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1.83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紀昌學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1

《紀昌學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是第八組課文的第一篇,按照本單元要求:能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我決定以本課為例,重點訓練學生的概括主要內容能力。

在自由讀課文之前我就提出要求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我知道班上概括主要內容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很多同學都是基本上把課文讀一遍,沒有詳略沒有概括,這是很讓我頭疼的問題,於是,我在課件上打出課文的提綱,引導學生按照順序將內容說完整。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讓他先……後……最後……終於成了……有了這個提綱,學生在概括的時候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再指名說,同桌互說,用多種方式讓孩子說,並一再強調這是按故事的原因、經過、結果概括的主要內容,大家一定要記住並好好地使用這種方法。訓練之後,大部分學生能夠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對於中段的孩子來說,概括文章大意還存在一些困難,但如果沒有經過訓練,等到五六年級就會遇到更到的困難,所以,對學生概括能力的提高顯得非常重要。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2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瞭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恆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好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能激發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興趣。我們都知道課題是課文的眼睛,所以在教學時我抓住課題,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課上學生也能夠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如:紀昌向誰學習射箭?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從問題入手,對學習這篇課文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3

《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篇幅短小,語言直白,粗粗一讀,覺得學生沒什麼好學,單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學生讀一遍兩遍肯定了解了內容,這樣的一篇文章,到底應該讓學生學習什麼呢?但仔細研讀這則寓言故事後,我的頭腦便漸漸清晰起來。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自主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聯絡生活理解"注視",結合語境理解"相當到家"。

2在讀讀議議,品句析詞中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從目標的達成來看,本節課基本能達成。為了達成目標,我努力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凸顯"實踐",體會感悟

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就要以語文的方式來學習語文,就要引導孩子在語文實踐中進行語文實踐。為了引導孩子感悟紀昌勤學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多次品讀紀昌練眼力的語句。一讀,讓學生將自己對紀昌的評價寫在練相應的'句子旁邊;二讀,在字裡行間尋找哪些字詞讓你有了這般感受;三讀,讀出自己的感悟體會。應該說,這樣的設計是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的,在讀讀議議,品詞品句中,學生較好地感悟到紀昌的品質。

感悟紀昌勤學苦練,認真刻苦,堅持不懈的品質對於學生來說,還比較容易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但"只有練好眼力,才會射出百發百中的箭。"這一層寓意學生是較難感悟到的。於是,我引導學生有層次地感悟飛衛的話:一讀學著老師的語氣把話讀清楚;二讀,讀出飛衛想強調什麼,想讓紀昌明白什麼,從而質疑引起衝突:為什麼飛衛一再強調練習眼力;三讀與紀昌的練眼力,學射結果部分結合起來,想想你從中明白了什麼。在步步深入地體驗之後,再出示:讀了這則寓言故事,我懂得了來感悟寓意。從學生練筆的效果來看,學生基本上能感悟這則寓言的寓意。

二,展開過程,習得能力

課堂是學生知識能力建構的平臺。教學中,我們要實實在在地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本著促進學生髮展為目的,以學生是否有增量來衡量課堂效率。於是,課堂中,我注重以學生的真實起點為教學起點,將教學過程充分展開,努力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如: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是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學中,我先讓初讀後的孩子自主概括,隨機點撥引導後,再讓孩子進行自我改進,接著再點撥引導來概括,最後出示提示再次引導孩子來把握文章內容。這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教學,過程展開充分,指導有序有效。

同時,在《紀昌學射》教學中,引導孩子習得據義定音的方法,以及引導孩子在語境中理解"相當到家"並進行運用,我儘量做到在展開的過程中引導孩子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從而使孩子在真正參與中習得能力。

但課文的2,3段在段式上十分相似,按照飛衛指點——紀昌練習——練習成效這樣的順序來寫的。但是在教學中,我並沒有讓學生去比較感悟的設計,如果把這兩段在學生學完重點語段之後呈現,並進行比較,學生應該不難感悟其表達上的特點。這樣,語文味就更濃了。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4

《紀昌學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是第八組課文的第一篇,本單元要求: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文章並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

一、凸顯“實踐”,注重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礎。所以,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

