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1.12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詹天佑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詹天佑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詹天佑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積累詞彙;聯絡上下文理解阻撓、要挾等詞語意思

2、注意當時當地的情況,瞭解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過程。

3、認識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激勵學生努力鍛鍊自己的創造才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深刻領會詹天佑哪些言行感動了我們。

教學難點:

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社會背景和自然地理環境。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認識錄影老師,建構閱讀話題

1、現場老師:同學們,今天孫老師將配合光碟中的宋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詹天佑》這一課,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內容,回顧難忘歲月

1、錄影老師:詹天佑的銅像落成了,你能在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題寫嗎?

現場老師:速讀課文,找到你認為最準確的句子。

2、錄影老師:出示句子(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讀課文把相關語句劃下來。

現場老師:自由讀課文5、6自然段,劃一劃能表現詹天有傑出才華的語句,並想一想這兩段主要寫了什麼?

3、現場老師:引導學生讀後交流。教師引導概括:(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三、精讀:深入研讀內容,體會創新設計

1、現場老師:出示相關圖表,同桌討論後嘗試用筆畫出詹天佑開鑿隧道的兩種不同的方法。

2、學生討論完成圖表。

3、錄影老師:講讀相關語句,動畫演示兩種不同的開鑿方法。

4、現場老師:指名學生讀第六自然段,指名學生演示火車上坡的過程。

5、錄影老師:動畫演示“人”字形線路上火車上坡的過程及講相關故事。

四、品讀:再現動人細節,感情朗讀課文

1、錄影老師:詹天佑的傑出佑來源於什麼呢?請同學們再一次讀課文。

現場老師:輕聲讀課文第4自然段,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寫寫批註。

2、錄影老師:在修築鐵路的四年1400多個日子裡,一定會有許許多多讓人難以忘懷的動人細節。詹天佑當時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怎麼想的?出示相關語句。

現場老師:組織交流,抓住文字關鍵語句,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推敲,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積累詞語,讓學生展開想象反覆朗讀,體會詹天佑在修築鐵路過程中的愛國精神、傑出智慧、頑強毅力、以身作則、與工人同甘共苦等優秀品質。

3、現場老師:重點指導朗讀(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1)交流詹天佑當時遇到的種種困難。

(2)教師引讀:

師:因為資金短缺,鐵路修築暫時陷於困境,此刻,詹天佑想:

生:“這是中國人……”

師:帝國主義者一直不放棄奪取鐵路修築權的野心,暗中阻撓,這時,詹天佑想:

生:“這是中國人……”

師:面對皇親國戚橫加干涉,無理取鬧,詹天佑想:

生(齊):“這是中國人……”

師:親友離開,女婿遭綁架,女兒身亡,詹天佑陷於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想:

生(齊):“這是中國人……”

師:同學們,詹天佑不但自己經常這樣想的,他也經常這樣勉勵他身旁的工作人員:(指名學生讀:遇到困難,他總是勉勵工程人員:“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4、現場老師:孩子們,修築鐵路的日子裡,詹天佑讓人感動的細節,絕不只是課文裡寫的這些!如果,我們對當時當地的情況,有更多的瞭解,那麼我們一定會對詹天佑更加肅然起敬。

五、研讀:回眸百年滄桑,體會課文深意

1、錄影老師:帝國主義當時是怎樣的表現呢?

現場老師:請大家用心地讀讀2、3自然段,邊讀相關句子,聯絡詹天佑修築鐵路過程中的一個個細節,邊想一想:這兩段話的哪些地方,讓你的心久久難以平靜?(默讀,畫出讓自己心裡不平靜的句子)。

2、現場老師:孩子們,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回顧那一段歲月,我們的心情肯定是不平靜的,誰來讀讀讓你的心情感到不平靜的句子?(交流感受,朗讀體會——主要從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嘲笑;一路上的高山深澗;技術條件落後;國人的期盼等角度,理解詹天佑面臨的重重壓力)。

