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的讀後感(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1.33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出生命的意義》的讀後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讀後感(精選5篇)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讀後感1

《活出生命的意義》是王姊妹送給我們的一本書,它的作者是從死亡集中營中倖存的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看了這本書,不由得激起我關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什麼是存在?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意義?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讓哲學家、心理學家們長篇大論來談論的問題;然而,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回答的問題。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在以各種方式回答這些問題,否則我們便枉稱為“人”。

世間萬物,不外乎三種。

一種不在意自己的存在,那是無生命之物。當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直衝向木星之時,它不會作出任何避免毀滅的動作。

第二種,為自己的生存而奮鬥,那是有生命之物。任何生命體都會做出趨利避害的行為,包括植物。樹木雖然不會走路,但它們的根系會選擇朝水、肥充足的方向生長。雖然有些物種似乎有“自殺”的行為,比如鯨會集體在岸邊擱淺,但都是事出有因,並非真的不想活了。史鐵生曾說,若鯨真會自殺,人類就應該去買鯨的作品來讀,因為會自殺的物種一定是有思想的(大意如此)。

第三種,就是我們人類了,我們是為存在的意義而活著的。所以,雖然我們與動植物同屬有生命之物,但並不是時刻都為存在而奮鬥。有時,有人會因為覺得人生沒有意義而自殺;有時,有人會為了比自己生命更有意義的事去主動赴死;也有人,可以在最艱難困苦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只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生命有意義。

有人會說:人生其實沒有意義,但為了活下去,我們得為我們的人生找出些意義。的確,當我們處於後現代社會的時候,“意義感”的缺乏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為什麼當人類能夠成功應對各種疾病的今天,自殺卻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存在反而成為結果,先有思後有在,存在就變為依靠“思”而不能獨立的依附者。所以,這句名言可以有好多變體:“我賺錢故我在”、“我行善故我在”、“我有老婆(老公)故我在”、“我有子女故我在”、“我愛故我在”等等,總之就是對自己是否存在沒有了信心,只能依靠外在之物來證明內在之存。

究其根源,實在是人類遠離信仰而致。當人不再相信人是上帝所造之後,人就只是無目的、無意義的隨機過程的產物,因此人的存在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試想,一隻猴子抓起一把沙子隨意撒出去,無論沙子組成什麼圖案,那堆沙子都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因為其存在毫無目標。若是沙畫藝術家,用一把沙子精心做出精美的圖案,那這堆沙子也就有了意義和價值,因為是藝術家帶著某個目標而做成的。當然,藝術家可能會因為不滿意或是各種理由,把他們所做的畫抹去,但就在沙子逐漸形成圖案的過程之中,沙子就已經實現它們的價值和意義了啊。所以,大衛在《詩篇》139篇感言:“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雖然,從自然過程看,似乎只是無數個精子中的一個與卵細胞形成受精卵進而在母腹內生長髮育的結果,但這一過程其實都掌握在造物主的手中,每一個胎兒都是奇妙可畏的創造物,這就已經決定了胎兒的意義與價值,何需再從外部尋找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呢?

有一首歌常被一些人誤當成讚美詩,就是《感恩的心》。然而,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就證明了它並非基於世界觀,就是“我來自偶然”,而更奇妙可畏的,是我們蒙神的救贖,竟是在萬古之先就決定了的:“神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

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提後1:9”當我們確認我們的生命因此而充滿了貴重的價值與奇妙的意義之時,我們就再也不被世上各種患難和勞苦愁煩所困住,也不會再為各樣的誘惑所搖動,我們的心靈可以歸回安息,不再以外在之物證己之存,而我們所作一切,只為榮耀真理,而不必為自己證明什麼,不必為自己實現什麼價值。

讀完《活出生命的意義》,掩卷長思,我似已明白,卻又似仍有許多不明白。然我已知我意義與價值之所在,不在於我做出什麼事,而在於生命放在我身上的計劃與目標。當我從前想做點什麼的時候,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有價值;但我現在想作點什麼的時候,為的就不再是自己的價值,而是真理的榮耀。當我在床頭有所思想,思想有所得的時候,那就是真理的榮耀!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讀後感2

最近讀了弗蘭克爾著作的《活出生命的意義》,書中描述的二戰期間集中營內黑暗恐怖的生活和作者對於生命的態度強烈震撼了我的內心。弗蘭克爾是猶太人,是著名的心理學家,1942年,他被納粹關押到曾被稱作“死亡工廠”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哥哥、妻子,不是死於牢獄,就是被送進了毒氣室,而他自己也在漫長的囚獄生涯中,遭受了我們難以想象的身心折磨。重獲自由後,僅用了9天就完成了這本書。

