下來我們換個位置觀察一下好嗎?

(1)再次觀察:每組同學按順時針依次到其他三個位置進行觀察。

(2)交流反思:你現在看到小汽車的哪一面?為什麼和剛才的一樣呢?

3、重點觀察,深化表象

(1)對比觀察:剛才有兩個位置看到的熊貓的樣子好像差不多,請再到這兩個位置進行觀察。

(2)質疑辨析:你看到的熊貓左右個側面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3)明確認識:引導學生根據熊貓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結進行區分,說明熊貓的臉、四肢伸向左邊還是右邊即可。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熊貓玩偶為直觀背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交流,學生的思維在情境活動中激發,在想象活動中啟用,在推理活動中建構,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為下一環節的運用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運用表象,發展觀念

剛才我們在不同位置對熊貓進行了觀察,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出示例1情境圖:

1、情境模擬

(1)看一看:對照情境圖,先請每組的四位學生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看看小明看到的熊貓是什麼樣的。再到小紅、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看一看。

(2)想一想:請學生靜靜地想一想上圖中的四位同學看到的圖是什麼樣子的。

2、運用表象

(1)說一說:教師在黑板上分別貼出四個不同側面的熊貓圖片,學生說一說下面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相應的圖片下板書四位同學的名字。

(2)辨一辨:課件任意出示上圖中的一張熊貓照片,判斷是哪個座位上看到的,請快速站到相應的座位旁。

3、自主遷移

找一找:除了從前、後、左、右四個位置觀察,你還可以從什麼位置去觀察?又會看到什麼?(例如,從上面觀察,看到熊貓玩偶的頭頂。等等)

4、反思提升

(1)啟迪反思: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2)歸納提升:同一物體,如果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板書: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不同。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模擬、方法遷移、想象推理等形式,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理解觀察者與熊貓之間的位置關係,從而較好地實現由實物到形狀圖的轉化,明確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而初步體會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建立空間觀念。

(四)聯絡生活,應用拓展

1、連一連

(1)課件出示下圖:(教材第68頁做一做)

(2)觀察推理:圖中的四位同學看到大卡車的哪一面?分別是右邊的哪幅圖?

(3)獨立解答:學生各自在書上連一連,然後彙報,同時課件顯示答案。

2、站一站

(1)自由觀察:每組組長將桌上的熊貓玩偶換成茶缸,每組同學圍著茶缸走一圈,邊走邊想每個位置觀察到的茶缸形狀是怎樣的?

(2)活動判斷:課件分別出示茶缸前、後、左、右四個不同位置拍的四張圖片,學生想一想在哪個位置上能看到這一面,就馬上站到相應的位置。

3、填一填

(1)課件出示下圖:(教材練習十六第4題)

(2)想象推理:有三名學生分別站在3個序號所在的位置,為—城樓拍照,右邊的三幅圖分別是哪個位置拍的,請把相應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3)交流彙報:學生回答後顯示照片的序號。

4、猜一猜

(1)課件依次出示:電腦的背面圖、盤子的底面圖、茶壺的頂面圖、兔子的背面圖、儲蓄罐的側面圖、鬧鐘的正面圖。

(2)大膽猜測:可能是什麼物體?分別是物體的哪個面?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啟用經驗儲備,經歷應用數學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大膽猜測、合情推理使學生的數學學習充滿著智慧的挑戰,負載著豐富的體驗,學會數學思考,感受數學美。

(五)全課總結,遷移延伸

1、暢談收穫

2、小結延伸

同一物體,如果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今後在看待事物時,不能像盲人摸象中的盲人那樣只憑某一方面的瞭解來判斷,這是不準確的,必須從事物的各個方面來觀察,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

【設計意圖】課尾小結呼應課始,有意識地將學生的思維由課內引向課外,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認識事物的能力,同時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感受生活數學的魅力。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並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養學生辯證、縝密的數學思維習慣。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仔細傾聽、大膽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幻燈片、玩具小熊、水杯,長方體盒子。

教學過程

 一、思維碰撞,匯入主題。

師:今天老師從家裡帶來一個盒子,孩子們看看它是什麼形狀?師:老師需要三名同學上臺來幫老師一個忙,誰願意?