3、學生交流體會

4、現場老師過渡:正是憑著這份堅定信念和對祖國的忠誠,也正是憑著這份堅定的信念和對祖國的忠誠,在詹天佑的帶領下,京張鐵路終於在1909年8月11日全線竣工,不但比原計劃提前兩年,還為清政府節省了白銀28萬兩。這是危難中的奮進!艱辛中的輝煌!)來,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最後一段,感受這艱辛的輝煌!(齊讀最後一段)

六、活讀:傾訴滿腔情懷,昇華愛國熱情

1、現場老師:為了紀念那段難忘的歷史,xxx在張家口重塑了詹天佑的銅像。孩子們,假如這一天,你親眼目睹了銅像揭幕,我想,你的內心深處,一定會湧起很多感慨,你也一定有很多心裡的話兒對詹天佑說。把要說的話寫下來吧。(寫的時候,可以適當用上課文裡剛剛學過的詞語:)

(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

2、現場老師:同學們,讓我們面對著詹天佑的銅像,盡情地訴說心理話吧……

3、現場老師:聽著大家的發言,老師不由想起了很多很多,我的腦子裡,出現得最多的畫面,是電影《詹天佑》中的一個片斷。1919年,詹天佑拖著重病之軀,登上長城,深情地說(師朗誦):“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4、錄影老師:學習一首有關詹天佑的詩,昇華感情,總結課文。

板書

詹天佑

傑出愛國

京張鐵路

詹天佑的教學設計2

[設計思想]

人教版第十二冊第六組課文導讀中有這樣一段話:“本組是本冊教材的最後一組,也是整個國小階段的最後一組。學習時,要注意綜合運用國小階段的語文基本功,使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運用中得到鞏固和提高,為進入中學做好準備”。而對於國小生來說,他們的語文能力都是在實踐當中獲得的,他們在說話中學會說話,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習作中學會習作。能力是培養出來的,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習得的,只靠教是教不會的。

[設計特點]

積極營造說話、讀文、習作的良好氛圍,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形成語文能力,促進語文素養的整體發展。

一、創設說的情境,充分地說

1、引導人物

①誰說說自己認識的名人?

②誰介紹介紹在建築業方面較為傑出的人物?

要點:這裡的“引導”,是一種有意識地引導。即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漸漸縮小交流的範圍,漸漸接近交流的主題、主體:從“認識的名人”到“建築業的傑出代表”。教師要把握好度,既要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又要對學生的發言作出正確地評估,有機地點拔。

(過渡:今天來認識一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

2、猜測人物

①你心中的詹天佑是什麼樣的人?

要點:既是猜測,就需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肯定並接受學生自由的思想、個性化的思想,愛護學生的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當然,對於理解發生歧義的學生,教師應給予適當地提示。

說話的訓練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一方面注重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情意態度;一方面實實在在地於具體的說話情境中鍛鍊了口語水平。“在積累中說話,在說話中積累”。“積極地說,廣泛地說”。都是這一教學環節中所體現的。通過教師的組織、提示,應當擴大說話物件的範圍,既可以融合各學科,又可以溝通課內外,還可以加強與生活、社會相聯絡;應當拉長說話物件的時空,可以是古代英雄,可以是當代模範,可以是世界名人,可以是國內名流。

二、提供讀書契機,盡情地讀

1、確實人物

①自由地、大聲地讀。讀後交流詹天佑這個人。

②細讀。試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地說說詹天佑這個人。

③默讀。回味或作必要的補充(課堂內允許有不同的聲音發出)。

要點:在讀書的過程中,要明確讀書的要求。主要圍繞“詹天佑是一個怎樣的人”,並用自己的話說說詹天佑的個性品質。

討論後板書:

一絲不苟 聰慧

以身作則 意志堅強

愛國 胸懷大志

…………

2、品味人物

①精讀。想想哪些語句寫出了詹天佑的哪些個性品質?