集中營內的非人生活將囚犯從活生生的人變為一個個號碼,除了自身赤裸的軀殼以外,喪失了所有一切。在這種極端扭曲的現實中,集中營內有退行到禽獸一樣的行為,但依舊有人走過一個個屋子安慰別人、把自己最後一塊麵包給別人,閃耀人性的光輝。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有一樣東西你是不能從人的手中奪去的,那就是最寶貴的自由,人們一直擁有在任何環境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自由”。作者在一無所有的狀況下,發現人擁有選擇人生態度的自由,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他自己本來可以安全地逃亡美國,但為了照顧父母他選擇留了下來。在集中營裡,他懷著強烈的求生慾望期盼有朝一日能夠活著與妻子重逢,並完成自己的心理學著作,他從這強烈願望中汲取力量,支撐他活了下來。當一個人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就有意想不到的無窮無盡力量,能夠毫不畏懼地經受任何艱辛困苦。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取得了飛行員駕駛執照,一直到80歲還攀登了阿爾卑斯山。

弗蘭克爾以其切身經歷告訴我們:生命在任何條件下都有意義,即便是在最為惡劣的情形下。如果磨難不可避免,那就把磨難作為自己獨特的任務,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認識到自己對所愛的人或者未竟事業的責任,就永遠不會拋棄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充實和豐滿,需要我們為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而快樂地努力與奮鬥。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努力找尋和體驗生命的意義,過有意義的人生。作為國家電網的一名員工,我們應在這個平臺上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在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就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許在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困難和失敗,我們並不是一定要避開它,要相信,我們一樣可以從中找到它的意義,而那時候,也一定會有個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強大的自己,來面對和克服那些使我們焦慮和恐懼的事情。而經過這樣的選擇和努力,我們,會收穫更大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讀後感3

《活出生命的意義》是維克多弗蘭克爾在經歷奧斯維辛集中營存活之後,寫的一本書。當時拿起這本書的時候,著實是被題目吸引,因為我正在糾結“人為什麼要活著”。說來,在眼睛一睜一閉之間,這期間所發生的事情,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沒有意義,那我是幹嘛來了!

書篇翻開,前面一大半是在描寫作者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裡悲慘生活——毒氣室、鞭打、捱餓甚至需要咬破手指塗在臉上以證明自己足夠健康來躲避死亡,這畫面讓我一下聯想到《辛特勒的名單》。這麼大篇幅的描寫集中營的悲慘,為什麼還要活著呢?

書的下半部分告訴我,你活著的意義。

精神健康有賴於一定程度的緊張——即已完成的和有待完成的任務之間的緊張,或是當下狀態與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人實際需要的不是沒有緊張的狀態,而是為追求某個自由選擇的有價值的目標而付出的努力和奮鬥。他需要的不是不問代價的消除緊張,而是某個有待他去完成的潛在意義的召喚。人所需要的不是“內穩態”,而是所謂的“精神動力”,也就是存在的動力處於一個緊張的極化區(其中一級代表有待完成的意義,另一極代表意義所期待的主體)。

人類還遭受一種喪失,那就是原本作為其行為根基的傳統迅速的消減,喪失了告訴她必須做什麼的本能,喪失了告訴他應該做什麼的傳統。有時人甚至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這樣,他要麼去做別人所做的事情(隨大流),要麼做別人希望他做的事情(集權主義)。

很明顯,我之前寫的一些文字,大多也跟文中一樣,批判年輕人(當然尤其包括我自己),整天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渾渾噩噩的一天天這麼過著,但終究沒能探究到這類現象的原因。叔本華說:“人註定要徘徊在焦慮和厭倦這兩極之間”。誠然,每次列完計劃的時候,總會有些隱隱的焦慮,感覺很難完成。執行中的時候偶爾有那麼幾天遇到了突發事件,導致計劃延緩後,惰性的思想就會出現,計劃便成了一沓廢紙。接著,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弄弄這個,摸摸那個,不知道該幹什麼,躁動不安。又或是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摸著空空如也的腦袋,問自己“為什麼要活著呢?”

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於某種事業或獻身於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按照意義療法,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發現生命的意義:

1)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

2)通過體驗某種事情過面對某個人

3)再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的某種態度。

找到一件事,是你心底想做的,然後卯足了勁兒的去完成,忘記時間,忘記自己。或許,你會說,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麼。沒關係,我也曾處於這樣的狀態,分享給你一句話:先努力看看,看看以後會變成什麼樣!

