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

來源:才華庫 2.58W

導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

題目: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策略研究

【內容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在當今資訊化高速發展,網際網路無處不在的時代,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性發展,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介紹了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經驗,我國可以借鑑日本的先進做法,從網際網路背景、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計劃、少年兒童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海外傳播四個方面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策略。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際網路;活態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作為文化的一種存在方式和表現形態,一直與人們的生活、習慣、風俗等融為一體,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記憶。

近些年來,“非遺”一直是個熱詞,非遺的保護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在傳統村莊減少、農耕方式替代的時代背景下,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也要與時俱進,創造出具有時代意義的、符合當代人審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遺,使非遺融入現代生活,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

一、非遺活態傳承的意義

非遺的活態傳承是指非遺的產生、發展在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環境中進行傳承與發展,其最終目的是保護非遺。

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活態呈現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血脈和情感的主要體現。

非遺不是文物,不是凝固的。非遺歷經千百年的文化流變,是動態的、可變化的,在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各時代的傳承人群在與歷史、自然等環境的互動中不斷對非遺進行再創造。

一方面,非遺專案需要在創新和傳承相結合的良性互動中,為當代人理解和認同,真正實現活態傳承。

另一方面,非遺的活態傳承也要杜絕過度商業化的傾向。

例如,在一些旅遊景點,“潑水節”“火把節”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過節”;帶有惡搞甚至低俗性質的婚慶習俗強拉遊客參與,目的就是讓遊客為名目繁多的消費專案買單,早已失去了展示非遺專案、讓遊客瞭解認識非遺的初衷。

這種純粹為了賺錢、改變非遺性質的所謂創新,實則是對非遺的嚴重破壞,在非遺的活態傳承中是要堅決摒棄的。尊重非遺,保護和傳承非遺,核心是保護傳承人,尊重傳承人群的主體地位,保護傳承人群獲得收益的權利,在保護和傳承中實現非遺的創新性發展。

二、日本非遺活態傳承的經驗

日本是世界上文化遺產保護走在前列的國家,重視非遺的活態保護,他們的許多做法都值得借鑑和學習。

(一)創新求變的傳承之路。

以傳統手工技藝為例,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傳統金屬工藝、漆藝和陶藝製作時使用天然材料和傳統技法,對器物形制、色澤、紋樣進行改良創新以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和人們審美取向的改變。

1974年日本頒佈了《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1992年國會進一步修正該法律,加大了扶持力度。日本的傳統手工藝堅持創新求變,因此多年來發展良好。

(二)“人間國寶”的認定和保護。

非遺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是“活”的動態文化,其聲音、形象和技藝存在於從事它們的人身上,傳承人是確保非遺“活態性”的核心因素。

日本在非遺的保護中非常重視傳承主體,強調對傳統文化持有人的保護。非遺保護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對傳承人的認定。日本將那些具有高超技能,能夠傳承某項文化的“身懷絕技者”,稱為“人間國寶”.日本的這些“人間國寶”對所傳承的技藝予以記錄、儲存並公開。

日本政府每年給這些“人間國寶”200萬日元補助金,用來培養和傳承繼承人。因此,政府監督該筆款項的使用情況,“人間國寶”每年要向政府報告該筆款項的用途。日本對“人間國寶”的認定和扶持有力推動了日本非遺的傳承發展,“能樂”、“歌舞伎”、“狂言”這些日本傳統的藝術表演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三)非遺保護中的兒童意識。

非遺的活態傳承不僅是少數核心傳承人的保護,還關係著培養傳承群體,特別是傳承群體中的少年兒童。日本非常重視對傳承群體中少年兒童的培養,為中國小生提供體驗傳統藝能的機會。

例如“歌舞伎”,2001年開始舉辦以中學生為物件的“歌舞伎講習會”,從2002年起,“歌舞伎講習會”拓展到國小生,並且每年都予以實施。日本中國小在課程設定上也非常重視日本傳統文化的學習,設立了傳統工藝品課程,加深中國小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培養他們從小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和親近之情。

三、我國非遺活態傳承的策略

(一)網際網路背景下非遺活態傳承。

在資訊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藉助網際網路技術,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更加貼近年輕人、更加符合時代發展要求,被當代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接受與選擇,拓展其生長空間,以真正實現非遺的價值。

微信推送、淘寶開店、視訊課程,是許多非遺專案都在嘗試的網際網路背景下活態傳承的新途徑。以桐鄉竹編的傳承之路為例,竹編傳承人錢利淮和他的團隊開創了竹芸工坊,讓竹編從小眾作坊走向大眾傳承。

