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探索論文

來源:才華庫 1.85W

摘要: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探索論文

隨著中國經濟騰飛,文化、經濟、科技與世界密切接軌,人民的生活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很多與世隔絕的農村、牧區陸續開通了電視、電話、網路,這些國際化、現代化的資訊也在影響著相對落後地區的年輕人。他們開始接觸搖滾巨星、電聲樂器、音樂資訊。

關鍵詞:

文化遺產論文

隨著中國經濟騰飛,文化、經濟、科技與世界密切接軌,人民的生活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很多與世隔絕的農村、牧區陸續開通了電視、電話、網路,這些國際化、現代化的資訊也在影響著相對落後地區的年輕人。他們開始接觸搖滾巨星、電聲樂器、音樂資訊。在極短的時間內吸收了現代文化,同時將老人們遺留下來的一些傳統文化摒棄。國際上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涵蓋的非常廣泛,就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所有由人來傳承的文化。也就是擁有某項技能的個人死亡,那麼這項技能也將消失,所以必須培養擁有這項技能的傳承人,使這項技能得以傳承延續。比如口頭文學(說書、相聲、評彈、烏力格爾等)、各種戲劇、古老的樂器演奏、各種傳統制作工藝、民族民間醫學、甚至中國作為封建迷信的薩滿(歐洲、俄羅斯、蒙古、朝鮮等地都有)、跳大神、南方的巫術、趕屍、民間的算卦、風水等都可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重視和保護(不需要宣傳但不建議滅絕)。目前全國都在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精神可嘉,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很好的完成保護工作。下面,筆者就個人的一些思考寫下來,與全國保護工作者共同思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的分配與使用

自2016年開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補助標準提高至2萬元。這項補助主要用於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看似經費數目不小,但是就筆者對傳承人的採訪得知,很多手藝人收不到學徒,原因是民間工藝造價高、賣價高,老百姓在審美水平、接受水平上有差距,關鍵是即便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殊美,但是價格偏高老百姓的購買能力偏低,也就是說銷售不好就沒有收入,無法靠“非遺”專案生存,而每年2萬元的經費僅僅能夠使用於原材料的購買,根本無法解決關鍵問題。近年在內蒙古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美術系開設了非物質文化蒙古族頭飾手工製作班,由專業的老師帶領學生們學習製作蒙古族頭飾,這種以一帶多的教學方式完全可以在全國普及。既可以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補助少的問題(可以作為工資發放),也可以解決收徒難的問題,有利於傳統工藝製作手藝的廣泛傳播。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問題