走著走著,你就知道自己要什麼了。不走,怎麼知道!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讀後感4

作為一部心理學著作,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研究結論並非出自傳統的調查方法而是源於作者的親身經歷。納粹集中營的黑暗生活不僅沒有擊垮他,反而引發他對生命意義的進一步思考,最終開創了意義療法。意義療法將心理學和哲學相結合,引導人們積極樂觀面對生活,找尋自己生命的意義,為心理治療領域做出了極大貢獻。

感激作者能夠忍痛回憶起那段地獄般的歲月,才讓讀者不僅可以一窺納粹時期的集中營毫無人性的生活,也可以藉由作者的苦難經歷悟出生命的意義。

 環境決定論VS自主決定論

環境決定論認為人不過是眾多外在因素的偶然產物,是一種被動的存在。而存在主義認為人生就像一塊橡皮泥一樣,你可以把它捏成這樣,你也可以把它捏成那樣,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如何行動,如何生活。

集中營裡,囚徒形同豬狗命懸一線,不僅食物極度匱乏,每天還要面對幹不完的重活,眼前唯一重要的問題是解決飢餓和缺覺。儘管面對同樣的苦難絕境,你仍然能看到有兩類人:一類人已經完全喪失對未來的渴望,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另一類人仍然保有仁慈之心,他們可以選擇安慰別人,也可以將自己的最後一塊麵包留給別人,雖然這部分人少之又少。但我們依然能夠看到,人們擁有在任何環境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自由,在物質人身極度受到限制的狀況之下,人類依然擁有精神自由,這種自我意志是外界力量無論如何無法剝奪的。而絕大部分人放棄了這種自由,成為了臣服於外在環境的犧牲品。

作者就是第二類極少數之人,他相信“人的內在力量是可以改變其外在命運的”他或回憶溫暖的往事,或以幽默感自嘲處境,或發揮自己醫者的角色醫治獄友,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苦難VS機會

誠如作者所說,我們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我們依然可以自由選擇以何種態度和行為去面對生活提出的問題。而苦難正是命運向你發問的時刻,沒有人能夠解除你的苦難,替代你的痛苦,你獨特的機會就依存於自己承受重負的方式之中。而人生的巨大轉折也往往來自苦難的挑戰,因此苦難是有意義的。這裡雖然有雞湯的味道,但實際上作者強調的“苦難”指的是命中註定的苦難,如果苦難本身可以避免,那麼人們首先要做的是想辦法解決苦難的根源,而不是自虐式的一味受苦難折磨。

發現生命的意義

意義療法認為,負責任是人類存在之本質。生命對每個人都提出了問題,人們必須擔負起責任回答屬於他的那些問題。

作者認為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於某種事業或獻身於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因此,意義療法給出了三種不同的方式來發現生命之意義:

(1)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

(2)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愛某個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某種態度。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讀後感5

本書作者是以心理學家的視角來描述他在集中營的倖存歷程, 換一個角度來看,是在極端情況下的人類適應的實驗歷程,極具研究價值——生理的,以及心理的!

比如:

1、集中營的人群,普遍的價值滿足感和慾望需求,降低到了“馬斯洛需要層次”的最底層:麵包以及香菸,就能給他們帶來如同“天堂”般的短暫快感——因為生理飢渴的驅使,大腦需要全力聚焦在生存機能上,如同電腦記憶體不足時的降頻,人類降階返回到動物層級。

2、看到人類的心理適應性的極致:集中營後來的時段,作者看到營友屍體時的感覺是“完全沒有感覺”,沒有悲痛,沒有恐懼,沒有想法,即使這是昨天同組聊天的朋友。集中營的任何殘暴行徑,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發生——溫水煮青蛙,青蛙也是這般適應的麼?

本書後半部分,講述“意義療法”。

作者是集中營的少數倖存者,並且是更極少數的始終保持“高貴人性“的集中營生存者。通過回溯自己的親身經歷,作者認識到“賦予生命意義”——對妻子的愛和渴望,以及必須完成的心理手稿——讓他的能量小宇宙始終線上,最終藉助”命運之手”,渡過浩劫。

書中有些具體的案例,講訴“意義療法”是如何運作於普通患者的,可以看看。

初步感覺:

1、和《祕密》中的願景模式的構造有相似之處?

2、和日本“森田療法”結合起來應用會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