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詹天佑》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才華庫 9.32K

《詹天佑》是篇經典寫人的文章,也是一片老課文,網上相關設計數不勝數,發現在多數設計在“感性”多一些的,而我則從“語用”的角度思考,希望藉助文字的學習能習得方法。

國小《詹天佑》教學反思範文

1.簡單擬題有學問。寫人的文章學過不少,也寫過不少,各有不同。如很經典的題目《刷子李》《臨死前的嚴監生》等,似乎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在人物前面加上修飾詞,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詹天佑》沒有?比較發現,擬題方式有多種,寫人角度同樣有多種。於是關聯出第二點。

2.繪製導圖有發現。把握主要內容,我經常採取的策略就是“動起來”,結合預習,結合分段,結合積累的'經驗,開始繪製導圖。小組合作分兩種,一是在紙上,亦可以到臺前板演。通過閱讀提取,圍繞詹天佑,從接受任務、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表現出傑出愛國的思想,學生或採取氣泡圖或採取括號圖能夠詮釋出來。於是通過觀察追問,發現作者採取的寫法是一個人的一件事,通過詳細描寫來體現人物的優秀品質;發現了開頭及結尾的特點,一是開門見山進行評價,結尾有昇華點題。結構嚴謹,寫有思路,值得學習借鑑。

3.聚焦片段有詳略。4.5.6自然段是學習的重點,是具體描寫詹天佑修築鐵路的事蹟,內容比較長,不可能一一平均使用力量。於是從“語用”的角度,一是關注段落結構,以第四自然的為例,總分的寫法,遷移發現5.6的結構也是如此。二是關注過渡句的使用。尤其是三個句子看似平時作者卻採用了不同的寫法,避免了重複,巧用了聯絡上文、雙重否定、設問句來過渡,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三是關注人物的寫法。以第四段為例,寫得很詳細,語言、心理、環境等描寫很生動,可以作為後兩段的遷移點,再反過來比較,為什麼作者不用,凸顯語言的簡潔與重點的突出。這些寫法的領悟,很有必要,也是學生忽略之處。當然,對於內容的理解,通過朗讀、圖示來得以加深。

4.變式教學有妙處。文字學習到這兒,教師反問一把,是否可以刪除2.3自然段,為什麼?側面描寫,以此反襯詹天佑的傑出和愛國之形象,對於學生而言也就不難發現與領悟了。

“內容人人看得見,含義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對於大多數人是一個祕密。”關注語用,注重語言實踐,教師“要什麼”做得心中有數,也許就能在每堂課的教學中傳遞給學生,不再是在“內容的分析裡”打轉轉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