學生活動:將長方體盒子放在講臺上,讓三名學生分別站在長方體盒子的不同面,把各自觀察到的盒子的形狀畫在黑板上。

師:(吃驚狀),咦?這三名同學觀察的都是老師帶來的這一個盒子,為什麼畫出來的形狀不一樣呢?

(設計意圖:丟擲疑問,引發衝突,促使學生思考。)

生:因為剛剛三名同學站的位置不一樣。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側面、背面。

1、教師轉動身體,讓學生初步感知正面、側面、背面。

2、拿出玩具小熊進行展示,讓學生簡單感知小熊的正面、側面、背面。

(二)從不同的四個面觀察玩具小熊。

課件出示觀察要求:a、靜靜的觀察,靜靜的思考。b、請4位同學觀察彙報,“我在小熊的()面,我看到了小熊的()”。

1、原位觀察,交流,指名彙報。

2、換位觀察,四名學生每次沿順時針方向移動一個座位,直至回到原位。每換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彙報。

討論:從四個不同的位置觀察小熊後有什麼發現?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總結出: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不同。

3、師:同學們,老師課前還給小熊拍了照片。幻燈片依次出示四個面的小熊照片,學生認真觀察,想一想這是從哪個方向拍的。

4、試一試練習鞏固指名彙報,全班評價。

(三)觀察上下認識上面、下面感知物體

師:除了前面,後面,左邊,右邊,還有什麼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師:猜一猜他們是從哪個方向看到的?(出示圖片)

配一個練習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問,完善探究

師:通過觀察小熊、數學書,我們都能得出一個結論: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不同。一定是這樣嗎?

師:老師拿出杯子,順時針移動從不同位置觀察。

師:同學們從不同位置觀察杯子後,有沒有什麼發現想和大家分享?生:從不同位置觀察觀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樣的。

引導學生小結: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四、全課小結,課後延伸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想和大家分享的收穫嗎?

師:孩子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可能不同。

五、書本練習,課堂作業本練習做,反饋

板書設計:

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可能不同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並通過觀察和空間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2.初步滲透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並通過觀察和空間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教學工具:三個玩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怎樣觀察物體。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看個故事。(電腦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情節)你們知道路旁的人為什麼笑嗎?

生:盲人摸到的分別是大象的牙齒、耳朵、腿和尾巴。 (他們摸到的是大象的一個部分。 )

師:對,盲人摸的是大象的一個部位,所以都說不準大象的全貌。

二、觀察實物,傳授新知

師:瞭解一個物體的全貌,除了用摸,還有什麼方法?

生:可以用看的方法。 生:可以用觀察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桌面上的小汽車,然後說一說你看到的是小汽車的什麼部位。

(生通過觀察,在小組內自由述說自己看到的小汽車部位)

生:我看到的是小汽車的車頭。(該生拿起小汽車指著說)

師:其餘小組也是看到小汽車車頭的同學請站起來。(生一一站起來)

生:我看到的是車尾。 生:我看到的是車的左側面。 生:我看到的是車門。 ……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螢幕顯示三個小朋友在不同位置觀察小汽車的情境,並給出三幅不同形狀的圖形),小剛他們也在觀察小汽車,他們看到的是小汽車的什麼部位,是第幾幅圖呢?

生:(充分討論交流後)小剛在車的前面看到車頭,是第一幅圖;小紅看到的是車的側面,是第三幅圖;小強在車的後面,看到的是車尾,是第二幅圖。

師:這幾個小朋友站的位置相同嗎?看到小汽車的形狀一樣嗎?

生:他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也就不一樣。

師:小紅想到高處去看看小汽車,於是她乘熱氣球飛上天空。(螢幕顯示小紅乘熱氣球飛上天空的情境和三幅不同形狀的圖形)她現在是從什麼位置觀察小汽車的?