要點:讓學生精讀,將語句及語句中所包含的,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②聽讀。教師範讀第四小節(可配音樂),引導學生感受詹天佑這一人物。

要點: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詹天佑的高大形象。

③表演讀。學生一邊讀一邊表演。

要點:讓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採用兩人讀,兩人演的合作方式。使同學們通過讀書、表演來品味詹天佑的人物形象。

3、欣賞人物

①賞讀。將自己敬佩詹天佑的地方讀一讀,並讀好它。

要點:讓學生仔細地讀,用欣賞的心境,欣賞的口吻去讀。對於讀得不到位的學生,應給予鼓勵與幫助。

②美讀。將自己最樂意讀的語句,美美地讀一讀。

要點:這是一種創造性的“超原型”閱讀。因而,美讀中教師應組織學生交流讀文體驗、切身感受,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行讀書。

國小語文教育專家楊再隋先生指出:真正的語文課應該是充分而有效地讀書。讀要讀出意、讀出形、讀出情、讀出味、讀出神。在《詹天佑》一文的教學中,通過自由讀、細讀、默讀、精讀、聽讀、表演讀、賞讀、美讀等大量讀書實踐,並輔以讀書目的,注重讀書時機,讓學生盡情地讀,努力引導學生讀出意、形、味、情、神。這既是對國小階段讀書能力的全面檢測,又是語文教學本體觀的真正再現;既讓讀的能力在運用中得到了鞏固和提高,又很好地促進了語文素養的整體發展。

三、營造寫的氛圍,自由地寫

1、歌頌人物

①這樣的偉人,我們應該把他留住,把他記在心裡。誰願意為他譜寫讚歌?

要點:激發學生習作的`情趣,在自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不同方式譜寫讚歌。可以寫讀後感,可以寫小詩,可以寫故事,可以寫人物記實等。

2、懷念人物

播放錄相資料(詹天佑生平)

①一代偉人詹天佑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的品質,他的形象已經矗立於我們的心中。我們該怎樣表達這無比的懷念之情呢?

要點: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開展對偉人的懷念活動。可以是編演課本劇,可以是譜歌;可以是做手抄報,可以是出牆報等。

說話是積累,閱讀是吸收,習作是傾吐。在充分地說、盡情地讀的基礎上,積極營造寫的氛圍,讓學生自由地寫,無拘無束地寫。這不但培養了學生習作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習作的內容,鍛鍊了學生習作的能力,而且有助於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良好語感的形成,活躍思維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漸漸形成。

詹天佑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著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2、順著作者思路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

1、題目有什麼特點?

2、通過預習,你對詹天佑有哪些瞭解?

二、自由讀課文,分段

1、分四人小組朗讀課文、正音、交流字詞學習情況。

2、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加以討論。

3、提示:簡介、任命、修路、竣工。

4、小組討論,交流分段。

三、導讀全文

1、學習第一段,抓中心句:

⑴ 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詹天佑是怎樣的一個人?板書:傑出、愛國。

⑵ 傑出是什麼意思?

⑶ 詹天佑的突出成就是什麼?

2、學習第二段:

⑴ 提問: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這件事的?板書:接受任務、修築鐵路、提前竣工。

⑵ 自由讀二三自然段:

要求:細心體會自己在朗讀過程中感情變化和所述內容有什麼關係。

⑶ 同組交流自己的感情有哪些變化?為什麼?全班交流,理解句子:

① 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侯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② 這一回,咱們可爭一口氣。

③ 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3、指名讀第二段,思考:

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修築京張鐵路的?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計劃時,國際形勢如何?(板書:阻撓)

阻撓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阻撓?怎樣阻撓?

介紹時代背景,放地理形勢圖幻燈片,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當地的情況,突出能否修築京張鐵路是關係到民族榮辱的大事,從而體現詹天佑的傑出愛國。板書:要挾。

把要挾放在句子中理解。

當時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時,國內外形勢又是怎樣?指導理解輕蔑的意思,以及當時當地的自然環境。

面對帝國主義阻撓、要抉、嘲笑和複雜的地理條件,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充分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愛國)

四、質疑

五、作業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導語激趣

1905年,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的計劃時,些帝國主義國家極力阻撓、要挾、嘲笑,而當歷史的車輪轉到今天,外賓對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這一偉大的工程師詹天佑,讚歎不已。讓我們穿過時光的隧道去感受一下近一百年前中國人自己修築第一條鐵路的情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詹天佑》。(板書課題)要求學生書空。