就筆者所知其他地區,雲南就走在全國的最前列,楊麗萍建立的《雲南印象》首演於2003年,整整過去了13年,現在整個演出團隊系統完備、劇目也在不斷更新,他們把美麗的雲南各少數民族的歌舞與當地美麗的自然環境旅遊資源整合在一起,在帶動當地演藝事業的同時,也很好的提升了當地的旅遊業和地方文化藝術、民間手工藝製作,並在潛移默化的經濟提升中帶動了民間傳統藝術的市場化。雲南的非物文化質遺產保護搞得很好,既沒有破壞原生態,也沒有創新到面目全非,《雲南印象》票價與演出精彩度成正比,“非遺”產品也沒有有價無市。此外張家界的《魅力湘西》,用舞臺表演手段表現當地各民族的傳統民間故事、婚喪嫁娶等民俗文化,讓觀眾在音樂舞蹈舞臺美術的變換中感受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風俗,也相當有震撼力。而很多地區原本有很肥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壤,卻沒有很好的耕耘利用!比如三大少數民族地區,民歌種類豐富、舞蹈、民族服裝、手工藝、當地的特色美食,一個自治區就不下近千種,可是為什麼形不成氣候呢?這就需要當地的文化界領導給予重視扶植了。比如可以借鑑《雲南印象》搞具有本地特色的大型演出,帶動當地旅遊業,再通過旅遊業帶動非物質文化產品及其各種衍生品的市場。任何投入與產出都是成正比的,一個產業真正達到了市場需求、符合觀眾口味、吸引觀眾眼球,既沒有丟失傳統的原汁原味,又可以在聲光電等方面與國際接軌,即可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又可以更好的幫扶傳承人,形成良性迴圈。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創新化方面,筆者也有一些擔心。所謂的創新,是在原有的美學基礎上做稍稍的改良(更加精美考究),而不是搞大刀闊斧的徹底改造,用新面料、新創造搞出來面目全非的新物種。比如蒙古靴,科爾沁蒙古靴講究繡花,一雙純手工繡制的蒙古靴價格昂貴,但是買的人極少,因為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民族服裝平日很少穿著,一雙靴子一生大約只能在節日婚喜、孩子的成人儀式上穿著,沒有市場的產品就會被時代淘汰,有些傳承人就會自然的放棄這些不能養家餬口的手藝轉而創新一些廉價的相關產品搞創收,於是好的傳統的東西遺失了,被廉價的機器流水線生產的東西所取代。包括一些民間樂隊,歌聲優美實力強,但是融入不了被西方文化、流行文化佔領的青少年人群,只能靠一些高大上的大城市白領和一些有一定文化底蘊的極少數人群賞識、邀請,在極少數觀眾群裡獲得狹窄的生存空間。民間特色食品也一樣。南方少數民族以水稻、糯米、蔬菜、水果為主要食材,比較符合占人口大多數的漢族群眾的口味,在當地有一定的銷售市場。但是以內蒙古為代表的'蒙古族飲食更接近歐洲的飲食,以肉、乳、酪為主,並不符合佔13億人口之多的漢族群眾的口味,那麼具有內蒙古非物質文化特色的奶食、奶酒、黃油、牛肉乾等民族食品想要順利的開啟國內市場也並非易事。

傳承人的擇優選擇定點培養的問題

內蒙古的民族服裝製作傳承人有很多,按地區內蒙古蒙古族分為22部49旗,每個部的服裝都不相同。每個部的服裝製作傳承人又有一個至十幾個之多。那麼如何分配非物質文化培養經費呢?筆者考慮就是選擇有家族製作歷史的、在文化上懂得這些文化傳承的歷史脈絡、文化意義的、能夠認真負責以手藝、技能傳承為事業的,則應該側重扶植,給予經費上的重點幫扶,有利於傳承人傳、幫、帶。其他專案以此類推。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生存的問題

眾所周知,文化的傳承離不開社會民眾。如何把這些與傳統文化漸行漸遠的年輕人拉回來,就需要在國小就應開始普及傳統文化知識,不僅僅是戲劇進校園活動,而是通過學校附加一門業餘愛好課程,把非物質文化課程請進校園,讓孩子們懂得什麼是民間、民族傳統文化,讓他們既瞭解本民族的文化知識,也瞭解國內其他民族的文化傳統,釋放孩子們的心靈開啟孩子們的眼界,讓孩子們在業餘時間動手動腦,在遊戲中學習到更多的非物質文化才是重點。

文化事業單位人員的素質問題

很多文化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嚴重不足,對非物質文化定義不清、認識不足,也就是搞不明白弄不清楚,在對待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以一種混一天是一天、‘大約’‘差不多’精神做工作、過日子。既不想弄清楚也不想搞明白,也不感興趣,完全是為了工作混飯吃。再如單位派去學習,也是以一種旅遊加好奇,玩玩看看就行了的心態浪費寶貴的學習機會。當然,認真做事業專業人員很多,但是完全以應付差事混日子心態搞工作的也不在少數。沒有把這項工作當成事業,僅僅是為了應付工作而工作的人員,本質上達不到專業素養的高度,培養也是白花錢,那麼如何讓文化事業單位提高單位人員整體素質,又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總之,如何讓傳承人在衣食無憂的前提下招募到學徒?如何讓一些不常利用的手工藝製品製作工藝後繼有人?如何讓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佔有一定的市場?如何從根本上讓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不至於徹底消失?如何讓這些傳統文化、工藝製作能夠創新發展?這些問題是近年來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程序中筆者認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