生:小紅是從上面觀察小汽車的。

師:她看到的是什麼形狀呢?請選擇正確的圖形。

生:(獨立思考後,全體學生舉手示意)小紅看到的是第二幅圖。

師:第二幅圖中的大、小長方形是小汽車的什麼部位?

生:(通過觀察汽車實物)小長方形是車頂,大長方形是車的身子。

師:除了從上面觀察小汽車,還可以從什麼位置去觀察呢?

生:可以從下面觀察小汽車。

師:請拿起小汽車,從下面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生自由活動觀察)

生:我看到了車輪。 生:我看到了車底。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誰來說說我們怎樣去觀察一個物體。

生:從物體的前、後、左、右、上、下面去觀察。 生:可以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物體。

師: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形狀是怎麼樣的?

生: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三、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大家都知道了怎樣去觀察物體,那麼請你們來認一認(螢幕顯示物體其中的一個側面),這是什麼物體? 生:這是一架飛機。

師:同學們判斷得真準確。你們看到的是飛機的什麼面? 生:是飛機的前面。

師:(將飛機轉動一個角度)這又是飛機的哪個面? 生:這是飛機的後面。

師:那你們知道飛機的左翼和右翼在哪裡嗎?請你們用小手來表示。 (生把左、右手舉起來表示飛機的左翼和右翼)

師:同學們都知道飛機的左右翼了,那你們來觀察(繼續轉動飛機),這又是飛機的哪個面?

生:這是飛機的右面。

師:對。那這是飛機的哪個面(繼續轉動飛機)? 生:(全體回答)這是飛機的左面。

師:同學們都說對了。(螢幕顯示另一個物體的側面)這又是什麼物體? 生:這是洗衣機。師:你們都同意嗎? (全體學生點頭示意)

師:這又是什麼物體呢?(螢幕裡顯示一個動物的背面圖)生:這是一隻鴨子。 生:是一隻鵝。

師:我們來認一認,這到底是什麼動物。(把動物換個角度) 生:(觀察後)原來是一隻鴨子。

師:我們再來猜一猜,這是什麼呢?(螢幕顯示手提電腦的背面圖)請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

生:這是沙發。 生:這是黑板。 ……

師: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但意見不太一致。你們能想出什麼好方法,讓大家知道這究竟是什麼物體嗎? 生:(沉默一會兒)轉轉物體。

師:就按你們說的方法。(轉動物體,出現不同角度) 生:是手提電腦。

師:在觀察物體時,要注意什麼? 生:不能只看一個面。 生:要從不同位置去觀察。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準確,觀察物體要全面,要從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觀察,不然就會鬧出“盲人摸象”的笑話。下面,請同學們用剛剛說的觀察方法從不同的位置觀察桌面上的茶壺,把看到的形狀用動作表示出來。

(生分小組進行活動,從不同位置觀察的學生用不同的動作演示給小組的其他同學看,教師巡視,組織、指導學生)

師:有4個小朋友也在觀察茶壺。(螢幕出現4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察茶壺,並在旁邊畫有4幅不同形狀的圖形)他們看到的是哪幅圖,請同學們邊小組討論邊連線。

生:戴頭花的小女孩看到的是第一幅圖。 生:短頭髮的女孩看到的是第三幅圖。

生:穿綠衣服的男孩看到的是第四幅圖。

師:還可以怎樣觀察? 生:從上面和下面觀察。

師:看到的又是什麼形狀? 生:(分小組觀察)從上面看到的是茶壺蓋、茶壺嘴和壺把,從下面看到的是壺底。

師:大家觀察得都很仔細。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出示一座小房子實物)請大家觀察這座小房子,把從不同位置看到的房子的形狀畫下來。

(生分小組離開位置進行繪畫活動。活動結束後,教師展示學生畫得好的作品)

四、佈置作業:隨堂練習

美麗的對稱圖形(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初步認識對稱物體的特點。

2、通過操作,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通過觀察、討論、創作使學生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美,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剪刀,蠟光紙。

2、學生準備剪刀,蠟光紙,各種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同桌合一套),小樹、衣服圖形。

教學過程:

一、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1、電腦出示軸對稱圖形:蝴蝶、紅心、書、樹葉、剪刀、天平。

2、初步感知:

(1)教師:這些圖形好看嗎?你能說說這些圖形有一個怎樣的共同特徵嗎?

