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教學設計及反思

來源:才華庫 1.38W

《紀昌學射》教學設計及反思

《紀昌學射》教學設計及反思

 《紀昌學射》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等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比較異同,品味有關詞句,初步感受寓言結構相似、誇張寓意的表現特色,體會紀昌專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質。

4.瞭解寓意,明白練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並能聯絡情景發表意見。

課前談話

猜字謎。

聽說咱們班的同學特別聰明,對吧?敢和黃老師玩個遊戲嗎?咱們四(5)班的同學真自信!

1、出示:人有它大,天無它大。(打一個字)

2、他有你沒有,地有天沒有。(打一個字)

3、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打一個字)

來,看大螢幕,猜一猜,這些字謎的謎底是什麼?(隨機激勵:你真聰明!你真了不起!你的語文功底真好!)

師小結:中國的漢字文化很有意思。每一個漢字都有他的來源。想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想學好語文,就得先把中國漢字先學好。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揭示課題

1.看圖片說故事題目(逐幅出示):亡羊補牢、南轅北轍、揠苗助長、守株待兔

師:老師帶來幾幅圖,你看著圖,想起了哪個故事,就大聲說出來。(點選,隨機點評)

師:這都是寓言故事,寓言和其他故事有什麼不一樣嗎?(小故事大道理)這裡的“寓”就是寄託包含的意思。寄託著道理的故事就叫寓言。所以有人說:“寓言是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一則寓言故事,看看這個魔袋能帶給我們什麼。

2.揭題板書“紀昌學射jǐ”,指名齊讀。

師提醒:注意,這是的“紀”是個多音字,在作為姓氏時讀作jǐ,昌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它由兩個扁日組成,上小下大。

二、感知大意,設疑讀文

1.看題猜意。師:同學們,不管是《亡羊補牢》、《南轅北轍》,還是今天要學習的《紀昌學射》,寓言的題目往往是故事內容的濃縮。你再讀讀題目,大概可以知道這個寓言講什麼?(紀昌學習射箭的故事)

2.自由讀文:讀準字音,想想紀昌怎麼學習射箭的?

自讀後用詞語卡開火車檢查讀:妻子 梭子 蝨子眨一眨開弓放箭(做一做動作)

3.指導書寫“妻”

師:這當中有一個字,一般人都不容易寫對。它就是妻子的妻子。請同學舉起手,和老師一起來寫這個字。右通下不通。

學生練習寫一個。

4.師生合作接讀文,填空理解課文大意。

紀昌向飛衛學習( ),飛衛讓他先( )。一是練( ),二是練( )。後來,

紀昌成了( )的射箭能手。

師:射箭就是開弓放箭,課文主要在寫紀昌練開弓放箭嗎?寫什麼?

交流:板書“練眼力”

設疑:課題是“學射”, 照理文章應該主要寫開弓放箭,然而卻用整整兩大段寫紀昌練眼力,讓我們來仔細學學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點擊出示兩大段內容)

三、比較學文,品讀語句

1.一比知內容。你自己讀讀這兩段,想想,都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交流板書:要求過程結果)師生劃分層次。

指導讀相關句子,正音,指導讀通順。瞭解要求不同,練習方法不同,達到的不同的結果。

小結:練眼力,要求不同,方法不同,然而,我們卻發現寓言故事很有意思,往往安排相似的情節時,用相同的結構來寫。再讀讀課文,還會發現許多相同之處。

2.二比明要求。

放大:

開始練習的時候,飛衛對紀昌說:“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飛衛對他說:“雖然你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你的眼力還不夠。等到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的時候,你再來見我吧!”

師:請你自己用心讀讀師傅飛衛兩次要求,發現什麼相同之處?(調控:教師範讀,你聽出了什麼,感受到什麼?板書:嚴格)

指導讀:指名讀第一次。你們噹噹飛衛,自由讀讀第二次。指名讀。

3.三比悟勤奮。

放大: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回到家裡,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髮,綁住一隻蝨子,把它吊在視窗。然後每天站在蝨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紀昌按嚴格要求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能發現什麼是相同之處。

自由讀——反反覆覆讀一讀——男女生對讀——指導你發現的用一個詞寫下來(指名三生上臺板書,用一個詞寫。其他同學寫在書中的句子旁。)

預測學生板書:注視 聚精會神 認真勤奮刻苦

再指名有感情讀。

師:請同學們再讀這兩句話,讀出紀昌的認真勤奮刻苦 堅持。

4.四比說結果。

師:紀昌憑著認真刻苦,一天天進步。出示:

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那隻小蝨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師:看,結果看似不同,其實都是說他練得——“相當到家了”

