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教案(3篇)

來源:才華庫 1.56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麻雀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麻雀教案(3篇)

小麻雀教案(3篇)1

教學目的:

1.學習動作、外形、神情的描寫方法

2.注意詞語的搭配

3.理解作者同情弱小關心被損害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以小麻雀的命運為線索,展開曲折的故事情節;

2.動作、外形、神情的描寫;

3.弄懂小麻雀“似乎明白了什麼”一句的含義。

教法:

參看提綱,自讀,討論。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這節我們學習一篇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小麻雀》。作者是老舍。

這篇文章寫於30年代,歷經歲月的磨洗,曾打動了幾代人的`心,它表現了怎樣的主題,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情?作者又是怎樣把小麻雀寫得那麼可愛,那麼叫人同情,它的藝術魅力在哪裡?讓我們一起透過飽含摯情的字裡行間,尋求其中的奧祕。

聽錄音,思考。

二.研讀自讀提示

三.討論自讀提綱

附:

主題:本文敘述了一隻帶傷的小麻雀被貓咬傷的遭遇,字裡行間洋溢著對被損害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暗示弱小者應該從小麻雀的遭遇中悟出一點道理,那就是要以抗爭求生存。

語法·動補短語

一.什麼是動補短語?(形補)

由動詞和它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詞組合而成。

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詞是補語

(用<>符號表示補語)

有些補語前面要加結構助詞“得”,有些不能用。

以“想媽媽”為例,說說你想到什麼程度:

想得<很>

想得<要命>

想得<要死>

……

二.要區別動補短語和動賓短語

[出示玻璃板]

動賓動補

1.盛飯盛<滿>

2.洗衣服洗<乾淨>

3.看他看<一下>

4.敲門敲了<三下>

5.買蘋果買了<許多>

6.看戲看了<一回>

7.牽牛牽<回來>

8.抱孩子抱<起來>

動賓短語告訴我們做什麼,而動補短語告訴我們做得怎樣。

三.形容詞+補語構成的動補短語。

有些動補短語是由形容詞+補語構成,它的性質與動補短語相同。

動補偏正

暗得<很>[很]暗

冷得<厲害>[太]冷了

大<極了>[很]大

堅強得<很>[十分]堅強

漂亮<極了>[很]漂亮

壞<透了>[極]壞

好得<很>[很]好

四.學生辨別:

(傻)妞

[真]傻

傻得<很>

(笨)傢伙

[真]笨

笨<極了>

五.做練習,佈置作業。

小麻雀教案(3篇)2

活動目標:

會雙腳行進跳和四散躲閃跑。

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商量表達表現的形式,大膽表演。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老鷹頭飾3個。

2、環境創設:在操場四角創設小麻雀的家,在操場中間放一些小石子當小麻雀的食物。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引導語:我們都是稻草人,把來吃糧食的麻雀都趕跑吧。

2、引導幼兒模仿稻草人,做揮、拍、搖等驅趕麻雀的動作。

二、介紹玩法。

選2~3名幼兒扮老鷹,其餘幼兒扮小麻雀。"小麻雀"一邊念兒歌"小麻雀"喳喳叫,能飛能跳真靈巧,來到草地把食找,、感受用常見物品製造聲音的樂趣。老鷹來了快快跑,一邊跳到草地上找食。當唸到"快快跑"時,"老鷹"去捉"小麻雀","小麻雀"四散躲閃跑回家。待老鷹抓到4~5只"小麻雀"後,遊戲重新開始。

三、交代規則。

"小麻雀"應邊念兒歌邊雙腳跳。

四、放鬆活動。

"稻草人"自由表演,慶祝趕跑了麻雀,保護了糧食。

教學反思

小班孩子喜歡各種動物,用動物作為匯入,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同時根據孩子們愛模仿的特點,本節課用麻雀媽媽這一角色帶領小麻雀們學習本領,使幼兒更加形象、直觀。

小麻雀教案(3篇)3

活動目標

1.能從15—25釐米高出往下跳,會雙腳輕輕落地。

2.能勇敢地嘗試,喜歡集體遊戲。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樹)若干,小蟲子圖片若干。

2.歡快的活動音樂。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幼兒扮演小麻雀,教師扮演麻雀媽媽,聽音樂模仿小麻雀動作:四散飛、跳一跳、吃蟲、喝水等。

2.遊戲——小麻雀捉蟲。

(1)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棵“樹”作為自己的家,爬上“樹”,當聽到捉蟲的訊號時就跳下來,“飛”出去捉蟲。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多次練習。動作指導:兩腳併攏,稍蹲,輕輕跳下來。

(3)請個別幼兒師範輕輕跳的方法。

(4)引導幼兒去同伴“家”做客,鼓勵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椅子上跳下。

動作指導:要跳得又輕又穩。

3.遊戲——大花貓來了。

(1)小麻雀從“樹”上跳下來,四散飛,找食吃。聽到“大花貓”的叫聲,趕快飛回“樹”上躲起來。

(2)引導語:要輕輕從“樹”上跳下來,別讓“大花貓”聽見。

(3)師幼共同遊戲,鼓勵膽小的幼兒勇敢地參與到遊戲中。

(4)放鬆活動:捉小蟲。

幼兒四散在地上捉“蟲”,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並小結。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