(2)教師: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部分或者上下兩部分是完全一樣的,結論:這些圖形的兩部分都是完全一樣的。

二、揭示課題:

1、教師:這些圖形都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叫對稱圖形。同時出示課題:對稱圖形。

2、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對稱圖形。

三、認識對稱圖形:

1、發現特徵:

(1)教師:松樹圖和衣服圖是軸對稱圖形嗎?你們是怎麼想的?

(2)學生交流,並及時揭示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A這兩個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可以通過對摺來驗證。

B對摺後發現摺痕兩側的圖形是完全一樣的,並且完全重合。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揭示概念,並由電腦顯示: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

3、舉例找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和物體:

(1)教師: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物體是對稱的,你能舉例說說嗎?

(2)進行交流,學生可能說到的有:人體表面、臉、衣服、鞋子、黑板的表面、講臺、課桌、窗、門、汽車、飛機等等。

四、認識對稱軸:

1、教師提問: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呢?(看它對摺後能不能完全重合)

2、教師:這條摺痕所在的直線是很重要的,因此人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對稱軸”。

3、找出對稱軸:

(1)指一指小樹圖和衣服圖中的對稱軸各是哪一條?

(2)指出第一部分中各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並由電腦顯示。

五、判斷軸對稱圖形、找出對稱軸:

1、平面圖形:

(1)教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平面圖形,大家一起來找找“做一做”中的這些圖形中有哪些是對稱的?

(2)是對稱圖形的畫出他們的對稱軸

2、練習:

教師:我們每天都要接觸數字0、1、2、3、4、5、6、7、8、9,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數字中哪些是軸對稱的,它們的對稱軸各有幾條。

要求學生獨立進行判斷,然後再進行交流驗證。

六、創作軸對稱圖形:

1、練習十五第3題

你能按對稱軸畫出另一半嗎?

2、即興創作:

教師: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是軸對稱的,剛才同學們已經舉了很多例子了,我想大家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像設計師一樣,用靈巧的雙手來創造美麗的軸對稱圖形來,是嗎?

(1)教師示範創作:將事先準備的彩紙拿出,對摺後剪“雪人”。

教師:大家可以像老師一樣剪;更可以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創作其它的作品。老師相信同學們的作品會比老師的更美、更漂亮。

(2)教師播放旋律優美的音樂,學生進行創作。

(3)優秀作品展覽。

七、課堂總結

教師:今天大家創作的圖形都有一個怎樣的共同名稱呢?你能說說對稱圖形都有怎樣的共同特徵嗎?你還有什麼要向大家說的嗎?

教師:軸對稱圖形真的很美麗,因此被廣泛運用於服裝、傢俱、交通工具、建築等各方面的設計中。老師希望大家能在新年來臨之際,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把我們環境佈置更美麗!

八、佈置作業:課後四人小組合作,創作對稱圖形

映象對稱(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直觀圖,再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能直觀分析對稱的兩邊圖形有什麼關係。

2、通過活動使學生體會映象對稱的性質:照鏡子時,物體與像的上下、前後相對位置相同,左右相對位置正好對換。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通過觀察直觀圖,再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能直觀分析對稱的兩邊圖形有什麼關係。

教學工具:

1、教師準備數字卡片,時鐘,一面大鏡子

2、學生準備小鏡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舞蹈房上數學課,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不過,聽完老師的一個故事以後,你們就會明白,為什麼要到舞蹈房來上課。