二、學習第三段

1、自由朗讀第三段。一共講了幾件事?用課文中的原話列小標題。

請學生板書: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型線路。

2、學習勘測線路一層:

⑴ 請自由讀文,要求讀得準確,讀得流暢,要是有感情就更好了。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

⑵ 請幾名學生把不理解的詞寫到黑板上。周密、精密、標杆、經緯儀、塞外、惡劣、請教、譏笑。

⑶ 讀詞。

⑷ 只要同學們仔細讀課文,認真思考,這些詞不難理解。再讀。這些詞語的意思,心裡是不是更明白了。

⑸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隨機指導聯絡語言環境理解這些詞語。並進行一些小表演體會詞語的意思。

周密、精密通過讀文比較理解。結合前面的句子哪裡哪裡哪裡哪裡理解周密。

抓住精密一詞,體會詹天佑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和對工作人員要求嚴格的工作作風,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課件出示標杆、經緯儀的意思。

師講解塞外的意思。

通過小表演理解請教、譏笑。師結合講解詹天佑帶領工程隊先後勘測了三條線路,反覆比較之後,才確定京張鐵路的路線。

抓住一定一詞,用高昂的語調,堅定的語氣,讀出詹天佑為國爭光的堅強決心,進一步體現他的愛國精神。

⑹ 這些詞語理解了,這一遍讀會讀得更好。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如有感想就在旁邊簡單寫一寫。

⑺ 指名讀、議。

⑻ 誰願意上臺與老師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3、學習開鑿隧道一層:

⑴ 誰讀開鑿隧道這一部分。指名讀。

⑵ 大家自由讀,試畫出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開鑿方法的示意圖,誰讀得認真誰就畫得好。

⑶ 選擇幾幅投影給同學看,並加以說明:

師問:為什麼這樣開鑿居庸關隧道,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的?學生答。

⑷ 開八達嶺隧道,工程更艱鉅了。

師問:為什麼這樣開鑿隧道?生講解後。

師:兩頭向中間開鑿就形成兩個工作面,一口直井分別向兩頭開鑿,也形成兩個工作面,兩口直井形成四個工作面,幾個工作面同時施工,工期就大大縮短了,這充分反映了詹天佑高超的才能和技術。

⑸ 老師也畫好了示意圖,課件演示兩種開鑿方法。

4、學習設計人字型線路一層:

⑴ 課件出示人字型線路,教師導言:上節課有同學提出人字形線路是怎麼回事?火車怎麼走?現在請大家先讀課文,再看看人字形線路,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⑵ 指名讀。誰願意讀這一部分。

⑶ 師打斷,指著陡坡問:詹天佑為什麼要設計人字形線路,這不是走彎路了嗎?學生答:坡太陡,火車根本上不去,人字形路減小了坡度。

師問:我們學過的哪篇課文也講到這個減小坡度的道理?引導學生答:《挑山工》!師提示對了,挑山工上山走的是摺尺形線路,就是為了減小坡度。又如環山公路的設計也是為了減小汽車上山坡度,騎自行車上山走之字形線路也是同樣道理。

⑷ 繼續讀完。

⑸ 師畫簡筆畫,人字形鐵路修好了。誰來當火車司機,開火車?火車司機用一支圓珠筆當火車,先做了車頭車尾的標記,就開始開火車了。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後面推。過了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得多了。火車司機邊演示邊講解。

⑹ 課件出示詹天佑的話、心裡想法。這時讓我們再讀詹天佑的話、心裡想法,我們的感受會更深。

過渡:那麼京張鐵路是何時竣工的?

三、齊讀最後一段

1、文中說許多到中國來遊覽的外賓看到他留下的偉大工程都讚歎不已?你想象一下外賓會怎樣讚歎?