他們根據受眾的年齡和基礎編寫了生動直觀的'竹編網路課件,開設竹編私房課的網路直播教學,並在“竹芸”微店上推出竹編DIY商品。錢利淮開創的“網際網路+竹編”的傳承形式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普通大眾可以根據需要在網上選購竹編材料,按照網路課程自己在家學習竹編。

浙江桐鄉推出了非遺專案專題傳習班的微信公眾平臺,包括剪紙、桃核雕刻、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木雕、麥稈畫,最大程度地滿足公眾對非遺以及傳統文化的需求。

非遺專案通過網際網路匯聚人氣,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的人到非遺專案實體店;通過非遺專案實體店的展覽、展示,創造一種審美的情感體驗,以及對於傳統、對於歷史的敬畏,形成網際網路與實體店的良性互動發展。社交媒體公眾賬號、移動終端應用程式這些途徑讓非遺越來越進入普通公眾的視野。

例如,浙江象山的非遺訂閱號“象山非遺”,資訊釋出頻率很高,闡釋質樸而到位,策劃很接地氣。

中央美術學院釋出的《中國古典傢俱》APP大受歡迎,這個APP運用遊戲的手法,實現明代榫卯傢俱的完成過程,在帶給人們娛樂遊戲的同時,使人們瞭解到中國傳統木作的“靈魂”---榫卯的技藝。這個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明代榫卯傢俱APP,是數字化背景下將現代新技術與非遺中的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的成功典範。這個明代榫卯傢俱APP,使使用者短時間內能夠直觀的認知榫卯傢俱的結構和組合,讓非遺真正走進現代生活,實現了非遺的活態傳承。此外,通過開發非遺遊戲軟體來擴大非遺在兒童、青年人中的傳播。

例如:南通藍印花布的遊戲軟體收錄了近千種藍印布典型圖案,該軟體還可用在蘇繡、雲錦等非遺專案中。

(二)實施非遺傳承人群的支援和培訓計劃。

人是非物質文化的載體,傳承人是確保非遺活態傳承的核心問題。除建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製度之外,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29條規定了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目前,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專案代表性傳承人。國家自2008年起,補助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專案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2016年起提高為每人每年2萬元。

非遺的傳承僅靠為數不多的代表性傳承人作用甚微,還需要積極培養非遺持有者、從業者等非遺傳承人群,通過非遺傳承人群來推動非遺的活態傳承。2015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以下簡稱“研培計劃”)正式啟動,該研培計劃是文化部聯合教育部專門針對非遺保護髮起的。

研培計劃有助於提高非遺傳承人群的技藝能力,有助於非遺傳承人群深入領會傳承專案的文化內涵,從而增強非遺活態傳承的持久動力。

(三)非遺走進少年兒童。

非遺的活態傳承要在少年兒童中紮根。聘請民間藝術家走進課堂為中國小生常年授課,教授傳統手工藝課程,為學校裡的少年兒童講好民族文化的每一課。

在符合條件的中國小建立傳統文化基地,將非遺烙印在少年兒童心中,鼓勵中國小生從小就樹立保護傳承非遺的意識。充分利用民俗、節日,讓少年兒童在非遺實踐環節參與技藝體驗,在體驗中培養少年兒童對非遺的興趣愛好。建立非遺博物館,展示非遺專案的圖文及實物,舉辦非遺專案展示展演互動活動,點燃少年兒童非遺教育的火種。通過深入認知和參與非遺專案,使少年兒童成為非遺活態傳承的後備力量。

(四)非遺的海外傳播。

將中國的非遺向世界傳播推廣,是進行國際間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以非遺專案剪紙為例,剪紙在中國多地廣泛存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也有剪紙。以剪紙為媒介,可以很好地起到文化交流溝通的作用。

在中國剪紙推向世界的過程中,中央美術學院通過剪紙與世界進行溝通交流,十多年間與不同國家進行以剪紙非遺為主題的創作合作,將剪紙作為國際間交流共有的文化背景。

這既推動了中國剪紙走出去在海外的傳承,也促進了世界對中國剪紙藝術的認同與接納。從營銷策略來看,將非遺產品上傳到網路平臺,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還遠銷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為非遺的傳播提供了極為寬廣的領域。

【參考文獻】

[1]王英傑。淺析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J].理論界,2013(4):67

[2]陳又林。從日本經驗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J].神州民俗(學術版),2012(3):10~12

[3]徐繼巨集,薛帥,鄭蕾。“走進非遺第一線”振興傳統工藝浙江行紀實[N].中國文化報,2017-06-08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