故事:從前,森林裡住著一隻大老虎,他可凶了,見著小動物就要吃他們。有一天,一頭小羊在森林裡迷路了,他走啊走啊,誰知道遇到了這隻大老虎。老虎惡狠狠的對小羊說:“我要吃了你!” 這時,小羊急中生智,對老虎說:“老虎先生,您不能吃我,因為我正要到另一頭老虎先生的家裡去,他也要吃我。“老虎一聽,氣壞了:“什麼?你帶我去找他,我要給他點厲害瞧瞧!” 小羊把老虎帶到了一條河邊,指著河裡的“老虎”說:“你看,他就在哪兒呢!”老虎一聽,朝河裡看去,果然有一隻大老虎在“惡狠狠”的盯著他,老虎“啊嗚”一聲撲過去,掉進河裡,被活活的淹死了。

二、初步感受

師:同學們,老虎看到的究竟是什麼?生:是他自己的倒影。

師:對!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就可以看見這種現象,看到“一模一樣”的自己,你能舉個例子嗎?生:走在街上,櫥窗裡;鏡子裡;擦的很亮的傢俱裡;河裡;玻璃窗裡……

師:大家說的都對,現在請大家看前面的這一面大鏡子,你能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老師;……

師:現在請注意看鏡子裡的老師,老師向前走一步,鏡子裡的“老師”怎麼樣?

生:也向前走一步。

師:我向後退一步呢?生:鏡子裡的老師也向後退一步。

師:現在我左手拿筆,右手拿紙,鏡子裡的老師左手拿什麼?右手拿什麼?

生:兩種意見:①左手拿筆,右手拿紙

②右手拿筆,左手拿紙

師:現在出現了兩種意見,那麼好,我請出兩個同學作為兩種意見的代表,來玩一個遊戲,一個做自己,另一個做鏡子裡的人。

(遊戲結束後)

師:現在我們在來判斷一下,鏡子裡的老師左手拿什麼?右手拿什麼?

生:左手拿紙,右手拿筆

師:所以,鏡子裡面的和鏡子外面的前後—(相同)左右—(相反)那麼上下呢?(相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五第5題

哪個是你在鏡子裡看到的樣子?圈出來反饋糾正

2.看鏡子說數字

1) 上一個同學,看著鏡子報數字:1,5,7,2,8,0,9,4,3,6

2) 位數:23,45,25,87,47,16,90,57,58

3.完成練習十五看鏡子寫數字

4.看鏡子寫時間,反饋

四、佈置作業:

玩鏡面遊戲;隨堂練習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抽象角的過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會直觀比較角的大小。

3、讓學生認識直角,能在物體的表面找出直角。

4、形成角的正確表象,促進學生空間觀念及抽象思維的發展,感悟抽象的數學方法。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請學生仔細看大螢幕,根據照片來猜猜這是什麼?( 出示冰箱照片)學生猜測。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學生相應的照片。

再猜猜(出示捐款箱圖),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你們要是看見哪個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來呢?

剛才同學們看得都特別仔細、特別認真。用眼睛仔細、認真的看這就叫“觀察”。

二、授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個好朋友,瞧!就是這隻玩具小熊。小朋友們,喜歡這隻小熊嗎?它可愛嗎? (出示試一試1) 小朋友想一想:男孩站在玩具小熊的哪一邊?

請大家頭不要偏,手不要動,仔細觀察玩具小熊,思考一個問題:仔細觀察,站在女孩的位置上,又能看見玩具小熊的什麼?

請一位學生站起來向全班學生說說?

結合學生髮言,讓學生進行描述,同時教師進行板書:前面、側面。

為什麼觀察的是同樣的玩具小熊,大家剛才說的卻不一樣呢?

結合回答,教師歸納:由於位置不同,所以觀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狀也就不一樣了。

活動一:照片找位置。

老師出示圖片(試一試2)學生想一想:這張照片上,小貓、小猴分別看到的是大像的什麼?

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那個面,並連一連吧!

活動二: 老師再出示試一試3(1)圖片,請學生根據圖片想想淘氣、蘭蘭、小紅分別看到茶壺的哪個面?

