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校傳承論述論文

來源:才華庫 2.58W

摘 要:摘要 :為了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分析民族音樂、民間文學等民間文藝高校傳承的必要性,從《民族音樂》《民間文學》課程資源的開發、創造傳承的良好課堂氛圍和進行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等幾個方面來探究民間文藝在高校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校傳承論述論文

關鍵詞:文化遺產論文

摘要:為了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分析民族音樂、民間文學等民間文藝高校傳承的必要性,從《民族音樂》《民間文學》課程資源的開發、創造傳承的良好課堂氛圍和進行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等幾個方面來探究民間文藝在高校傳承的路徑,從而思考民間文藝對當代大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與人文素養的作用。

關鍵詞:民族音樂;民間文學;民間文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校傳承

在物質文化興盛的當下,非物質文化卻日益凋敝和流失;影視、網路等大眾傳媒為主體的消費文化成為時尚,以民族音樂、民間文學等民族傳統文化則處於邊緣地位而發展瀕危。民族音樂、民間文學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的主要內容。因此,高校的《民族音樂》《民間文學》課程應該承擔非物質文化傳承的時代使命。

一、“非遺”高校傳承的必要性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強化民族認同感,《民族音樂》《民間文學》課程理應在高校課堂給當代大學生以傳統文化精神的滋養。在全球化、資訊化的21世紀,文藝在世界交流互動中有“趨同化”的發展趨勢。我們認為,只有各民族保持文藝傳統的特色,才能豐富人類文化的樣態。首先,民間文藝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民間文藝作品數量繁多,樣式眾多,它忠實地記錄著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凝結著民族的精神,全面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社會生活和文明發展史。從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到歌謠、民歌,都體現了人民群眾的道德觀念、生活願景和中華民族精神,保留著形成民族品性的文化原生態。我國的民間文藝是數千年的農耕文化生態環境下的精神產物,集中體現了農耕文化的“和為貴”“天人合一”“協和萬邦”“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思想。這些思想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集中地體現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智慧、審美創造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民族傳統文化是民族依存的前提,是維繫民族認同感的精神臍帶。民間文藝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寶庫中最主要的寶藏。民間文藝是幾千年來廣大人民群眾代代流傳、不斷創新的傑作,成為數千年來人民的精神家園,對塑造民族精神和審美創造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次,現代的文化生態環境對民間文藝生存空間的擠壓。現代文化生態環境下,生存競爭加劇,急功近利的物質化功利化明顯,都市文化的消費時尚和視聽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如電視、電影、網遊等)不斷地擠壓精神空間,導致精神家園不斷地萎縮。民間文藝的生存和發展就日益維艱。“根據聯合國檔案的規定,‘非物質文化’的保護物件主要指瀕危的民間文化。”而民間文學、民間表演藝術、民俗是民間文化最主要的內容。為此,對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文藝的保護、傳承、發展是我們中華民族處在經濟社會轉型時期面臨的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基於民間文藝所包含的深厚民族文化意蘊和現代生存困境的分析,高校的《民族音樂》《民間文學》課程應秉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責任感來傳承民間文藝的流脈,使其得以香火傳承。因此,民間文藝的傳承與發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承繼、民族精神家園守護的重要途徑。

二、“非遺”高校傳承的路徑

如今的文藝作品都是大量複製和快速傳播的,該如何承傳具有地域性的民間文藝?地方高校如何利用《民族音樂》《民間文學》等課程來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呢?

(一)“非遺”相關課程資源的開發

《民族音樂》《民間文學》不僅作為高校相關專業的專業課程,也作為高校的人文通識課程,不能死守教材的理論知識的講授,更主要的是要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更新。如前所述,民間文藝全面地反映了民族發展史,是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化石”。所以,在做好課程理論儲備的前提下,任課教師要善於挖掘和開發“非遺”相關課程資源,一是要廣泛涉獵關乎整個中華民族的重大問題的民間文藝,比如,華夏民族的龍圖騰的傳說,“年”的故事等,“它們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所有子民彼此認同的標誌”,這種包含情感內涵的文化不是消費文化能比擬的。並對反映同一話題的各種民間文藝樣式進行選擇和組合,以便課堂上給予大學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和傳統文化侵染。二是進行田野採錄和整理。因為民間文藝的地域性特點,所以,任課教師對地方高校所在地的民間文藝進行田野採錄和整理,以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傳統。我們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地處重慶市合川區,可以利用地緣之便,對重慶的各種民間文藝進行蒐集,尤其是已經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間文藝,例如,川江號子、巴南區的木洞山歌、巴南區和萬盛區的吹打、秀山民歌、酉陽民歌、九龍坡區的“走馬鎮民間故事”、南岸區的“廣陽鎮民間故事”、巫溪的“炎帝神農傳說”、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酉陽古歌”等等。三是要不斷創新和拓寬“非遺”課程資源開發的方式。目前,我們將課程資源開發與課堂活動結合起來,採用了課堂“曲藝傳唱”、“山歌、民歌大比拼”、“故事擂臺上”、“傳說人人說”等形式;在田野蒐集與學習後舉行“民族音樂”系列展示活動,如“吹打”專場音樂會;“非遺社團”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等。這不僅傳承了民間文藝,豐富了課程資源、活躍了課堂,開闢了第二課堂。此外,我們還以課題申報的方式,加強對“非遺”課程資源開發的經濟和時間投入。