2、讓學生給京張鐵路取名:

師:京張鐵路提前竣工,全國上下歡欣鼓舞。京張鐵路1905年9月開工,1909年8月建成,比預計工程提早兩年,用去白銀28萬兩,全部費用只有外國商承包商要價的五分之一,可謂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在鐵的事實面前,外國人不得不折服。詹天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孫,他沒有辜負中國人民的期望,用鐵一樣的事實,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一記響亮的耳光!現在,請同學們為這條鐵路取個有意義的名字,並說說理由。

師:你們說得都有理由,其實呀,看到京張鐵路這個名字就不由得想到(詹天佑、人字路)感到爭了氣,感到光榮。還是京張鐵路這個名字好啊。

四、總結全文

這條鐵路提前兩年竣工,詹天佑為什麼能成功地修築這條鐵路?

課件出示總結。

詹天佑在帝國主義阻撓、要挾和複雜的地形條件下毅然接受任務,他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他用自己傑出的才能和高度的智慧首創了世界絕無僅有的人字形線路,採用新方法開鑿隧道,成功地修築了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在我國鐵路建築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這正是我國人民無窮智慧的見證。周總理曾讚揚詹天佑是中國人的光榮。有這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偉大而光榮的名字——詹天佑。

五、課外延伸,作業

同學們,課文學到這兒,你肯定有許多話要對詹天佑說,請你把要對詹天佑說的話寫下來。

詹天佑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傑出、修築、設計等詞語。能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感情朗讀,並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蒐集文中相關的資料,為綜合性學習做準備。

二、方法與過程目標

感悟課文內容,能抓住具體事例中的關鍵詞、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並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

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並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詹天佑像,“人”字形的線路圖。學生蒐集詹天佑以及當時社會背景的資料、有關京張鐵路地理環境的地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引入,揭示課題

1、師出示詹天佑像,你們知道這是誰嗎?通過蒐集資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

生交流自己蒐集的關於詹天佑的資料。

教學預設:如果生沒蒐集,就由教師做簡要介紹。

2、聽了資料介紹,說說詹天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生自由談。

3、看來詹天佑已經在你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這節課讓我們走進課文,近距離地瞭解(師指課題詹天佑),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詹天佑

1、師:課文中,有一句話歸納出了詹天佑是個什麼樣的人,讓我們一起來找到它。

2、生找到句子齊讀(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三、合作學習,瞭解人物

1、生默讀課文思考:傑出、愛國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現出來的?自己讀到這些文段後的體會是什麼?

2、與小組內同學討論一下,互相交換意見,以小組為單位得出小組的觀點,派出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應該在文中的2─6自然段中找句子。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剛提出修築鐵路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而且要挾清政府只能用本國的工程師,否則他們就要干涉。就在這種情況下,詹天佑接受了主持修築鐵路的任務。這個訊息遭到了帝國主義的嘲笑,而詹天佑並沒嚇倒,而是頂住壓力,不怕困難,毅然接受了任務。這一部分在2──3自然段。

在修築的過程中,詹天佑分別克服勘測線路、開鑿隧道、青龍橋中遇到的困難。這一部分在4─6自然段,主要抓住詹天佑的語言、動作、想法的句子。)

教學預設:生可能會出現整段勾的情況,師要適時點撥:抓重點。

3、在小組代表彙報小組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點撥。

4、師抓住學生找到的重點文段,一邊讓學生談體會,一邊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文,讀出愛國情感,在個人讀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學生帶著那樣的感情讀文。

教學預設:學生談到第四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時,(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如果學生能談到詹天佑那種濃濃的對國家的情感時,就讓學生大聲讀,帶著全班同學一起讀,反覆誦讀中,讓學生帶著那樣的情感背誦出來。

四、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帶著激情在反覆讀,然後背誦。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提出問題,解決不明白的問題。

1、師:上節課,我們認真初讀了課文,瞭解到了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同學們還什麼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

2、生提問題,討論解決。

教學預設一:此環節要注意解決課後二題,如若學生沒有提出這幾個問題,則由老師帶領大家找出此問題。反覆讀文章那一段的描寫,在讀的基礎上,畫出示意圖,再讀檢查自己的示意圖是否正確。