剛才他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看到了茶壺的一個面。如果能讓小朋友全面地看到茶壺的上下兩個面,那才好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能看到它的上下兩個面嗎?請大家開動你們聰明的腦袋想想吧!請看幻燈片試一試3中的(2)。

大家發現了:要全面的觀察物體可以圍著它轉,從四處看;也可以讓它給我們轉一圈來進行觀察。 如果是一些較大的物體,同學們想一想,那應該怎麼辦呢?對於一些較大的、不能動的物體,我們就要站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角度觀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觀察方法!

三、拓展運用 激勵創新

老師準備了一些練習題,大家一起拼一拼。

課件出示圖片。

看一看,你知道他們分別看到木箱的哪一面嗎?

請小朋友積極動腦,猜一猜吧!

學生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

四、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課後能夠處處留心觀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感受,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並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養學生辯證、縝密的數學思維習慣。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仔細傾聽、大膽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 思維碰撞,匯入主題。

師:同學們,老師想給同學們講一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第一個人摸到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第三個人摸到了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牆。”第四個人摸到了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學們,同樣一頭大象,為什麼四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呢?

(生交流)其實把四個人說的綜合起來才是象的真正樣子,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側面、背面。

1、教師轉動身體,讓學生初步感知正面、側面、背面。

2、拿出玩具恐龍進行展示,讓學生簡單感知恐龍的正面、側面、背面。

(二)從不同的四個面觀察玩具恐龍。

課件出示觀察要求:

a、靜靜的觀察,靜靜的思考。

b、請4位同學觀察彙報,“我在恐龍的( )面,我看到了恐龍的( )”。

1、原位觀察,交流,指名彙報。

2、換位觀察,四名學生每次沿順時針方向移動一個座位,直至 回到原位。每換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彙報。

討論:從四個不同的位置觀察恐龍後有什麼發現?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總結出: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不同。

3、師:同學們,老師課前還給恐龍拍了照片。幻燈片依次出示三個面的恐龍照片,學生認真觀察,想一想這是從哪個方向拍的。

4、試一試練習鞏固 指名彙報,全班評價。

(三)觀察數學課本的上下 認識上面、下面 感知物體

師:除了前面,後面,左邊,右邊,還有什麼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師:猜一猜他們是從哪個方向看到的? 配一個練習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問,完善探究

師:通過觀察恐龍、數學課本,我們都能得出一個結論: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不同。一定是這樣嗎?

師:老師拿出杯子,順時針移動從不同位置觀察。

師:同學們從不同位置觀察杯子後,有沒有什麼發現想和大家分享?

生:從不同位置觀察觀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樣的。

引導學生小結: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鞏固練習

1、 攝影展覽,連一連:

小猴子照出來的是:

小兔子照出來的是:

2、下面個圖分別是在車的哪個方位看到的?

3、下面的圖形分別是在哪個位置看到的?

連一連。

4、連一連,並說一說分別是從電視機的哪個方位看到的?

5、 說一說分別是從電視機的哪個方位看到的?

四、 全課小結,課後延伸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想和大家分享的收穫嗎?

師:孩子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可能不同。

板書設計: 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可能不同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12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位置關係和交換的過程,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學生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感受數學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準備:實物,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講完後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說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

學生交流。

教師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用故事引入,引發學生的討論,從而使學生理解要全面地瞭解一個物體各方面的特徵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感受區域性和整體的關係,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激發興趣,合作求知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說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給你們一個獎品,趕快開啟看看吧。(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獎品,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說說。

2、學生觀察交流

3、全班交流彙報。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說一說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組輪流說一說,說完之後,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後再在小組中說一說。

5、引導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頁上的恐龍圖:這是小亮、小紅、小明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獎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並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小組合作交流,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結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判斷三個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三、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說一說從前、後、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樣子,在學生的頭腦中進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樣的知識應用中體驗成功。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好在哪裡?