二、滲透學習方法,並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首先、接著、然後、最後”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後,我再次提供句式進行訓練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三、故事連結,激發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開頭設計的故事匯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質疑—理解,變演繹為探究。讓學生興趣盎然的去主動讀通、讀懂文字。體會主人公的品質。就今天的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對寓言的學習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由於本課容量比較小,但個別學生對《紀昌學射》這個故事有所瞭解,所以在學完本課後,我將《紀昌學射》的故事講述完整。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5

《紀昌學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按照本單元要求:能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我決定以本課為例,重點訓練學生的概括主要內容能力,一直以來學生概括主要內容讓我頭疼,經常是起來朗讀了第一段,甚至大半篇課文,非常羅嗦。

在自由讀課文之前我就提出要求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麼內容。等學生讀完後,有學生舉手了,他是班裡算好的學生。可是,天呢!他基本把短文讀了一遍,這時另外一位學生在笑,還高舉了他的手,大概他覺得前面的同學概括得太羅嗦,認為自己能概括好。於是我滿懷希望地叫了他,可是,我又氣又笑,原來半斤八兩啊,他基本也是讀了一遍,稍微去掉了幾個字。看來讓他們直接說出主要內容是不可能的。

於是,我打算分開來說,讓他們先看文章的第一段,說說故事的原因是什麼。生1: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師:能不能再簡單一點。

生2: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師: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生3:紀昌向飛衛請教學習射箭。

師:非常精練,這就是故事的原因。

接著,我讓他們再讀第二三兩段,說說故事的經過是怎樣的。剛開始的時候學生說得很羅嗦,連飛衛怎麼說的都概括在裡面。

我又問:那飛衛是讓紀昌做什麼呢?

生:先練眼力。

師:怎麼練眼力?

生: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師:用簡單的話,這是做什麼呢?

生: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地看。

師:後來呢?

由於有了先前的經驗,這次學生概括得還可以:後來紀昌練習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

師:練成了這些基本功以後,發生了什麼事?

生:飛衛開始教紀昌開弓、放箭,最後紀昌成為一名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師:對,這就是故事的結局。那誰能把原因、經過、結果連起來說一說呢?

學生還是有點理不清,於是只好再講一邊,後來才說得簡單一點:紀昌向飛衛請教學習射箭,飛衛讓他練眼力,紀昌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練成這些以後,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為了加強鞏固,我連叫了五六名學生,後來又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並一再強調這是按故事的原因、經過、結果概括的主要內容,大家一定要記住並好好地使用這種方法。

在整個訓練中我發現自己的一個很重要的不足地方,那就是,課文主要內容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於是剛開始時自己心裡沒有一個標準,不能很好地衡量學生的概括,也是在學生的概括過程中慢慢有了自己的標準的。所以我想,課前一定要鑽研教材,讓自己吃透教材。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6

《紀昌學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本單元要求: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課文並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此,在教學本課,我制定以下教學環節。

一、以“讀”為本,注重讀中感悟

文中有兩處描寫紀昌練習眼力,兩次練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首先自由練讀紀昌練習眼力的句子,再圈一圈紀昌動作的詞語,接著聯絡實際生活理解“注視”,然後請同學拿筆試驗一下:一人拿筆搖晃一人盯不眨眼,看誰能堅持住,做完後動作後談談體會。最後引讀:古代女子幾乎天天織布,而紀昌也幾乎天天這樣練習,而且一練就是兩年。夏天,烈日炎炎,蚊蟲叮咬,可在妻子織布的時候,他──(齊讀);冬天,北風呼呼,寒氣逼人,可在妻子織布的時候,他──(齊讀)。引導孩子從中感悟紀昌的認真刻苦。

二、以“生”為根,滲透學習方法

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用上“先、後、再、最後”這些詞語能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後,再次提供句式進行訓練時,便能水到渠成。其次,遷移品讀紀昌第一次練習眼力的方法,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第二次練眼力。孩子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既習得讀書方法,又使學生進一步感悟人物品質。

三、穿越時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總結在課堂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我化師生小結為學生與文字主人公對話,出示關於刻苦勤奮的名人名言,引導孩子想象自己穿越時空見到紀昌,藉助名言和自己的體會,寫下想說的話。教學中有扶有放,讓孩子在思考回味和語言表達中結束本課,延伸本課。

執教《紀昌學射》,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通過實踐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對有些學習方法的處理可能還不夠準確和到位。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研究和探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