教學預設二:學生可能問:青藏鐵路從格爾木──拉薩段全長1142公里,京張鐵路才200公里,為什麼詹天佑能憑藉京張鐵路成為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教師可請同學們讀重點句,抓住阻撓、控制、要挾、輕蔑、高山深澗、懸崖峭壁這幾個重點詞理解,出示京張鐵路的地形圖,讓學生了解京張鐵路的地理位置和環境,體會到帝國主義對中國人的蔑視,而京張鐵路地理環境惡劣,在這種情況下,詹天佑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頂著重重壓力,不怕困難,毅然接受了這個艱鉅的任務,是受命於危難之際,為中國人爭一口氣的壯舉,認識到詹天佑確實是一個愛國的工程師,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對詹天佑產生敬佩之情。

教學預設三:學生可能問:一箇中國工程師在自己的國土上修築鐵路,為什麼會引起國內外的轟動?(教師可請學生結合自己蒐集到的社會背景的資料進行理解。意識到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帝國主義的野蠻、狂妄。從而痛恨清政府、對帝國主義的行徑感到憤怒。)

3、學生談感受,師生總結。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根據句中的重點詞談,做到言之有理。

二、總結全文,瞭解文章主要內容。

1、生齊讀課文。

2、歸納主要內容。要求力爭完整、簡潔地說出文章圍繞著詹天佑講了一件什麼樣的事。

教學預設:生可能答不全,這時,教師強調歸納事件的方法,或者有意識地評價學生歸納的情況,引導學生儘量說準確、說完整,多請學生表達,訓練學生的口讀表達能力。

3、師帶領同學總結全文。

師:正是在詹天佑的主持修築下,京張鐵路提前兩年就竣工了,這件事給了帝國主義的有利回擊。請試想帝國主義的記者們會怎樣評論此事?

雖然,修築京張鐵路的事件快過去100年了,但詹天佑的愛國情懷和傑出的設計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請讓我們永久地記住這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齊讀課題:詹天佑)

三、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

1、師生齊讀綜合性學習要求,思考: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2、生自由談自己最希望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3、生根據自己的選擇自由與班上同學結隊,並進行分工。

4、師提出建議。

A 表格式。

B 自己設計圖形,將內容放入圖形中,如畫一棵大樹,將樹的枝丫上放上收集到的資料,並註明收集資料的方式。

C 小圖冊形。

D 研究報告式。

E 習作展示式。

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將其以其它形式展示出來。

教學說明:活動的佈置在課堂上,學生完成時間可利用家庭作業時間,在活動中,應注意提醒學生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對資料的收集及整理,要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刪減找出自己最需要的部分,不要只是完成了資料的堆積;第二,要注意收集資料的途徑的多樣化,不要僅僅拘泥於一兩種資料收集方式。讓學生以組為單位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學生活動完成後,用一節課展示,小組成員自己設計展示方式,由老師評出獎項,對學生進行鼓勵。

板書設計:

詹天佑

傑出 愛國

詹天佑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傑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

⑵ 瞭解居庸關、八達嶺隧道的開鑿方法;人字形線路的設計原理。

2、能力目標:

⑴ 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積極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

⑵ 啟發、指導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並進行創造性思維練習。

⑶ 指導學生運用各種靈活的方式、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文章內涵。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得到全面發展和鍛鍊。

⑷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思想教育: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不忘歷史、國恥,培養學生的民族憂患意識和自強不息的決心。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感受他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一切從實際出發、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等。

2、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彩筆、鉛筆。

2、教具準備:

⑴ 自制課件。

⑵ 厚白紙。(印有一般隧道開鑿的方法)

⑶ 輔助理解人物的表格。

【教學過程】

一、直接匯入

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共同學習一篇課文,一起去認識20世紀國中國鐵路建設史上一位傑出、愛國的工程師──詹天佑。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

二、彙報預習

(人物介紹、背景介紹、字詞理解、句段理解、篇章感悟、質疑問難等。)

三、訪談促理解

1、小組合作深入理解課文1~4自然段,交流收穫,質疑問難。

2、準備《京張鐵路專題訪談》:

每小組兩名同學參加。分別扮演:主持人、詹天佑及其助手、學生、工人、外國記者、清政府官員等角色。其他同學為現場聽眾。根據課文1~4自然段的內容準備問題採訪。

3、《京張鐵路專題訪談》節目。教師隨時調控。

四、直擊難點

提供各種資料共學生參考。檔案資料有:詹天佑個人資料、時代背景資料、工程施工資料等。電腦中資料有:詹天佑個人資料、時代背景資料(錄影)、工程施工資料(火車、隧道、工具等)、地理條件資料(圖片、音響等)。

開鑿隧道:

1、小組自主探究、合作開鑿隧道:

⑴ 在準備好的白紙上畫出詹天佑設計的兩條隧道的開鑿示意圖。

⑵ 可以畫上你的隧道開鑿設計方案。

2、展示開鑿方案。小組之間交流、全班討論。

3、動畫展示隧道的開鑿過程,談感受。

設計人字形線路:

1、交流小組學習的方式。

2、合作學習。

3、展示學習成果:(解說員、訪談、表演、實物演示等。)

4、動畫展示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的行車過程。

5、交流感受。

五、情感昇華

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六、加深鞏固

1、解決剩餘疑難問題。

2、課堂練習: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事,相信同學們能從字裡行間把握住人物的精神品質,寫下自己的見解。每個同學的桌角都放有一張表格,可以自己填寫,再與其他同學交流;也可以與你周圍的同學共同學習之後協作填寫。

七、展示彙報

說說你想用什麼方式展示你本課學習的收穫。

詹天佑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讀讀寫寫“傑出、修築、設計、施工、阻撓、控制”等詞語。

2、瞭解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接受修路的任務,體會任務的艱鉅。

3、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瞭解詹天佑接受任務的背景。

2、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入,揭示課題

1、深情入課

師:同學們還記得狼牙上五壯士的英勇事蹟嗎?五人縱身跳下懸崖,用寶貴的生命為了保護戰友的安全。像這樣的英雄,愛國事蹟太多太多。有多少英雄兒女一身正氣,威武不屈,他們熱愛祖國,用畢生精力報效祖國。今天我們將走近深懷赤子之心的愛國人士,去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

2、讀單元導讀,提煉學習任務

師:請大家看到單元導讀,自由讀上面的文字,找找學習本組課文有哪些任務?(通過學習本組課文,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進行綜合性學習。)

3、揭示課題:詹天佑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任務走進第六課!

生:詹天佑!

師:來,舉起寫字的手,豎起食指,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

師:詹天佑是一個人,這篇文章以人名為題寫人的文章,若是你會寫什麼內容?

生:外貌、愛好、性格、特點。

師:隨機板書。

師:寫人的文章,一般我們要弄清文章寫這個人的什麼事,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心理及別人對他的評價等體會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且要體會作者是用什麼方法寫人的,從中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寫人的文章所表達的感情一般就是對人物精神品質的讚頌和對人物的愛。

4、簡介詹天佑 (幻燈片1)

師:通過預習,資料的蒐集,說說對詹天佑的瞭解。

生:介紹詹天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 檢查落實詞語讀寫。

師: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認讀,齊讀 (幻燈片2)

師:在這些詞語中,你幾個字稍有難寫,且容易出錯。

生:庸、毅、撓、漿。

師:指導書寫“庸”。

生:指出“毅、撓”易出錯的地方。

師:書寫這幾個字一遍。

4、再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師: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事。)

生:瀏覽課文。

生:茫然。

師:既然題目是詹天佑,文章寫他做了什麼?

生:他主持修築京張鐵路。師隨機板書

師:反應很快。我們把這種概括的方法稱之為——題目擴充法。還有就是在讀文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它是課文的中心段,不僅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還點明瞭文章的中心。

師:修築鐵路的內容是那幾個自然段?

生:4——6自然段

師:2-3自然段並不是修路,是什麼內容呢?