五、隨堂練習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體驗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不同,初步體會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

2、通過觀察各種物體,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不同,初步體會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

2、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小象的玩具模型,圖塗有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盒子,杯子,三張抽象的杯子圖片

學生自備一個小玩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大家在暑假的時候有沒有去旅遊呢,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時候,我們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氣,奇奇也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動物呢,是大象。這一天他們也看到了一頭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說:“我看到一扇門上掛著一條尾巴。”

淘氣說:“我發現一堵牆上有一隻耳朵。”

奇奇高興的說:“我看到了一頭可愛的大象兩隻呼扇唿扇的耳朵,還有長長的鼻子。”

為什麼同樣一頭大象,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確是完全不同的畫面呢?

生答: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們要全面瞭解一個物體,必須全面觀察這個物體,學會觀察物體。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物體吧。(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長方形盒子)現在老師手中有一個盒子,它是什麼形狀的呢?

生答:長方體

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顏色是一樣的嗎?(轉動長方體)它有哪幾種顏色呢?

(板書:黃、紅、白、綠、藍、黑)

老師手拿盒子,分別提問距離相差很遠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幾種顏色?

(板書幾個小朋友的答案,並按種類多少將其歸類)

(老師手指黑板上的答案)為什麼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種顏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兩種甚至只有一種呢?

生答:觀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細想想: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種顏色呢?

生答;3種

那隻看到一種顏色或者兩種顏色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看到三種顏色呢?

生答:轉動長方體,或改變觀察角度

3、現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來親身體驗觀察的樂趣吧。

要求:四人一組,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玩具,告訴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並且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嗎?

(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物體)

剛才我們已經觀察了自己的玩具,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麼?

對集體發問,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轉動自己的玩具觀察呢?通過轉動玩具,你又發現了什麼?

老師總結,板書: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結果不同(齊讀)

小遊戲:現在我們來做個小遊戲,猜猜它是什麼 自由討論30秒,對於這四幅圖,你的謎底是什麼呢?

其實,這四幅圖是同一個物體。有的同學可能就疑惑了,同一個物體怎麼會有四幅不一樣的圖呢?(觀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向想,這個謎底是什麼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嗎?(出示杯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個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圖呢?第二幅第三幅還有第四幅呢 ?

三、練習鞏固(課本67頁)

1、軍事博物館舉行恐龍展,小亮、小明、小紅都來看恐龍 。那你知道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老師巡視,然後集體糾正)

2、現在不把書壘起來,你會做第2題嗎?試一試吧。

四、總結

通過觀察長方體,自己的玩具,還有猜謎遊戲 ,你有什麼收穫?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觀察、比較,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

(2)能正確辨認從某個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或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觀察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和觀察活動;能克服困難,努力追求成功。

教學重點:

1、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2、能根據看到的形狀判斷觀察的角度。

教學難點:

能根據看到的形狀判斷觀察的角度。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從學生喜歡的故事入手,出示《盲人摸象》的畫面,選用成語《盲人摸象》的故事匯入新課。

師:故事中的盲人們分別把大象說成什麼,為什麼?引發學生討論。(設計意圖:激發學習興趣,由“摸”過渡到“觀察”。既能為新知做好鋪墊,又能滲透本課的重點內容,從而使學生初步理解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結果是不一樣的,感受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

師:看來觀察物體,只看到一部分或者一個面還不行,要不然就要鬧笑話了。教師引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物體。 板書:觀察物體

二、體驗感悟,探索新知

1、猜一猜。

運用課件出示一個小猴的照片,先出示從前面拍的讓學生說一說都看到了這個猴子的哪個部位,再出示猴子的後面、側面的照片,分別讓學生說一說都看到了什麼。師:拍的是同一個猴子,為什麼照片會不一樣呢?知道嗎?(設計意圖:這部分主要是引導學生學會從物體的不同角度去觀察,初步感受觀察點不同,所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我這樣的做得主要目的是以身邊的實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瞭解觀察物體的角度,如正面、側面、背面)。

得出結論:同一個物體,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分別從正面、側面和後面觀察,看到的結果是不同的。

出示課本例1

讓學生觀察圖1,趙亮、王麗、丁一、江分別看到水壺的哪一面?並說一說為什麼。

小結:為什麼他們看到的圖形不一樣呢?(同一物體,從不同方向觀察,看到的形狀不一樣;想要全面地瞭解一個物體的形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

2、實物觀察教學

教師在教室中間的桌子上放一個水杯,全體同學面向水杯進行觀察。

(1)同桌之間說一說自己看到水杯的那些地方。

(2)課件出示水杯各個側面圖,請觀察結果一樣的同學舉手,並說說你從水杯的哪一面進行觀察的 ,分別看到了什麼?