(二)創造良好的“非遺”傳承氛圍

首先,營造民主、輕鬆愉快的傳承“非遺”的課堂。民間文藝具有活態流傳性,如果不流傳,它就會喪失生命活力。所以,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和來自不同少數民族的大學生帶著各自的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曲藝、民歌“開口說”“開口唱”,形成中華民族的“民間文藝”交匯的活態課堂。民間文藝的傳播方式是“現場”傳播,課堂上就讓學生通過“說”“唱”“演”,現場流傳的過程是再創造的過程。我們採用比賽的方式激勵大學生用進行說唱展演,同時以課程加分或課程考核的方式鼓勵學生對其他學生說的民間故事和傳說進行“複述”,對民歌、山歌、民間曲藝進行“翻唱”,然後叫“原版”學生進行評價。這個過程,雖然不能誕生“非遺”傳承者,畢竟“誕生於農耕文化語境中的民間故事在其特定的場域裡發揮著原生態服務民眾的功能,有聽眾市場的講述情境造就了故事家的誕生。”但是,我們發現,教育主體積極參與“說唱”“展演”,激發了其學習民間文藝的興趣和體會到了創造的快樂和精神的愉悅,而且促使了其對各種“非遺”(民間文藝)樣式進行自覺的橫向傳承。其次,邀請重慶“非遺”傳承人來高校進行展演傳唱,進行“現場傳承”。民間文藝的“傳承應該還是人和文化展演空間的傳承。”我們認為,只要高校教育持續創造民間文藝傳承的人文氛圍,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創設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的活態流變空間,營造互動交流的故事講述情境和唱演的氛圍,“非遺”的保護、發展就會以活態流傳的.方式持續下去。

(三)加強對重慶民間文藝的研究

地方高校利用科學研究的優勢,加強對高校所在地的民間文藝進行研究。一是因為田野調查方便,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二是有利於地域文化的研究,以使地方高校的科學研究與繁榮地域經濟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對地方民間文藝的研究,首先要從民間文藝的產生、發展、變遷和演化過程進行縱向研究,以對其進行巨集觀的、規律性的東西進行探究。其次,從民間文藝的文學本體進行研究,如審美特徵、型別歸屬等層面入手進行研究。再次,從文化人類學角度來研究民間文藝,這樣就可以關注與民間文藝密切相關的當地社會生活、文化生態的研究,以解釋不同地域和不同族群民俗現象、文化現象的異同。當前比較重要的是對保護、傳承民間文藝的策略進行研究。由於孕育民間文藝的文化語境已經和正在被現代化“風蝕”,民間文藝不能僅僅停留於“留聲”的保護性策略,而要採取活態的“傳聲”策略和路徑。可以將“非遺”與重慶富麗的自然景觀結合起來,建構文化旅遊景觀。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其中秀山民歌就是一大亮點。再如,重慶三峽地區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區,這裡“流傳著有許多民間故事,幾乎每一個景觀都有神話傳說,這些民間故事和景觀傳說,超越時空界線在歷代人民群眾中口耳相傳,經久不衰……豐富和深化了自然景觀的審美價值,構成了三峽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重慶民間文藝的研究及其研究成果,有利於豐富和開發“非遺”課程資源,也有利於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傳承,從而加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校傳承。

三、“非遺”高校傳承的重要性

民間文藝(“非遺”)既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民族精神的源泉。當代大學生將是實現偉的中國夢的中堅力量,高校的“非遺”傳承可以利用民間文藝對其進行民俗風情和歷史教育,也可以對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精神正能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振奮團結、和平、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發揚仁義禮智信的傳統美德。民間文藝有著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豐富多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態,影響和燭照著中華民族一代代人民的精神生活。民間文藝發揮著娛樂和教化作用、宣傳鼓動作用、組織協調作用的文化生態一去不復還。在現代化的當下,民間文藝屬於“草根文化”,具有平民化特點,具有民主、平等的特徵,具有強烈的生活意識和社會擔當意識,堅持以人為本的文化內涵,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財富。因此,高校“非遺”的流傳,有助於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通過對民間文藝的學習和傳承,讓大學生感受民間文藝學特有的審美習慣、審美特徵和審美風采,不斷提升其民間文藝的審美鑑賞能力。總之,地方高校對保護、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因此,充分認識到了民間文藝這種活態文藝的文化價值、流傳特徵及其在高校傳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們進行了“非遺”相關課程資源的開發,思考和探究了民間文藝高校傳承的實現路徑。希望藉此讓世代相傳的“古老”的民間文藝繼續現代流傳,讓中華民族的文化流脈源遠流長。基金專案: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研究”(DLA110302)子課題《重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音樂類)高校傳承研究》,課題編號:FY3D008。

參考文獻:

[1]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序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黃濤.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王志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中民間故事的傳承發展策略探究———以“譚振山民間故事”為例[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

[4]田世政.長江三峽旅遊文化中的附會現象初探[J].三峽學刊,1997,(0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