1)師:紀昌“練得相當到家了”到底達到什麼程度了呢?(學生接讀後面句子)指名說,師生對讀。

小結:針刺眼皮,眼睛不會眨一下,你想象得出嗎?是啊,無法想象,多麼誇張。這也正是寓言的語言魅力啊。再讀。

2)轉換敘述。第二項要求他又練了三年,也練得相當到家了。練到了怎樣的程度呢?請你讀一讀,說一說。三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

(板書“相當到家了”)

四、說寫明意,運用積累

1.說一說。

師:勤奮練習眼力達到要求之後,飛衛又練開弓放箭。最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學到這裡,你是否明白了其中的聯絡?把這兩個詞聯絡在一起說一句話。(劃“學射”、“練眼力”)。

(預測:只有下功夫練眼力,才能學會射箭。只有下功夫練眼力才能學會射箭。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練眼力是學會射箭的第一步。)

2.讀一讀。

師:是的,練眼力是射箭的基礎。這正是飛衛對紀昌所說的。

出示: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齊讀)

解疑:原來練基本功如此重要,所以課文把練眼力這一內容寫得那麼詳細。

3.寫一寫。

不知不覺中,同學們已經從寓言《紀昌學射》這隻魔袋裡取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來,拿起筆,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出示:我要想學會 , 應該 。

學生練習後交流(教師隨機點評)

師小結課文:是的,從今天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要想學好本領,必須先練好基本功。

最後送給同學們兩句話,請同學一起讀一讀。

萬丈高樓平地起。磨刀不誤砍柴工。

教學反思

一、我對文字的解讀

《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篇幅短小,語言直白,粗粗一讀,覺得學生沒什麼好學,單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學生讀一遍兩遍肯定了解了內容,這樣的一篇文章,到底應該讓學生學習什麼呢?但仔細研讀這則寓言故事後,我的頭腦便漸漸清晰起來。文章並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通過詳寫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揭示出練好基本功的重要性。本則寓言特點鮮明,課文第二三段結構相似,先寫飛衛提出的要求,再寫紀昌的練習過程,最後寫練習的結果。除了結構相似外,誇張、概括、寓意隱蘊等特點也盡顯其中。通過本則寓言學習,可以讓學生充分感知寓言這一體裁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等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比較異同,品味有關詞句,初步感受寓言結構相似、誇張寓意的表現特色,體會紀昌專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質。

4.瞭解寓意,明白練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並能聯絡情景發表意見。

二、我對教學的設計

從目標的達成來看,本節課基本能達成。為了達成目標,我努力從以下三點入手:

1、比較學文,體會感悟

課文的2、3段在段式上十分相似,按照飛衛要求——紀昌練習——練習結果這樣的順序來寫的。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去比較感悟,並用課件展示兩段的異同,並進行比較,學生應該不難感悟其表達上的特點。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有趣,同學感知寓言的結構及語言的魅力。

2、展開過程,習得能力

課堂是學生知識能力建構的平臺。教學中,我們要實實在在地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本著促進學生髮展為目的,以學生是否有增量來衡量課堂效率。於是,課堂中,我注重以學生的真實起點為教學起點,將教學過程充分展開,努力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如在學習生字新詞時,用同桌練習讀,開火車檢查讀,獎勵當小老師領著全班讀;在檢查讀文時,師生接讀課文等方式鼓動學生參與課堂,在課堂中得鍛鍊與提升。(在景山跟班學習最常看到的畫面。)

此外,我運用猜圖複習舊知,感悟寓言的方式讓學生複習學過的內容的同時,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而讀文後填空主要內容,更是讓學生在學練中得到進步,教考結合,開展真正有效的教學。(這是在景山學習時,我的跟班老師教給我的一招:教學設計要與課後習題,練習冊習題,考試題有所聯絡,才能更有效的節約教學時間,達到學、教、考的統一。)

3、連結生活,強化寓意運用

教學最後,我運用連結生活說說“我要想學會 , 應該 ”,學生聯絡生活,表達生活感悟。這樣的表達不但接近生活容易理解,更是在練習寫的過程中強化的寓意的運用。在表達的過程中,學生把自己的領悟化為生活的實踐,對寓意已從領悟上升到運用的階段,並深刻把握了本則寓言的主旨。

三、我的反思與遺憾

這節課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訓練與提升。不過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在備這堂課的過程是我較為開心和滿意的。邊設計,邊覺得很有意思,也很實用。可是,設計總歸是不等於教學實踐。因為自己的個人因素,並沒有能充分完整的展示出整個教學設計的過程。課堂的時間把握不準確,課堂教學環節不熟練,過渡不夠銜接;課堂留給學生思考不夠深入;重點訓練做得不夠到們;教學中語言不夠簡潔、精煉、重複,以至於預設的教學內容沒有完成,影響了課時的結構完整性,都是我這堂課的所不足的地方。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研究與探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