(3)剛才我們坐在自己的面只能看到水杯的一個面,怎樣才能看到水杯的其它面?(小組討論)請對面的兩組同學交換位置,說說所觀察到得結果跟剛才一樣嗎?你知道為什麼?(設計意圖:啟發學生思考,位置的變化對觀察結果的影響)

小結:站在各個位置觀察到的水杯的部位是不同的所以得出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是不同的。

出示課本例二

進一步讓學生仔細觀察,說出小女孩的正面、左面、側面分別是小紅、小軍、小明畫的。

3、觀察驗證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觀察的方法以後,請每個小組的同學拿出準備好的一個實物(如長方體,正方體,玩具車等特徵較明顯的)放在桌面上,小組四個人分別在自己的位置觀察,小組成員互相交流自己看到的是實物的哪一個部位。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是想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自主探究,總結出“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結果是不同的”)這一結論。(板書)。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下面的圖形分別是誰看到的?

利用多媒體出示課堂活動第一題,說一說圖中三個人看到的小汽車分別是什麼樣的?然後彙報,並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在觀察實物的基礎上判斷三個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 練習。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首先讓學生說一說在這節課中,你們都學會了什麼?回家後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所有的物體從不同位置觀察,所看到的物體形狀都不相同呢?(設計意圖:本節課重點介紹了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得到的形狀不同,然而,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有一些物體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形狀是相同的,因此,可讓學生在課下自己去尋找,觀察,如球、蘋果等,這樣既體現了知識的嚴密性,同時培養了學生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15

學習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一課時(第67、70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學學生活動,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

3.培養學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學習重難點:使學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學學生喜歡的玩具、小黑板等。

學習過程

一、用學學生喜愛的遊戲入手,創設情境

1。 播放有多種動物叫聲的vcd,請學學生猜一猜都有動物(如孔雀、恐龍、獅子等),同時問:“你是怎樣猜出這些可愛的動物的?”(學學生回答說是根據動物的聲音。)

2。 出示幾張動物卡片,遮住動物的一部分,又請學學生是什麼動物?

3。 根據學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學生是怎樣猜出來的?

4。 學生:我看見大象的長鼻子;我看見老鼠的尾巴;我看見駱駝的駝峰……

老師: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形狀,有正面的、側面的、後面的。那今天我們就玩一玩,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你看到了什麼?(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不同的物體形狀

1。 老師:請同學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組內的同學互相玩耍,並說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小組彙報:看到的是什麼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

2。 畫學學生看到的汽車形狀。老師:咱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汽車的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的畫出來。(小組活動)

3。 展示圖畫。請每組小組長把本組的畫收集到一起,並貼在黑板上。

老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講講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麼位置看到的?為什麼汽車有這麼多不同形狀?

學生:因為我是從側面看的;因為我是從正面看的;因為我是從後面看的……

老師:原來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車形狀也不同。

4。 老師:請學學生交換位置,再觀察,說說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讓學學生回原位。)

5。 請學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每組一個)放在桌上,坐在現在的位置上觀察玩具的形狀並把它畫出來。(全班交流,介紹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麼位置上看到的。)

三、應用拓展

1.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數學書合在一起,擺放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紹看到書的形狀。老師同時出示圖片請學學生判斷。

2.連線遊戲。教科書第70頁第一題,請學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車形狀。

四、小結評價

我們的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出示卡片)所以在我們的眼睛裡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這裡面有我們許多數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的學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