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特點研究論文

來源:才華庫 2.11W

摘 要: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特點 (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直接傳播。直接傳播是人類最悠久的藝術傳播方式,同樣,實物傳播和親身傳播的直接傳播方式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早期的資訊交流與傳遞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別中的傳統舞蹈、雜技、遊藝及各類戲曲早期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特點研究論文

關鍵詞:文化遺產論文發表,發表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世界文化遺產論文投稿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特點

(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直接傳播。直接傳播是人類最悠久的藝術傳播方式,同樣,實物傳播和親身傳播的直接傳播方式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早期的資訊交流與傳遞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別中的傳統舞蹈、雜技、遊藝及各類戲曲早期都是通過直接演繹的方式進行傳播,直接傳播互動性強、現場氛圍活躍,即使是在傳播渠道和方式多樣化的今天,直接傳播仍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傳播方式,早期的舞蹈、雜技、遊藝及各類戲曲都是採用這種方式進行資訊交流的。例如,五大戲曲之一的京劇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上精緻細膩,虛實結合,處處入戲,唱腔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故事情節玩轉曲折,衣著絢麗多彩,以武戲文唱為上,具有強烈的現場感染力。直接傳播的另一大優勢就是通過現場的互動能夠直接獲取反饋資訊,直接傳播時,藝術家能夠即時和觀眾交流,獲得直接的反饋資訊,並適時調整藝術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

(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媒體傳播。隨著人類資訊交流方式的發展,傳統大眾媒體發展相當成熟。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重視意識自國家設立文化遺產日後也越來越強,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資訊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每年的文化遺產日前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和認知達到了高潮。隨著傳播資訊的增多,傳統媒體逐步完善了一個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媒介語境,通過多種先進的科技方式記錄、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統媒體仍然由廣播、報紙、雜誌、電視等主流媒體所控制的.今天,觀眾通過這些主流媒體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資訊,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藝術家,跟絕大部分的觀眾並沒有直接的聯絡,更鮮有直接交流,這導致觀眾資訊反饋量很少,不但反饋資訊滯後,更有可能產生反饋誤差。儘管存在這些問題,傳統媒體仍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主要方式,人們通過傳統主流媒體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提升國民自豪感。通過給它們的傳承人提供各種服務與幫助等,推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媒體傳播。新媒體包括手機媒體、網際網路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升級媒體(如地鐵電視),當前,除了傳統媒體,新媒體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方面也佔據著重要位置,新媒體的以下特點使得它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互動性。大眾可以通過新媒體的各種終端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家實時溝通,這些藝術家也可以通過各種終端了解各種反饋資訊,新媒體的互動可以通過視訊、聲音、文字影象等內容進行,大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自由採用互動和接收資訊方式。二是即時性。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家和活動主辦方可以即時通過新媒體媒介釋出資訊,讓大眾即時瞭解各種文化資訊。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家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轉變為自媒體媒介,即時從橫向和縱向傳播文化資訊。三是獨特性和人性化。很多新媒體使用者自己或依據傳統媒體資訊編寫各種訊息,這也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新媒體傳播的獨特性和人性化,最大程度上反映了獨特的個人品位和審美觀念。

二、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力的對策

在通過系統分析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資訊傳播因素後,本文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應注重保持它的實質精神、原始生態和自身內涵魅力,同時利用先進的媒介科學技術提升影響力和傳播效果。

(1)重複傳播非物質文化資訊。重複傳播有助於使大眾產生行為、觀念變化,加深傳播效果。雖然我國媒體逐年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但其報道內容多半是概括性的且基本都是一次性宣傳,深度報道和專題報道不足,跟蹤報道就更少了,這種宣傳方式在海量資訊的今天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鑑於旅遊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密切關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訊應該學習旅遊廣告的宣傳方式,深度挖掘介紹資訊,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內重複出現,並配以絢麗的畫面、和諧的音律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2)加強對媒體人的引導和培訓。媒體人在評價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尤其是為了突出非物質文化遺產風俗的傳播效果時,自身的經驗和認知往往無意識地影響他們對資訊的篩選和使用,使評論失去了傳播的客觀性,甚至可能破壞民俗的原始生態形式。因此,加強對媒體人的引導和培訓非常必要,報道需經多方求證、不輕率、客觀實際的書寫。

(3)媒體應善於發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爽目性。愛美之心人人有,為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媒體應充分發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美和形式美,利用美的影象吸引大眾的興趣。現階段,媒體對這方面的發掘並沒有給以足夠的重視,即興拍攝的現場圖片和視訊經常出現在報道之中。在今天的資訊社會中,要想獲得大眾的接受和喜愛,就要充分重檢視像的爽目性。

三、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衝擊,為了加強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讓人們儘可能地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資訊顯得尤為迫切,我們應該共同研究如何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讓更多的人領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質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