生1:他為什麼要修這條路。

生2:在重重壓力下接受了修路的任務。

師:是的,這是修路的意義所在,也可以說是修路前的背景介紹。

師:現在我們弄明白了,作者圍繞詹天佑寫了兩個大方面的內容,首先是他修路前的背景,然後是他修路的過程。

5、圖文結合,簡介京張鐵路。(幻燈片3)

師:出示課件解說:京張鐵路,南起北京豐臺,北至張家口,全長200千米。因為它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國主義的垂涎,他們千方百計阻撓中國人自己建造京張鐵路。

三、品讀2—3自然段,瞭解修路的背景,體會任務的艱鉅。

1、瞭解帝國主義者阻撓的原因?

師:看了這張圖,我們終於知道了,我們在自己的國土上修築鐵路,帝國主要為什麼要了橫加阻撓我們?

生: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

2、品讀語句,體會帝國主義的張狂?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2-3自然段,他們是怎樣阻撓、要挾我們的?

生:彙報。

師課件示:“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築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

師:指這句話中詞尤為突出他們的阻撓之意,且些詞。(引導學生從“剛……就……”,“阻撓”等詞體會帝國主義的霸道、張狂)(幻燈片4)

生:剛……就……阻撓。

師:這帝國主義也太——

生:霸道、張狂了。

3、指導朗讀

師:誰能用自己的朗讀讀出他們當時的霸道、張狂樣?

生:朗讀。

師:視情況評價。

4、補充材料,進一步體會帝國主義的張狂。

從1895年到1899年,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攫取了近1萬公里的鐵路修築權。帝國主義控制的鐵路修到哪裡,他們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裡。在鐵路附近,帝國主義國家競相設廠開礦,掠奪中國的資源。他們在中國投資修築鐵路,除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外,還附有種種條件,包括控制鐵路和沿線地區,以及運輸軍隊等。

生:彙報。

師出示:“他們提出一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一要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後還得求助於他們。”

師: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帝國主義狂妄自大。

師:“要挾”是什麼意思?

生:利用對方的弱點,強迫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

師:帝國主義者利用我們的什麼弱點,強迫我國答應他們的要求?

生:茫然。

師:帝國主義者利用我國政府腐敗無能、經濟落後、技術薄弱的弱點,強迫我國答應由他們修築京張鐵路。

師:有一句話,所有中國人聽了後都為之氣憤。

生讀: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師:哪些詞語尤為刺痛你的心,令你氣憤不已?

生:輕蔑、笑話、還沒有出世。

師:輕蔑是什麼意思?

生:輕視,看不起,瞧不起。

師:還沒有出世是什麼意思?

生:還沒有出生。

師:這既是帝對中國工程師的看不起,更是對所有中國人的看不起。

5、對比語句,體會關鍵詞句的表情達意。

課件出示: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呢。”(幻燈片5)

師:指名朗讀。

師:去掉“輕蔑”“出世”有何不一樣?

生:不能體現帝國主義者的狂妄自大。

師:很會品味,是的,用上這些詞語能好的表情達意。

6、感受惡劣的自然環境。

師:艱難的修路任務除了來自這些人為的因素外還有來自——

生:自然環境。

師:是的,你看......

課件出示:“原來,從南口以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鉅的工程,外國的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完成不了的。”(幻燈片6)

師:哪些詞語看了後,令你擔憂起來?

生:高山深澗、懸崖峭壁。

師:是呀,連外國的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何況是什麼落後的我們呢!環境太惡劣,修築鐵路難上加難。

師:想象惡劣的環境,有感情朗讀。

4、探究文章的佈局。

師:剛才交流的內容是對當時環境的描寫,都是詹天佑修築鐵路以前的事,能否刪去?為什麼?

生:不能。因為這樣側面襯托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

5、小結課文,激趣存疑。

師:從某種意義上說,鐵路修築權關係到民族、國家的命運!面對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和嘲笑,面對十分惡劣的自然環境,詹天佑──

生: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

師: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築鐵路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研究。

四、作業佈置

1、練習冊1——4題。

板書設計:

接受修路任務

詹天佑

完成修路任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