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課後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3.08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詹天佑》課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詹天佑》課後教學反思

《詹天佑》課後教學反思 篇1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

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兩處記敘,很有代表性。對於教學難點的處理我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這篇課文理解的難點就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這兩部分內容。我採取了直觀教學的手段,讓學生畫示意圖。儘管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是讀的時間和遍數還不是太充分。閱讀教學還是應該以讀為本,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前提下去感悟,去體驗,學生自然容易"書讀百邊,其義自見"。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課標中強調的以學定教,通過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從而達成共識,共享,也是教給了學生一種讀書的方法,即聯絡上下文。

最後的創意表達,拓展思維,沒有給學生很多的時間去思考,去講,學生的情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昇華。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詹天佑》課後教學反思 篇2

本文以人物的名字為題,重點記敘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為讀者勾勒出了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

詹天佑的愛國精神貫穿全文。在介紹修築京張鐵路面臨的阻力和困難時,著重講了詹天佑面對帝國主義者的狂妄自大和對中國人民的極端藐視,為維護祖國的尊嚴而勇敢受命。在講修路過程時,著重強調,愛國主義精神是他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動力;創造性地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是他愛國精神與科學態度、創造才能相結合的產物。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說明了他傑出的成就,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者的威風。

在教學本文時,我著重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感悟描寫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教學的`重點,把理解兩種開鑿隧道方法的好處以及體會“人”字形線路設計的妙處作為教學的難點。目的就是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因為課文講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差較遠,因此,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課前,我讓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或看相關的課外書籍,以便對詹天佑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較多的瞭解。上課開始時,我首先讓學生交流詹天佑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接著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瞭解詹天佑是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然後,著重引導學生聯絡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開展討論:一箇中國工程師在自己的國土上主持修築一條鐵路,為什麼會引起國內外的轟動?通過討論,讓學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頂著重重壓力,不怕種種困難,毅然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是受命於危難之際,為中國人民爭一口氣的壯舉,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最後,引導學生了解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為了方便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我把它分解成以下三個小問題讓學生思考。

(1)、在勘測線路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他是怎樣說、怎樣做的,為什麼能這樣做?

(2)、在開鑿隧道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

(3)、在青龍橋又遇到了什麼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在讓學生理解、思考以上三個問題時,我採用了朗讀和畫示意圖的方法,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理解施工的情況,同時,在黑板上畫出施工的示意圖,邊畫邊向學生講解,讓他們思考和討論箇中的妙處,這節課在老師的帶動和引導下,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高漲,特別是學困生,他們對示意圖充滿興趣,然後,我有意請平時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孩子上講臺,到黑板上再次畫出示意圖,並向同學們講解圖意,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這節課,他們學得非常高興,學得非常主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熱門標籤